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病人多处自发性骨折的护理及前瞻预防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多处自发性骨折患者中选择62例老年患者为对象,将入组患者依据硬币法完成分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实施前瞻预防护理。结果对比住院时间、首次翻身时间、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佳(P<0.05)。结论对老年多处自发性骨折患者实施前瞻预防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人 多处自发性骨折 护理 前瞻性预防 实施效果
  • 作者: 宋扬 王盛书 王建伟 刘少华 陈仕敏 李雪航 赵亚力 李靖 朱乔 甯超学 王建华 刘淼 何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武警新疆总队特战支队卫生队,阿克苏 843000,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服务局保健室,北京 100082,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南百岁老人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21年调查数据,本研究共纳入1 002名基线资料完整的海南百岁老人,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根据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将百岁老人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12~14分)、营养不良风险(8~11分)和营养不良(0~7分)3组。利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百岁老人的生存状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2021年5月31日随访结束后,共发现522名百岁老人死亡,7年全因死亡率为52.10%(522/1 002)。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营养不良导致的平均减寿为0.62年。生存分析显示,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其他组(χ2=16.45,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营养良好的百岁老人相比,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1.65,95%CI:1.18~2.31)。亚组分析发现女性百岁老人该关联更为显著。结论营养不良与海南百岁老人高全因死亡风险相关,提示应及时评估和关注百岁老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营养状况对其健康长寿及死亡的影响。

  • 标签: 百岁老人 营养状况 全因死亡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定向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在腹部瘢痕整复中的扩张规律。方法采用前瞻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部瘢痕患者,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2~51(31±12)岁,Ⅰ型瘢痕患者12例、Ⅱ型瘢痕患者8例。Ⅰ期在瘢痕两侧置入额定容量为300~600 mL的扩张器2或3枚,其中至少1枚额定容量为500 mL(作为后续观察对象)。拆线后开始注水治疗,扩张时间为4~6个月,注水量达扩张器额定容量2.0倍后,Ⅱ期行腹部瘢痕切除+扩张器取出+局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分别测定注水量达扩张器额定容量1.0、1.2、1.5、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扩张相应倍数(1.0、1.2、1.5、1.8、2.0倍)和相邻倍数区间(1.0~1.2、1.2~1.5、1.5~1.8、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测定术后0(即刻)、1、2、3、4、5、6个月时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3、4、5、6个月)和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0~1、1~2、2~3、3~4、4~5、5~6个月)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与扩张1.0倍[(287.6±2.2)cm2、(47.0±0.7)%]比较,扩张1.2、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315.8±2.1)、(356.1±2.8)、(384.9±1.6)、(386.2±1.5)cm2,(51.7±0.6)%、(57.2±0.6)%、(60.4±0.6)%、(60.5±0.6)%]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6.04、90.38、150.14、159.55,45.11、87.83、135.82、118.48,P<0.05);与扩张1.2倍比较,扩张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9.82、109.64、122.14,144.19、49.51、105.85,P<0.05);与扩张1.5倍比较,扩张1.8倍(t值分别为38.93、39.22,P<0.05)、2.0倍(t值分别为38.37、38.78,P<0.05)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与扩张1.8倍比较,扩张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1、4.72,P>0.05)。与扩张1.0~1.2倍比较,扩张1.2~1.5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增加(t=6.95,P<0.05),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89、40.75,P<0.05);与扩张1.2~1.5倍比较,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0.50、41.92,P<0.05);与扩张1.5~1.8倍比较,扩张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降低(t=32.60,P<0.05)。与术后0个月比较,术后1、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1.66、82.70、96.44、102.81、104.51、102.21,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37.37、64.64、69.40、72.46、72.6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32.29、50.00、52.67、54.76、54.62,P<0.05);与术后2个月比较,术后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2.41、60.41、70.30、65.3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52.97、59.29、69.68、64.50,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53、38.00、38.5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5.36、38.59、37.47,P<0.05);与术后4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t值分别为41.10、50.50,P>0.05)和回缩率(t值分别为48.09、50.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5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和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0、9.59,P>0.05)。与术后0~1个月比较,术后1~2、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3.56、40.00、49.21、53.97、57.68,P<0.05);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2.37、27.72、30.16、31.67,P<0.05);与术后2~3个月比较,术后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3.73、41.31、54.10,P<0.05);与术后3~4个月比较,术后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0、23.60,P>0.05);与术后4~5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0,P>0.05)。结论扩张器能有效扩张腹部皮肤,从而修复腹部瘢痕畸形,注水扩张达扩张器额定容量1.8倍后维持扩张1个月,可以作为Ⅱ期手术时间节点。

