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疆域扩展经历了黄河与长江流域两大农耕区的联合、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基点的疆域伸缩、突破北方农牧交错带三个阶段,地理环境不仅成为决定每个阶段的核心要素,且在制约人们经济生活方式的同时,影响疆域伸缩。其中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所经地带,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清以前各个时期,既是疆域变迁的回旋起落之处,也承担着起点与终点的双重角色,突破这条地理界限,将疆土持续而稳定地伸向大西北在清朝前期。

  • 标签: 历史时期 中国疆域 地理基础
  • 简介:任乃强是著名的康藏史专家,同时,亦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其在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大体涉及康藏历史地理、巴蜀及西南史地、历史地图及其他方面的历史地理学领域;其治学特点注重实地考察与文献记载相结合、注重地图的大量运用,同时也注重语言学、民族学、考古学及自然科学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治学理念上强调经世致用。

  • 标签: 任乃强 西南地区 历史地理学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两唐书地理志”的断限进行了考述,认为《旧唐书·地理志》由两套不同时期的资料汇总而成,大致以天宝十一载的政区为主,下限以唐末景福年问为断;而《新唐书·地理志》则基本沿袭旧志框架,以开元、天言年问制度为主,下限以唐末天佑年间为断。

  • 标签: “两唐书地理志”断限 疆域政区
  • 简介:唐代以前,内地对广袤的西南地区地理了解甚少,且在地域观念上充满陌生、神秘甚至恐怖感。唐宋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经略的加强与西部地理之学的兴盛,文人学者对西南地理风物的考察记述明显增多,出现了《蛮书》、《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入蜀记》,《吴船录》、《成都志》、《益部方物略记》等一大批地志名著。这批地志文献不仅在唐宋地理学史上有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多角度对西南地区的物候生态、奇木珍果,金属矿藏、温泉盐井、奇禽异兽、瘿病瘴疫及其农田水利、民族风情等记载,为后世丰富对西南地区地情特色认识,了解与开发西南自然资源与人文地理资源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唐宋西南地志之学的兴盛,不仅标示着唐宋时期西南地区方志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表明内地对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的认知较之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

  • 标签: 唐宋时期 西南地志 西部地理认识
  • 简介:固原,地处祖国黄土高原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一座边关重镇,曾是拱卫关中平原的北大门,素以“三秦门户”著称。因此,自西汉置高平县始,曾是汉安定郡、北魏至隋唐原州、宋镇戎军、金镇戎州、明清固原州的建置地。新中国成立后,又是地区所

  • 标签: 固原 北魏 军事地位 浅议 丝绸之路 西汉
  • 简介:<正>我国古代的西北边疆,其范围包括现今的新疆和北到巴尔喀什湖西到楚河流域以及帕米尔广大地区。这一地区高山环列,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屹立在它的南部,高耸入云,白雪皑皑,号称“世界屋脊”。天山山脉横亘它的中部,昆仑山脉蜿蜒在它的南边。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塔里木盆地,盆地的中央是一望无垠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沿山麓地带,因有河流的灌溉而形成许多“绿洲”,适于农耕。阿尔泰山(古称金山)耸峙在它的东北,在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之间,有一块大的盆地,即准噶尔盆地,这里气候较为湿润,形成荒

  • 标签: 西北边疆 西域 天山南路 屯田 公元 高昌
  • 简介:《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晚年在学术研究方向转变之后所撰的一本比较成熟的史地学著作。作者以传播、普及中外历史地理知识为宗旨,向人们介绍西方史地学知识,并且将忧国意识与传统的史学方法融入撰写内容之中。作者对中外相关书籍认真比较后,广搜博采,严密考订,尤其关注于新近出现的人文地理大事件。作者重视探讨救亡途径,故而该书的撰述还体现出经世思想与忧患意识的时代特征。

  • 标签: 王先谦 《五洲地理志略》 撰述方法 忧国意识
  • 简介:《桂海虞衡志》是南宋范成大于乾道八年(1172年)在广西任静江府知府、经略安抚使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最终撰写成的一部历史地理文献,被誉为“广右地区的博物志”。本文从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疾病地理、历史民族地理以及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重点阐述该文献的历史地理价值。

