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100例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进行产后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50例产后给予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做统计和分析。结果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不安、抑郁心理状态等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 产后抑郁心理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和方法。方法根据我院的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进行心理护理效果研究。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有助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理学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综合医院失眠患者的相关心理状态。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3318例接受明尼苏达多项测验量表(MMPI)检测患者,分为失眠组1586例与非失眠组1732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失眠组患者多表现为抑郁或焦虑性障碍(占65%),失眠组患者的癔病、疑病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态因子分表现为异常(分别为68.5±10.41、67.8±10.96、65.7±11.16、64.8±10.52、61.0±11.99),与非失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眠患者常伴有癔病、疑病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态。

  • 标签: 失眠 心理状态 明尼苏达多项测验量表
  • 简介:摘要创伤伴发心理适应障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及时、早期、有效地干预能够帮助伤者顺利地应对心理危机,恢复最佳身心状态.本文就国内外针对创伤急性期患者的心理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心理评估 创伤和损伤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60例中年冠心病患者(研究组)与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为80~83.3%,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8.3~66.7%;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多见且严重,焦虑尤为突出。

  • 标签: 心身疾病 中老年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开展舒缓疗护(对象为晚期肿瘤患者)工作中的各类人群心理状况,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意见。方法调查78例舒缓疗护患者及相关人员的心理状况。结果了解自己患病情况的患者及其服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显示部分因子优于不了解自己患病情况的患者。结论让患者早期了解自己病情有利于晚期舒缓疗护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舒缓疗护 症状自评量表 了解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心理需求并进一步讨论心理疏导的策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9个方面的内容,对11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心理需求调查。结果95%以上的患者对手术预后及术后疼痛方面的知识需求最强烈。结论访视护理人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手术依从性及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顺产的产妇84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在产程方面的护理优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顺产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产妇的痛苦,并降低出血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顺产产妇 产程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医院急诊抢救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自评量表(SCL一90)”1(增订本、编者汪向东等)和自制压力源调查表对我院40名急诊抢救室护士(包括院前急救部护士)及40名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抢救室护士“SCL一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病房护士(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护士显示出较多的身心问题,保障良好工作环境,加强心理疏导和积极应对措施培训,提高环境适应和情绪调节能力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关键。

  • 标签: 护士 急诊科 自评量表(SCL-90) 心理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对252例骨外科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126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系列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科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人 骨外科 心理 分析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病人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0例普外科手术病人进行抽样分组。对照组25例,按照一般常规普外科手术护理方式;干预组25例,在常规护理状态基础上,在不同手术阶段增加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在实施心理护理之后,得到积极效果,病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配合,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服务满意度。结论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护患之间关系,增强病人对相关手术知识的了解和对自己病情的掌握,并提升了医院的社会效应。

  • 标签: 普外科,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3-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根据现有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在罹患疾病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的针对性心理干预。并通过回访,了解心理干预对患者的积极作用是否真实有效。结果30名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心理状况也良好,能够自信从容的面对生活。治疗计划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是乳腺癌患者完成治疗的重要保证,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积极地作用,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在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不能忽视。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干预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对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前58例急诊患者与心理护理措施后58急诊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调查,调查内容对急诊护理的满意程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并对总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措施前护理总满意85.85%,心理护理措施后护理总满意99.06%,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良好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急诊患者康复以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 标签: 急诊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的产妇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效果的观察。结果对照组的产妇因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宫颈扩张、胎儿窘迫等现象,甚至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观察组产妇由于采取心理护理模式,在分娩时宫口扩张、胎盆娩出期及胎儿分娩期中在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产妇较少。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及产时的心理护理教育,有利于产妇分娩,保证母婴平安,并且可以帮助缩短产程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妇分娩 心理护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中期孕妇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并进行处理干预。方法择取2013.10-2014.4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收妊娠中期的94例孕妇,利用抽签取样法将其按照11比例分成两组,一组47例孕妇在分析心理问题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干预设为观察组;一组47例孕妇不给予任何干预。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状态焦虑量表(英简S-AZ)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中期孕妇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心理变化,减轻孕妇的痛苦,安全渡过妊娠期。

  • 标签: 妊娠中期 心理问题 相关因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U护士心理压力源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压力源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PICU护士在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与强度、业务技能、医院及科室方面、家庭及自身因素等方面存在心理压力。结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业务素养,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人性化管理能减轻PICU护士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PICU护士 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帮助。方法分析压力源存在的原因,找出应对措施以降低压力源给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结果通过各种具体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儿科护士因压力源带给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影响。结论降低儿科护士压力源能提高儿科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进行儿科护理工作。

  • 标签: 儿科护士 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26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区医务人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67%;②社区医务人员SCL-90评估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较高;③社区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项目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以强迫、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