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戏剧人物,缘于少年时期与戏剧的情结。我的家宅,左邻右舍多是演艺界人士,在旧社会,他们收入甚微,晚景非常凄凉。有的因为疾病和吸毒,就更加穷困潦倒。我幼年时非常喜欢看戏,常跟随他们潜入戏院免费白看戏。在戏台上,他们扮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过一过虚假荣华富贵的瘾,卸妆之后,还得为油盐柴米发愁。每当创作戏剧时,总有他们的身影萦绕着我。饱含人生哲理的戏剧艺术,绚丽多彩的戏剧人物,易于介入我对传统绘画的学习,造型和笔墨技巧得以任意发挥。一时间,我的戏剧人物,受到各方人士的鼓励,并出版了戏剧人物画集。

  • 标签: 戏剧艺术 天地 戏曲 梨园 意态 戏剧人物
  • 简介:从历史上看,许多文人士大夫一踏上仕途之路,就注定要历经身心磨难和曲折,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使人精疲力竭,唯有投身艺海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同样承受着生存、生活的巨大压力,强烈的意识到了修身养性的需要。而文人之于传统文人的文化功能昭示我们,它对人的心理及生理颇为有益,既能自娱又能娱他,可以这么认为,这一艺术样式正好符合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需要,所以它的价值难以估量。

  • 标签: 文人画 文人从政 现实作用
  • 简介:中国动漫民族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具有民族特色的人像形象。为了探索动漫女性形象设计的中国风格,需要深入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之中。在中国美术史上仕女画成就突出、特色鲜明,势必能给当代动漫女性形象设计带来诸多启示,有助于推动动漫形象设计民族风格的形成。

  • 标签: 仕女画 动漫形象设计 女性形象
  • 简介:杭州西湖的人文底蕴不仅在于风景名胜的历史悠久,也包括各个历史时期文人骚客们写景状物、叙事咏史和抒情寓怀的大量诗歌作品。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林升的《题临安邸》等经典的诗歌作品脍炙人口,千古传唱,对于西湖的名胜古迹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自从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以来,也曾有过众多外国人来过杭州,他们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西湖风景诗歌作品。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用外语创作的优美诗歌作品迄今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介绍和分析由1915年来杭州蜜月旅行的美国女诗人吉利兰和1925年在杭州度蜜月的一对美国新婚夫妇——马尔智和饶道立等人写下的十首西湖风景。在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出自外国人之手的优秀诗歌作品原本也属于西湖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们理应成为向世界推荐杭州西湖的最佳媒介之一。

  • 标签: 英语西湖风景诗 吉利兰 马尔智 饶道立 西湖十景 西湖文化遗产
  • 简介: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德国慕尼黑.当时接到妻子的短信.说上海发生了地震,吓出一身冷汗,赶紧上网查看,原来大半个中国都有震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们纷纷离开高楼大厦.逃到街上,地震发生时各地人们的反应也被迅速地放到网上。问了问剧院的同事,他们反馈的信息是在剧院的楼里甚至没有感觉到地震发生,原来只是一场虚惊而已。第二天赶去希腊雅典参加戏剧节.从慕尼黑机场出发.突然发现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是都江堰震区的照片。从雅典机场出来.来迎接的出租车司机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立即对中国刚刚发生的大地震表示同情。

  • 标签: 《震颤》 后记 创作 剧诗 文献 出租车司机
  • 简介:蛇蛇是一种图腾。在法海那里便是口口声声的妖魔。当一见钟情的不只是白素贞,而且还有法海以后,这个“妖魔”便显出了更鲜明的对立和讽刺。法海说“许仙你中了妖怪的魔法,还不自知.快快跟我脱离苦海。”

  • 标签: 《蛇诗慢》 话剧艺术 表演艺术 演员
  • 简介:我国的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体系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理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山水并称为姊妹艺术。二者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山水创作理念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以期大众对这两种艺术的关系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古典园林 创作理念 体现
  • 简介:纵观界的历史发展过程,由初期到鼎盛时期,再到没落之时,伴随着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反映,界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艺承接并展现了中国画常采用的透视表现手法——“俯视法”。虽然界创作在表现体积感和纵深感的三度空间上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透视关系,但由于主客观因素并没能发展成科学意义上的透视理论。笔者试图从中西方文化理念上将界体现的透视现象与西方透视法作比较,探索透视在界画中的表现与消亡。

  • 标签: 界画 俯视法 透视观 发展 消亡
  • 简介:本文通过对孔子“”、“礼”、“乐”教思想的分析,阐释了孔子有关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孔子的人性思想。孔子重视“”、“乐”的原因,乃因为这二者蕴含真诚善良的情感,同时又具有以情感人、涵养人性的作用;而重视“礼”,乃在于“礼”既来源于善良中和的情感,又规定范正着情感。进而言之,孔子学说推重情感,在于情感乃是人类的基本存在状态,论情即是论“性”。在孔子的人性思想中,人性既包括“仁者爱人”的德性情感,又含有喜、怒、忧、惧的自然情感。孔子推崇“”、“礼”、“乐”三教,目的在于充实涵养德行情感,规范中和自然情感,从而形成完美人性,建成理想社会。

  • 标签: 情感 艺术 人性
  • 简介:在近现代中国花鸟大师的作品里,有这么二位艺术家款识印鉴的号尤为独特,一是齐白石,除了号白石,还有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齐老先生说这是纪念其老家所在的地方;另一位是沈耀初,其号诏安士渡村人,常作为款识印鉴钤于作品上,七十岁后又改为士渡叟。