  • 标签: 瘢痕 扩张术 组织扩张装置 腹部 扩张率
  • 作者: 魏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前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以及前瞻护理干预模式,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存率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血液透析的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优先选择前瞻护理干预操作,可以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控制生存率的相关指标。

  • 标签: 前瞻性护理;血液透析;生存率;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索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有效和安全。方法37例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直到放疗结束、经影像学评估为完全缓解、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在所有具有完整基线和安全数据的患者中评估基线特征、客观反应率(ORR)和不良反应事件。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Cox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ORR为85%(95%CI为72%~98%),中位PFS为17.9个月,2年OS率为62%(95%CI为48%~80%)。近期疗效为无效(HR=0.035,95%CI为0.02~0.652,P=0.025)是OS较差的独立影响险因素,近期疗效为无效(HR=0.104,95%CI为0.017~0.633,P=0.014)和淋巴细胞减少(HR=17.539,95%CI为2.040~150.779,P=0.009)是PFS较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常见不良反应(>60%)为淋巴细胞减少症(76%)、白细胞减少症(68%)和放射黏膜损伤(65%)。最常见的治疗相关3级不良事件是淋巴细胞减少症(49%)。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对头颈部鳞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不良反应可控。对于晚期患者,近期疗效和淋巴细胞减少可能是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

  • 标签: 阿帕替尼 抗血管生成 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追踪调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小学生的视力、屈光状态变化情况。方法队列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于2020年9月和2021年7月对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16所小学及教学点一至五年级学生的视力、屈光状态进行普查。对视力<1.0的儿童使用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0.5%托吡卡胺和0.5%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散瞳验光,近视定义为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0.5 D。计量资料数据分析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年重复受检的2 489人被纳入研究。2020年近视患病率为26.24%(653/2 489),2021年近视患病率为32.94%(820/2 489)。一至五年级一学年近视发病率依次为11.19%(47/420),5.44%(21/386),6.39%(25/391),11.52%(44/382)和11.67%(30/257)。各年级儿童双眼平均SE均较前一年向负值增大(一至五年级分别增加:0.40 D、0.69 D、0.62 D、0.52 D和0.37 D)。结论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一年级和四、五年级是小学阶段两次近视发病高峰,女生、年级、基线SE是近视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屈光不正 视力 近视 等效球镜 学龄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市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后的突破率及抗体水平变化情况,并与仅接种1剂次的儿童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 112名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的儿童作为试验组,按照同一街乡选择年龄相差1岁之内仅接种过1剂次,且1剂次接种时间与试验组第1剂次接种时间相差小于1个月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水痘发病情况进行3年的观察。各选取两组中108名儿童同时在第1~3年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采用χ²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比较两组突破率以及组间和组内3年间的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结果试验组累计突破率0.54%(6/1 112),低于对照组的3.96%(44/1 112,χ²=29.544,P<0.001),试验组接种水痘疫苗后水痘抗体GMC水平逐年降低(F=18.291,P<0.001),对照组的GMC水平也逐年降低(F=91.383,P<0.001)。各检测年度试验组和对照组的GM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种2剂次疫苗的试验组3年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107,P<0.01),接种第1年与第3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3年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351,P>0.05)。各检测年度试验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接种2剂次疫苗能够显著提升接种后的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仍呈下降趋势,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实行再次加强免疫。

