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静脉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回顾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方法确诊的12例CVST患者,12例中有11例行常规MR检查,9例行MRV(2DTOF)检查,8例行SWI检查.结果11例常规MRI检查中10例静脉窦有异常信号,其中8例MRI表现为静脉窦T1WI、T2WI高信号,2例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并部分伴有组织梗死、出血.9例MRV检查均发现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出血性静脉性梗死8例,SWI表现为低信号,周围可见异常静脉侧支和其他引流静脉异常扩张.结论MRI与MRV及SWI结合对诊断CVST具有高度敏感性,对CVST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5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颅内出血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CVST患者。收集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发病后90 d随访资料,对并发颅内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进行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VST患者颅内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104例CVST患者,男性42例,女性62例;年龄(35.24±10.92)岁(范围22~68岁)。38例(36.84%)并发颅内出血,其中34例为出血性脑梗死,4例为同时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单变量分析显示,颅内出血组更多见于产褥期/妊娠期患者(60.52%对48.48%;P=0.012),更多表现为急性起病(57.89%对48.48%;P=0.004)、局灶神经体征(47.37%对19.70%;P=0.003)和癫痫发作(39.47%对18.18%;P=0.017),而且血栓形成部位更多见于上矢状窦(57.89%对36.36%;P=0.03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褥期/妊娠期(优势比2.857,95%置信区间1.095~7.453;P=0.031)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优势比2.847,95%置信区间1.110~7.302;P=0.027)是CVST患者颅内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发病后90 d转归分析显示,颅内出血组转归良好率与非颅内出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84%对89.39%;P=0.695)。结论产褥期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CVST患者颅内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但颅内出血与CVST患者发病后90 d时的临床转归无关。

  • 标签: 窦血栓形成,颅内 静脉血栓形成 颅内出血 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静脉血栓形成(CVST)的磁共振诊断及MRV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MRI表现及MRV的应用。结果静脉血栓形成(CVST)好发于青壮年,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静脉血栓形成(CVST)在MRV上表现为病变静脉静脉窦充盈缺损或狭窄闭塞,部分其周围浅静脉扩张较明显。MRI平扫示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相应区域实质呈T1WI高或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低信号改;血栓T1WI像呈等信号、T2WI像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MRI增强后,部分病变窦腔内可见“δ”征或空三角征。结论磁共振检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技术的应用,是诊断静脉血栓形成的优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MRI表现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 充盈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技术(MRI与MRV)在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科室在既往3年内接诊的21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磁共振诊断资料,并就磁共振成像进行分析总结,以探析磁共振技术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患者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确诊,4例漏诊患者后经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确诊。在成像方面,MRI可清晰的将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表现出来,而MRV则可更好的将阻塞性静脉窦显现出来。结论临床在面对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时,应用MRI、MRV联合进行诊断,可以明显的提高诊断符合率,此外,这两种检查结合还具有无创性,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闹静脉窦血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颅内静脉系统疾病,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发展,亟需寻求预后评估方法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基于多种影像学检查评估的实质病变、再通及侧支循环可有效地指导临床精准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笔者对CVST预后的影像学评估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综述,以期为CVST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依据及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预后 侧支循环 再通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andsinust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好发于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孕产妇。发病率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易于误诊、漏诊,死亡率、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则预后良好。本文重点就孕产妇CVST的早期诊断及误诊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促进临床医师及早识别危险预警,避免误诊,早期诊断,及时干预。

  • 标签: 孕产妇 脑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属于少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其病因和危险因素与动脉闭塞性疾病不同,主要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栓前状态有关;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缺乏特征性表现;影像学检查是确立诊断的主要依据,MRI/MRV是诊断本病和随访病情变化的最佳手段。目前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和血管再通治疗,其中抗凝治疗是最重要的手段,预防方面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措施。

  • 标签: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门冬酰胺酶(ASP)相关静脉血栓形成(CVST)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发生ASP相关CVST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凝血功能、影像学特点、ASP的种类、治疗及转归等信息。结果8例CVST患儿均为男童,其中ALL 6例、LBL 2例,发病年龄5~15岁。6例发生在初次诱导缓解阶段。首发表现为癫痫大发作7例。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显示均有上矢状窦血栓,合并脑出血5例。8例患儿D二聚体均增高。治疗上,3例患儿接受机械取栓+溶栓联合抗凝治疗,3例单纯抗凝治疗,2例未抗凝治疗。随访3个月MRV显示除2例未抗凝治疗患儿血栓部分吸收外,其他患儿血栓基本全部吸收,机械取栓+溶栓术联合抗凝治疗患儿血栓吸收最快。1例患儿死于ALL早期复发,7例存活患儿后续应用ASP无CVST反复或加重,除1例遗留左上肢肌力减低,余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ASP治疗相关CVST多发于大龄男性患儿,总体预后良好,好发于初次诱导缓解期,多以癫痫大发作为首发表现,上矢状窦为常见血栓部位,磁共振成像联合MRV可协助准确诊断,及时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机械取栓+溶栓可快速再通血管。

