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东安县留守5~12岁儿童口腔保健状况,便于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水平,预防口腔疾病。方法按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抽样调查,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对儿童口腔全口牙齿龋病进行检查,龋病包括龋坏、缺失、修补。以东安县井头圩镇的儿童为调查样本,对362名5~12岁儿童口腔健康进行检查以及问卷调查。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东安县5~12岁儿童龋患病率为75.1%,龋均为2.79。结论东安县留守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缺乏,而且患龋病率高,没有治疗,需要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创造条件让专业的口腔医生下基层服务,以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水平。

  • 标签: 三下乡 口腔健康调研 龋病 留守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父母搁置,或与隔辈家长生活,或无监护人看管,这些孩子集中起来便组成了一个中国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作为影响留守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理应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探讨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应激的特点,以及改善相关现状的措施,为相关教育者及管理部门政策的制订提供相应的理论根据,亦为教师、家长、社会提供了新的教育教学思路。

  • 标签: 留守儿童 生活事件 应激 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许多农村青壮年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并且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大量家庭教育问题伴随着父母角色的缺失产生,这既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若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则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卫生 问题和伤害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特殊,心理存在各种问题。本文针对其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发展 问题原因
  • 简介:摘要缺乏家庭教育是主要致使留守儿童出现道德成长问题的因素。缺乏家庭教育包括缺乏父母的榜样作用、弱化父母的监控机制及失调亲子关系,影响留守儿童获得道德观念、发展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本文将分析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因素,提出解决其道德成长问题的措施,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分析 社会心理 留守儿童 道德成长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及特点。方法心理测验与档案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大学生入学心理普查筛选出的27名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结果表明,有留守儿童经历大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焦虑(44%)、自卑(44%)、社交退缩(44%),其次为躯体化(22%)、抑郁(22%)、社交攻击(22%)、强迫(22%)、精神病性(22%)。(2)约谈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有留守儿童经历大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心理问题是自卑(89%),其次是过于自责(33%)、人际问题(33%),再次是追求完美倾向(22%)和语言表达能力缺乏(11%)。结论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并伴有焦虑、自责、人际等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 档案资料分析法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一般而言,留守儿童群体较普通儿童群体有更多的心理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据此提出改进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建议,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卫生 对策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梳理,探讨其研究方法、手段以及研究内容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当前研究成果的共同性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积极心理品质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的注意。只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根据已有国内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这就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以改善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用阅读疗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研究出对症的有效书方。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等5个量表,对选定的12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测评结果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选择对症书方,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阅读疗法实验。两个月后,以上5个量表再测,对比分析测试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确定阅读疗法效果。结果显示存在自卑、孤独和交际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通过阅读疗法,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阅读疗法 对症书方
  • 简介: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2-392。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区3980名留守儿童、1000例名非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可能造成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在留守儿童中男孩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P<001)。结论留守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普通儿童,分析结果如下

  • 标签: 儿童 高血压 发病率Left-behind children hypertension incid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analysi
  • 简介:2016年2月15日,社旗县“代理妈妈”献爱心活动在赊店镇举行。30名“代理妈妈”代表向县一小、二小、三小及六小的优秀贫困学生捐赠了现金及书包等学习用品。据悉,该县自1997年开展“代理妈妈”活动以来,动员社会各界人士,以一腔真情,献一份爱心,尽一份义务,争当失去单亲或双亲儿童及计生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吸引了大批爱心人士,壮大了“代理妈妈”活动队伍。

  • 标签: 爱心活动 留守儿童 代理 牵手 贫困学生 外出打工
  • 简介:“我非常想念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空余时间就来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跟他们打电话,视频聊天,有时候还和同学一起来看书,做游戏,锻炼身体,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家”。

  • 标签: 留守儿童 湖南省 锻炼身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发生外伤性眼内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就诊的留守儿童发生外伤性眼病患者109例,根据对患者是否发生眼内炎分为两组。发生眼内炎的为病例组,共18例,未发生眼内炎的分为对照组,共9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视力、受伤部位(角膜、角膜缘、巩膜)、受伤到医治的时间、玻璃体是否脱出以及眼内是否存留异物等,分析上述因素与PT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选取的109名留守儿童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有18名发生眼内炎,开放性眼外伤后眼内炎发生率为16.51%。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患者受伤年龄越小、受伤到医治大于24小时为开放性眼外伤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留守儿童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受伤年龄越小、受伤到医治的时间大于24小时为PTE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留守儿童 外伤性眼内炎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问题普遍存在,是目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性格等方面。心理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采取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家庭综合教育模式进行干预。

  • 标签: 心理行为问题 农村 留守儿童 系统家庭 综合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由此问题造成的影响就是,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2012年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6500万以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此次研究以留守儿童不良生活行为为切入点,将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合理对比,从而分析了解留守儿童不良生活行为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期有助于留守儿童不良生活行为干预工作的开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 标签: 留守儿童 不良生活行为 身心健康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流动民工规模急剧膨胀,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留守儿童正成为一个日趋庞大的群体。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2000万人,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农村地区[1]。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长期亲子分离、特殊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已呈现出一些倾向性问题[2]。有研究显示,约30%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心理现状及对策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 我区 500 例 留守儿童 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 实施心理疏导对策后儿童的心理状况。 结果: 心理疏导对策实施后 留守儿童 的 CBCL 、 EPQ 、 S-I 问卷 评分 均优于 心理疏导对策实施 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详细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心理现状 并制定对应的心理疏导对策,是改善 留守 儿童心理状况的关键,值得相关工作人员重视。

  • 标签: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心理现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