  • 标签: 桂海虞衡志 范成大 历史地理
  • 简介:大禹文化包含了神话传说以及各类物态的、精神的文化。作为有史可查的大禹葬所——绍兴,直至今天在地理上仍然有二十四处与大禹有关的山川村镇、寺庙桥梁。这些地名与大禹的治水、立国和婚嫁后裔密切相关,整合这些民俗风物是开发大禹的文化的重要方面。

  • 标签: 大禹文化 地名 治水 立国 后裔
  • 简介:一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地理和历史条件双重作用的结果.西部名域乌鲁木齐的兴起与发展正是这一结果的具体体现.加深对乌鲁木齐兴起、发展的了解、研究,会对城市的管理、规划、建设等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乌鲁木齐 历史 地理 城市 发展 城市兴起
  • 简介:许昌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就城区的形成与变迁,老城区现存重要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特点等方面作了阐述,并就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 标签: 许昌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与开发
  • 简介:开埠初期对于龙州所谓的“上通越北”与“下达珠江”的理想化的地理认知,没有反映出地处桂西山区的龙州交通不便和运力不足的现实。以经济地理为视角,分析区域内不同口岸之间的竞争,可以辨清近代龙州开埠贸易的初衷和后期的必然走势。

  • 标签: 地理认识 口岸竞争 龙州 开埠贸易
  • 简介:广西大地的鸿篇──《广西通志·自然地理志》评介谢文昭人们期待已久的、莫大同教授主编的《广西通志·自然地理志》出版了,值得庆贺*二这是一本内容丰实、品位较高的志书。它不仅是广西志书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广西地学界一件大事。它将为广西经济建设、科学研究...

  • 标签: 广西通志 地理志 综合自然地理 生物地理 自然地理特征 《四库全书总目》
  • 简介:《宋史·地理志》永兴军路京兆府条,记京兆府领县十三。

  • 标签: 地理志 宋史 高阳
  • 简介: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东西、南北文化在此交汇、碰撞,不同族群在此交流、融合。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中的气候,使得多元性农业经济在中原地区并存发展。中原地处黄河中游,这既使其免遭史前洪水的极大破坏,又将其推向治理史前洪水组织中枢的位置。正是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的诸多有利因素,决定了中原地区的先民最早走向文明,建立国家。

  • 标签: 中原地区 夏朝 国家起源 地理因素
  • 简介:羌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之一,凭借其勤劳智慧逐渐从农耕劳作和健身活动中创作出别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羌族体育活动分为竞技类、表演类和健身类三种,竞技类的活动主要有推杆、摔跤、射击和明火枪打靶、扭棍子、斗鸡、甩皮封等几种;表演类的体育活动主要有跳沙朗、羊皮鼓舞、铠甲舞、跳"麻龙"、牦牛愿、抱蛋等几种;健身类的体育活动主要有武术、气功、翻杠子等。羌族体育文化的形成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和民族信仰的影响,进而使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内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如今,羌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遭遇困境,我们应该为其复兴奉献力量。

  • 标签: 羌族体育 气候因素 地理因素
  • 简介:地理政治学有两种内涵:广义的地理政治学指任何专注地理环境和政治现象之间互动联系的研究,狭义的地理政治学指基于历史上海权与陆权的相对重要性及由此引申的战略含义阐发的一整套彼此密切联系的理论。作为一种特定的理论形态,地理政治学包含两类不同的变量:一类是地理变量,即自然地理变量和人文地理变量;另一类是技术变量,即物质技术和组织技术。地理政治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两类变量间互动联系及其政治性和战略性含义的科学。

  • 标签: 地理政治学 现实主义 均势论 心脏地带 海洋国家 欧洲大陆
  • 简介:本文通过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诸要素的分析,认为有必要引入一种内亚路径,从而更好地认识与分析中亚地区、中国西北和中原地区生态环境与文化方面的彼此互动问题。

  • 标签: 中国 历史地理 内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