  • 标签: 水痘疫苗 抗体 2剂次 突破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前瞻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分别对比前瞻护理(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攻击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前瞻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攻击行为。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背景与目的广泛转移的腺样囊性癌(ACC)应用常规疗法(常规放疗、化疗或手术)疗效不佳,指南推荐首选参加临床试验。随着免疫治疗和立体定向放疗(SBRT)两项"非常规"治疗手段的应用日渐成熟以及远隔效应的发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拟采用开放标签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SBRT联合PD-1单抗对比单纯SBRT治疗对于广泛转移的ACC患者的疗效和远隔效应诱发概率,并验证这种全新的治疗模式应用在广泛期ACC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方法与分析本研究为验证SBRT联合PD-1单抗及单用SBRT两种疗法的有效与安全,设计了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终点为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等,将按意向性治疗人群作为统计材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以上指标。次要终点生活质量将应用单侧Wilcoxon秩检验比较FACT-G评分结果。伦理与发布本项研究将于近期提交北京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查。有关临床数据将发布在相关专业杂志期刊中。临床试验注册本研究拟于近期在ClinicalTrails.gov平台注册。

  • 标签: 腺样囊性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远隔效应 腺样囊性癌/免疫疗法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如何利用遗传风险评分,制订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100 615例具有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信息的样本,根据前期课题组发表的19个遗传变异构建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9。以55岁且吸烟剂量30包/年人群的5年绝对发病风险为参考届值,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分别计算不同遗传风险人群5年肺癌绝对发病风险随年龄和吸烟剂量的变化趋势,并绘制5年绝对发病风险分布图,从而判断不同遗传风险人群达到参考界值时的理论年龄或吸烟剂量。根据上述结果给出不同遗传风险人群参加肺癌筛查起始年龄的具体建议。结果CKB队列中55岁吸烟者,当吸烟量为30包/年时,5年内发生肺癌的绝对风险为0.67%。在吸烟者中,随着遗传风险增加,其5年绝对发病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高遗传风险人群应降低筛查起始年龄,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若保持筛查起始年龄55岁不变,则应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降低吸烟剂量标准;不管累积吸烟剂量为多少,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都应纳入肺癌筛查。在非吸烟者中,高遗传风险人群同样具备筛查价值,建议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从62岁起进行肺癌筛查,而对于遗传风险最低的5%人群,当年龄达到74岁时才可达到参考届值。结论对于不同遗传风险的个体,可采用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对于高遗传风险的吸烟者可减小肺癌筛查起始年龄或吸烟剂量,而我国高遗传风险的非吸烟者同样具备筛查价值。

  • 标签: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 绝对发病风险 肺癌筛查 分子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105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住院号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54例、腹腔镜组51例,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术中术后和肝功能情况采用(±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射频消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住院日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的ALT和AS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射频消融组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年,射频消融组在术后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显著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腹腔镜手术比较,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小肝癌治疗上安全高,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肝肿瘤 消融技术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前瞻关联。方法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背景NutriNet-Santé队列,法国2009—2018年。参与者年龄≥18岁的105 159位受试者。应用重复24小时的膳食记录(平均每人5.7小时)收集受试者饮食摄入情况,用以记录受试者日常对于3 300种食品的摄入情况。根据加工程度利用NOVA分级将这些食品进行分类。主要结局测量在校正已知风险因素后,利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食用超加工食品与总体心血管疾病及冠状动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2年,其间食用超加工食品与总体心血管疾病[1 409例患病,超加工食品在饮食中所占百分比绝对增加10%的危险比为1.12(95%可信区间为1.05~1.20);P<0.01,518 208人年;食用超加工食品量最多的受试者(Q4)其总体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77/10万人年,而在食用量最少的受试者(Q1)中为242/10万人年]、冠状动脉心脏病[665例患病;危险比1.13(1.02~1.24); P=0.02,520 319人年;在超加工食品食用量最多和最少者的发病率分别为124/10万人年和109/10万人年]及脑血管疾病[829例患病;危险比1.11(1.01~1.21);P=0.02,520 023人年;超加工食品食用量最多和最少者的发病率分别为163/10万人年和144/10万人年]的发病高风险有关。在校正了数种膳食营养质量标记(饱和脂肪酸、钠与糖摄入量、膳食纤维或者是来自主成分分析的健康饮食模式)的影响及大范围灵敏度分析后,这些结果仍存在统计学显著。结论这项大型观察研究发现,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与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风险相关。这些结果仍需要在其他人群或研究单位进行验证,并且因果关系仍待确定。食品加工中的多种因素,如终产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接触材料和新污染物,可能在这种联系中发挥某种作用,其各自作用的大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几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当局近期已经开始鼓励人们食用未经加工或者经简单加工的食品,并且限制超加工食品的摄入。研究注册ClinicalTrials.gov NCT03335644。