  • 标签: 天冬酰胺酶 儿童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神经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P<0.05)。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行抗凝联合动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 脑出血 神经外科 静脉溶栓 抗凝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既往腹痛、腹泻病史2年。2005-06住我院,经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为全结肠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经美沙拉秦、泼尼松等治疗,腹痛、腹泻减轻。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治疗。2005-12-12出现腹痛,褐色便,每日10余次,伴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12-21出现意识模糊,22日来我院就诊,以溃疡性结肠炎收入院。查体:嗜睡,反应迟钝,其余无异常所见。

  • 标签: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药物治疗 病例报告 美沙拉秦 意识模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静脉血栓形成(CVST)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在护理上,重点加强对患者血栓及药物应用时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并发脑出血,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好转出院。其他患者均获得好转,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针对CVST患者的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情况,给予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维持INR,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25例静脉血栓患者,本组患者均在上级医院确诊为静脉血栓。本组患者均在治疗前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统计磁共振成像对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情况,统计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静脉血栓形成 24例,总检出率高达 96.00%( 24/25),其中上矢状窦( 36.00%)占比最高,显著高于直窦( 20.00%)、窦汇区( 16.00%)、乙状窦( 16.00%)、横窦( 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例( 4.00%)乙状窦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漏诊。结论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准确性较高,漏诊风险较低,可有效明确血栓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检查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诊断作用 漏诊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5例静脉血栓患者,本组患者均在上级医院确诊为静脉血栓。本组患者均在治疗前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统计磁共振成像对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情况,统计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静脉血栓形成24例,总检出率高达96.00%(24/25),其中上矢状窦(36.00%)占比最高,显著高于直窦(20.00%)、窦汇区(16.00%)、乙状窦(16.00%)、横窦(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4.00%)乙状窦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漏诊。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准确性较高,漏诊风险较低,可有效明确血栓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检查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诊断作用 漏诊 检出率
  • 简介:目前我国匮乏大样本、正规的VT及PE的流行病学资料,VT是PE发生的标识,曾有研究否认了阿司匹林对VT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形成研究 研究动向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在静脉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CVST患者行320排头颅CT一站式检查,包括CT平扫、各期增强,然后将动态容积原始数据重建出容积图像,传入Vitreafx工作站,处理获得动脉期、动静脉混合期、静脉期及静脉窦期血管重建图像。结果12例CVST中10例累及多个静脉窦,2例为单个静脉窦受累。CVST直接征象有:CT平扫显示为“高密度三角征”(3例),“带征”(1例),CT增强显示“空三角征”(4例);间接征象有:血栓形成部位邻近组织水肿(3例),静脉性脑梗死(4例),静脉性脑出血(5例)。12例CVST中静脉期图像均可见静脉窦不规则狭窄或闭塞,可见特征性的“空槽征”。12例患者的CVST均经3D—DSA证实。结论与传统影像学检测方法比较,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无创伤、时间短和辐射剂量少,对CVS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MR脑血管成像在静脉血栓(CYST)形成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中心自2001年8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例CVS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作常规SE序列和2D—TOF静脉成像(MRV),10例患者做DSA,8例患者做3D—TOF动脉成像(MRA)。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CVST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12例患者共显示34个CVST。SE序列显示9例17个,表现为静脉窦正常流空信号消失.出现异常信号。MRV显示11例32个,表现为正常静脉窦高信号消失或其内充盈缺损。DSA显示10例30个。MRA显示2例(2/8)动脉血管减少。MRV显示的病变静脉窦数目明显高于SE序列,病变检出的阳性率为93_3%(相对DSA)。MRV示6例经导管内注药溶栓治疗后随访的患者大部分病变静脉窦恢复正常高信号,溶栓前MRA所示动脉血管减少的2例患者则显示动脉血管明显增多。结论MR脑血管成像在CVST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产后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患者女性,19岁,产后一月,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提示脑梗塞并脑出血,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出血性脑梗塞。凝血功能实验提示高凝血状态,血小板减少,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无异常。按脑梗塞、脑出血、脑炎治疗,入院7天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请上级医院会诊,确诊为“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给予规律脱水降压、醒脑、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防治并发症、补充水盐电解质、营养支持治疗,未抗凝,未介入治疗,治愈出院。报道该病例旨在增加同行对该疾病的认识,遇到孕产妇有类似症状要排除本病。

  • 标签:   产后  静脉窦血栓  诊治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指包括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在内的一组疾病。在美国,每年有650000病人患有症状性肺栓塞,直接导致50000人死亡,并且间接引起200000人死亡。在英国,每年有65000人因肺栓塞入院,约有20000人死亡。

  • 标签: 肺栓塞 静脉血栓 心电图 X线检查 溶栓治疗 肺动脉内栓子切除术
  • 简介:报告4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下肢血管彩色B超检查的异常结果,符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

  • 标签: 下肢静脉 血栓形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