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1969年3月,哈罗德·泽曼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策划了一场名为《活在脑子里一当态度成为形式:作品-观念-过程情境-信息》的艺术展览。此展邀请了69名艺术家,展出了170多件作品。它既是新兴展览策划方式的开端,宣称了“策展人时代”的到来,也是艺术界极具决定意义的模式转折标志。展览作品不仅在空间中完整呈现,也在展览过程中不断进行,空间的应用被发挥到了极致。

  • 标签: 展览空间 艺术 策展
  • 简介:摘要: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当下愈来愈多的青年频繁出现“与世无争”现象,为做能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做中国精神的传承者。因此通过设置问卷调查,查阅文献,与同学深入交流等的方式,深刻展现当代年轻人,当代大学生对于“与世无争”的态度,其目的要明白当代青年应以奋斗精神砥砺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标签: 拒绝与世无争 奋斗 理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康复科护理人员50例,采用残疾人态度量表、工作成就感量表、人性化护理能力量表。结果:残疾人态度量表评分、工作成就感量表评分、人性化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成正比。结论: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的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想提高康复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其对残疾人的态度、工作成就感和人性化护理能力。

  • 标签: 康复科护理人员 残疾人态度 工作成就感 人性化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应用,探讨其对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研究分为两步,第1步以凯尓曼态度形成三阶段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制定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初稿),经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含3个干预阶段,共41条干预措施。第2步应用历史性对照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级本科护生为试验组86人,在其大学学习期间(2016—2020年)实施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以同校2012级本科护生为对照组56人,在其大学学习期间(2012—2016年)未实施此干预方案。2组护生采用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连续评价其大学期间职业态度水平,测量时间点为入学一周内、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6周,共测量5次。结果重复测量设计显示,2组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得分随时间而改变;大学一年级末试验组该量表得分为(6.06 ± 0.95)分,高于对照组(5.41 ± 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765,P<0.001),其他时间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好,可提高中医院校本科护生大学一年级期间职业态度;此干预方案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提高随后学习阶段的职业态度

  • 标签: 护理学 本科生 中医 职业态度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应用,探讨其对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研究分为两步,第1步以凯尓曼态度形成三阶段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制定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初稿),经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含3个干预阶段,共41条干预措施。第2步应用历史性对照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级本科护生为试验组86人,在其大学学习期间(2016—2020年)实施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以同校2012级本科护生为对照组56人,在其大学学习期间(2012—2016年)未实施此干预方案。2组护生采用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连续评价其大学期间职业态度水平,测量时间点为入学一周内、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6周,共测量5次。结果重复测量设计显示,2组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得分随时间而改变;大学一年级末试验组该量表得分为(6.06 ± 0.95)分,高于对照组(5.41 ± 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765,P<0.001),其他时间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好,可提高中医院校本科护生大学一年级期间职业态度;此干预方案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提高随后学习阶段的职业态度

  • 标签: 护理学 本科生 中医 职业态度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疾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效果。方法:对7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7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延续护理,分析两组方案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态度分值、行为遵医嘱情况。结果:(1)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前疾病知识态度分值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知识分值、态度分值较高,P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延续护理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家庭在护理中的重要性-护士态度(FINC-NA)量表,并对中文版FINC-NA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遵循Brislin模型对FINC-NA量表进行翻译,用中文版FINC-NA量表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661名临床护士进行测试,检测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FINC-NA量表经过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1.480%,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8,折半信度为0.858。结论中文版FINC-NA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价我国医院护士对家庭在护理中的重要性的态度

  • 标签: 家庭 护理 护士态度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对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者死亡态度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54例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安宁疗护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家庭照顾者干预前后死亡态度评分和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死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可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者死亡态度,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安宁疗护 护理宣教 癌症终末期 家庭照顾者 死亡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卒中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横断面分析法对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l0例住院卒中患者实施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纳入研究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具体态度以及导致不同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500例住院卒中患者中,232例赞同建立长期保险制度,赞同率为46.4%,另外268例则不赞同建立长期保险制度,不赞同率为53.6%。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生活方式、月经济收入的住院卒中患者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态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以及月经济收入是住院卒中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占比46.4%的患者赞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不赞同者仍较多,而影响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主要与患者自身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以及月经济收入存在紧密联系,针对这一情况应强化对住院卒中患者的推广和宣传,使其进一步了解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优势。

  • 标签: 综合医院 住院卒中 长期护理保险 建立制度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伸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后遗症病人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8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实验组采取延伸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照护者照顾态度及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照护者照顾态度及能力指标上面差异明显(P

  • 标签: 延伸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照护者照顾态度及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症终末期患者在应用安宁疗护护理宣传教育对患者家属死亡态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属进行研究,将其家属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宣传教育和常规教育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死亡态度影响。结果:观察组整体负面情绪有所缓解,同时在死亡态度接受度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宁疗护护理宣教针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属起到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癌症终末期 安宁疗护护理宣教 家属 死亡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与疼痛护理质量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就诊肿瘤科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5例/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介入疼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予以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1.4%,而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77.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疼痛管理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同时,也改善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科 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 疼痛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现状与专业认知、安全文化态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职的手术室护士78名,采用一般资料量表调查护士基础信息,通过自制的手术室术中低体温护理行为量表评价术中低体温护理现状,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手术室护士术后低体温护理与专业认知、安全文化态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低体温护理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术中低体温护理行为量表术中低体温护理行为评分为(30.59±4.27)分,其中良好组57名,一般组21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现状与专业认知、安全文化态度呈正相关性(P=0.015,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工作年限、专业认知、安全文化态度、规范化培训、护理管理、职业倦怠感(均P<0.05)。结论部分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行为表现一般,其与专业认知、安全文化态度呈正相关性,且其影响因素复杂,需加强术中低体温护理规范培训,提升手术室护士的认知、信念、行为水平。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术中低体温 专业认知 安全文化态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给予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常规组护理,给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在自我效能和疾病态度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态度,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患者 疾病态度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实施协同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 120例慢性乙肝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0例,对照组予以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对症治疗及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在 MCMQ评分上,两组在面对分值上明显提高,回避、放弃分值上明显降低,但实验组评分变化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 P< 0.05);在干预后两组 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但实验组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 P< 0.05)。结论:对慢性乙肝实施协同护理,可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态度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腹壁整形术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态度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全腹部整形术患者共计70例,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腹部整形术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开展可综合性促进手术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得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生理疼痛程度缓解,进一步优化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全腹壁整形术 围手术期 焦虑 术后疼痛 影响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文自编高职学生学习态度问卷,共四个因子目标性与自主性、兴趣、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老师与专业影响。四个因子均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经过对579名学生的调查得出①学习态度存在性别差异,其中,男生在学习的目标性与自主性显著低于女生;②不同年级在学习目标与自主性、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③家庭经济影响学生学习目标性与自主性。

  • 标签: 高职学生 学习态度 问卷编制
  • 简介:摘要本文拟通过对《瓦尔登湖》进行分析来展示出在今天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下自然主义的重要性,从实用性入手深入研究本书所体现的人生态度以及在此影响下对人类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 标签: 自然 精神 简单 物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