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感染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管理干预对策。方法结合我院呼吸感染科护理实践,分别分析护理服务对象和护理工作者自身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归纳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结论当前存在于呼吸感染科护理工作实践中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分为服务对象护理风险和护理工作者自身护理风险两大类,可通过多种针对性管理对策对呼吸感染科护理风险进行综合管理,规避风险因素,降低护患双方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呼吸感染科住院病例的就诊安全和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呼吸感染科 护理 风险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事件分析,总结风险分析风险沟通对农村突发事件处置决策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信息本身的特征、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相关者对沟通的需求、对事件本身的认知以及沟通的条件等,分析农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风险分析风险沟通与公共卫生决策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农村食物中毒 风险分析 风险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风险管理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9月本院未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接收的医疗设备400件为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8月本院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期间接收的医疗设备400件为试验组。对比风险事故等指标。结果:关于风险事故: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5%,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5.25%,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管理质量: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7.46±1.25)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9.53±2.67)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管理质量更好(P<0.05)。结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用安全风险管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更低,管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医疗设备 价值 安全风险管理 风险事故
  • 简介:摘要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中,及时分析和有效应对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眼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次胎胎盘植入风险,为临床剖宫产术后次胎胎盘植入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次胎胎盘植入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植入胎盘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80例剖宫产术后次胎胎盘植入患者均有宫腔操作史,其中刮宫史患者58例,子宫纵膈切出史患者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史患者14例。孕早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患者临床高危因素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患者治疗1月后B超转阴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B超转阴率和月经正常恢复率70.8%(17/24);三月后两组患者HCG转阴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结合超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次胎,胎盘植入较药物治疗更有效。

  • 标签: 剖宫产 胎盘植入 风险分析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院感染风险,同时探析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本文在探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以及管理的前提下,根据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感染管理以及控制对策,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结果基层医院应该构建健全的感染管理组织,同时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全方位落实监督机制,健全感染监测制度,将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找出,根据感染风险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对策。结论做好基层医院感染风险观察以及管理的工作,能够促进医院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高,给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院良好形象提供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目前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逐年减少、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现阶段医院存在着各类财务风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提高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

  • 标签: 医院财务 风险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前瞻控制思路;方法对比产科护理风险前瞻控制实施前后我院产科护理质量;结果产科护理风险前瞻控制实施之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产科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前瞻控制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 护理风险 控制 护理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外科护理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按照选取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风险因素存在的系统性原因。结果系统性原因为外科护理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应全方位的强化外科护理的培训与制度的构建,进一步畅通护理工作流程,构建与加强护患沟通运行机制。

  • 标签: 外科 护理安全 风险因素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发生的原因,据此探求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护理记录及医患纠纷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缺陷进行归类,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儿科最常见的护理缺陷是护理记录欠完整(26.5%),其次是用药错误(24.3%)。导致护理缺陷的最常见原因是制度执行不严(28.4%)和缺少医护沟通(25.7%)。结论对儿科护理缺陷有必要采取风险管理的办法予以纠正。

  • 标签: 护理缺陷 儿科 风险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循环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该院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循环内科出现的24例护理风险事件,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24例出现护理风险的患者中,8例为跌倒,7例为坠床,5例为换错液体,4例为标本送检错误;24例患者均导致程度不等的护患纠纷,其中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为护理人员。结论循环内科护理工作中具有很多护理风险,容易引起护理纠纷,应提升循环内科护理管理,降低科室护理风险

  • 标签: 循环内科 护理风险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通过2014年4月-2015年4月入住本院进行风险管理前后患者120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水平。结果加强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故大大减少。结论通过对普外科护理风险的管理,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故,减少了医学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对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剖析,寻找避免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的改进方法。通过加强护士法律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及技能培训,实施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及上报,患者安全预见性管理,有效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对患者安全的预防控制能力及风险规避、处理能力,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施2年来,发生跌倒、压疮、服药错误、烫伤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 标签: 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护理人员,共10例。本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开展护理风险防范对策,作为研究组;将2013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未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对策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的医院供应室护理质量。结果经过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期间的因素并进行风险防范对策后,研究组的服务态度为(9.84±0.34)分、包装质量(9.46±0.44)分、供给及时度(9.56±0.51)分、收回及时度(9.66±0.42)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医院供应室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给予防范对策,可有效提高其工作质量。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对近一年来我院传染科护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防范风险的相关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防范后,近1年交叉感染发生率为2.1%,消毒无效事件发生率是2.7%,消毒剂损伤事件发生率是2.0%。结论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应积极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展开防范护理,以实现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预防。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成人科室相比,儿科患者因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差、治疗配合能力差而发生护理纠纷的比例较高。了解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类型、程度及影响因素,可以有效保障儿童医疗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因素 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急诊室护士60例,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其性别、工龄、年龄、技术水平、风险教育、教育水平、沟通能力、法律意识等方面资料,进行风险单因素分析统计,后行Logo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行Logostic回归分析,教育水平、技术水平、风险教育、沟通能力是相关风险因素(P<0.05);年龄、法律意识、性别为无关因素。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教育、强化风险意识、培养人文情怀、建立风险管理监察和评估制度等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

  • 标签: 急诊 护理 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