  • 标签: 中国花鸟画 齐白石 题材 乡情 近现代 艺术家
  • 简介:嵘老先生是中国歌剧界的专家级人物。虽然他近期因腿脚不便没有观摩国家大剧院新成立的乐队和合唱队的排练,也没有参加座谈会,但老先生心系中国歌剧的心情,还是让他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刘老致信国家大剧院陈平院长抒发了真知灼见和肺腑之言。

  • 标签: 院长 陈平 国家大剧院 中国歌剧 合唱队
  • 简介:朋友拿了两张票.去看了《风声》的彩排。到底是陈薪伊的戏啊.整个戏质感强烈.大气、流畅。而且一个讲特务的戏.排得这么有诗意,实属不易。

  • 标签: 话剧 《风声》 艺术欣赏 艺术评论
  • 作者: 王松阳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中国原始的舞蹈是在诗、歌、舞三者一体的形式中存在的。三者分离之后,在表现手段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本文从舞蹈《秋月》的创作体会着手,试用诗歌般的舞蹈意蕴表现生活在深深的闺房之内的中国古代女子的爱情婚姻文化,她们望月兴叹,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向往之情。从舞蹈创作的角度,谈了舞蹈《秋月》的美学定位与追求、动作设计风格、舞美道具的设计理念、文化精神阐释和名称解读等几点体会,用诗歌般的舞蹈语言展现出丰富的女性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蕴。
  • 简介:2017年8月20日在山西大剧院上演的《喝彩山西》是我省一次'山西人写山西,山西人唱山西'的原创大型音舞专题文艺晚会,是一次站在历史与时代交汇点上宣扬'中国梦·三晋情'的独具特色的演出。晚会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作者深入城市、乡村,记录和关注山西近年发生的感人故事和变化。节目中既有山西壮美的自然风光景观、历史遗迹,也有山西精神、民情民风;既有山西民众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有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政策后

  • 标签: 专题文艺晚会 喝彩山西 山西放飞
  • 简介:不可忽视的偶戏史料———古代咏偶戏汇释秦学人我国的偶戏(木偶戏和影戏)虽在戏剧园地中仅占小小的一席之地,但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偶戏在国外举办的种种偶戏节中,屡屡获奖,不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同时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日本、美国、英国...

  • 标签: 杖头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 水傀儡戏 皮影戏 生卒年 表演形式
  • 简介:北京著名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家侯长春先生约我去观赏他近几年的作品《旧京民俗风情》。当我看到一幅幅他的老北京各种风俗图画时,不禁呆住了。十年前我看过他的参加北京——东京都友好展并获奖的《水浒人物》组画,那种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图像已经看不到了,而代之以大家熟悉的忠厚朴实的老北京人的形像,一下子使人回到了几十年前……。"这是卖绒花儿的,这是卖佛龛的,这是磨剪子磨刀的,这是卖蛐蛐的……"有些还不是行业买卖,而是老年间的北京风情,如"敬惜字纸""打灯虎儿"。看完这一大摞,真使人象回到了让人留恋又让人心酸的旧时北京。《卖羊头肉的》画面上卖羊头肉者用一把锋利的刀把羊头肉切得肉薄如纸,正手握洒盐的大牛角往下洒盐。而买肉的人已经手提二两装的酒具迫不及待地等着取肉下酒呢!《卖切糕的》画面上,画家把切糕的红枣、红小豆、黄米面,层次分明地画得十分逼真、连上面洒的一层白糖也画了出来。卖切糕的小车上有块锃亮的铜牌,上面写着"西

  • 标签: 民俗风情画 工笔重彩人物画 老北京 风俗图 长春 红小豆
  • 简介:仕女画在中国的流传向来已久,它可追溯至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其审美功能和艺术风格也发生了较多变化。唐周防的仕女,多写宫庭贵族妇女,优游闲佚,于雍容华贵中体现了盛唐社会崇尚丰腴美的特征。自明清以降,仕女的形象崇尚柔弱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赢得了读者无比爱怜。近人华三川的工笔仕女图传承着敦煌和周防的“水月观音”模式,肌肤微丰,腮凝新荔,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而更多的画家以现代苗条和修长的少女身姿入画,它反映了当代人的艺术特点。我的师友郭东健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 标签: 仕女画 美学特色 《女史箴图》 《红楼梦》 艺术风格 审美功能
  • 简介:2010年5月,《蛇慢》剧组迎来了国际巡演的第一站——韩国议政府市。这次演出的机缘来自于导演杰寇默·拉维尔(GiacomoRavicchio)先生与议政府音乐戏剧节国际部的金云娜(EunhaKim)的一次会面。听闻有这样一出融合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国画艺术的多媒体剧,金女士感到非常有兴趣,她通过杰寇默联系上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盛情邀请此剧到韩国参加在议政府艺术中心举办的议政府国际音乐戏剧节(UijeongbuInternationalMusicTheaterFestival)。

  • 标签: 国际文化交流 韩国 巡演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中国古典音乐 输入
  • 简介:舞台语言的“自然”问题,在话剧出现之前并不存在。话剧如同没有“声音呈现”传统的白话诗文一样,摸索着如何将念词自然地以声音表现。本文除提供朱自清审查洪深《戏的念词与的朗诵》的一手材料,便是以“自然”为切入点对抗战前后围绕舞台语言的讨论进行分析。结论是:“自然”是实践与行动的概念,它超越了法则、感官知觉的层次,由身体主体展现出来。舞台上的“自然”并不自然,它需要时间,是传统与文化渐次积累的结果。

  • 标签: 自然 舞台语言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洪深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