  • 标签:
  • 作者: 丁茜 罗强 李晓利 张磊 谢秋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内科,北京 100853,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义齿加工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分析后牙种植单冠修复后4年患者口内局部力分布与咬合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种植修复体的咬合设计、调整和长期维护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患者,分别于修复后2周和3、6个月以及1、2、3、4年复查,采用咬合纸和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检查咬合,记录种植单冠、近中邻牙和对照牙(种植单冠同颌对侧同名牙)的力百分率以及种植单冠咬合时间比(种植单冠咬合时间与牙列咬合时间的比值)。同时,通过牙线和金属邻接触检查片检查种植单冠邻接触情况,并记录种植修复相关机械并发症。采用患者自身前后对照,选取同时具备相邻随访时间点结果的患者数据,分析种植单冠、近中邻牙、对照牙力百分率以及种植单冠咬合时间比的相邻随访时间点差异;统计所有数据,比较相同时间点种植单冠与对照牙力百分率的差异。应用“对数-补对数”模型,以性别、年龄、修复时间为控制变量,分析修复体饰面瓷材料破损与否与种植单冠力百分率的相关关系。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42.8±12.9)岁(23.9~70.0岁);共纳入37件种植单冠,随访(38.3±15.2)个月。修复后2周至3个月种植单冠力百分率从(7.0±4.2)%显著增加至(9.9±6.8)%(P<0.05),对照牙力百分率则从(13.1±6.1)%显著减少至(11.4±5.5)%(P<0.05);修复后1、2、3年种植单冠力百分率均显著大于前一时间点(P<0.05)。修复后3和6个月种植单冠咬合时间比分别显著大于前一时间点(P<0.05),其余各时间点与前一时间点的咬合时间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的比较中,修复后2周种植单冠力百分率[(7.5±4.2)%]显著小于对照牙[(13.8±6.0)%](P<0.01),修复后4年种植单冠力百分率[16.7%(8.6%,32.4%)]显著大于对照牙[9.5%(4.9%,18.0%)](P<0.05);其余各时间点种植单冠与对照牙力百分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4年37件种植单冠68个邻接触位点的邻接触丧失累计发生率为32%(22/68),修复体松动发生率为8%(3/37),饰面材料破损发生率为16%(6/37),且饰面材料破损与否与种植单冠力百分率呈弱相关关系(r=0.26,P<0.05)。结论后牙种植单冠修复后4年内,局部牙列咬合接触随时间发生变化,表现为种植单冠力的增加和咬合时间的提前。

  • 标签: 牙种植体,单牙 咬合力 纵向研究 咬合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Ivor—Lewis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前瞻研究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30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107例、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196例)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Ivor—Lewis组(151例),施行Ivor—Lewis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Sweet组(152例),施行Sweet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和术后随访等情况。采用门诊复查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日。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成组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后死亡风险。结果Ivor—Lewis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39±21)min和98.68%(149/151),Sweet组分别为(188±30)min和92.76%(141/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6.45,P〈0.05)。Ivor—Lewis组和Sweet组的食管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0.67%(1/149)和0.71%(1/14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7%(15/149)和11.35%(16/141),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和0.71%(1/14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清扫的颈胸交界部、腹上区淋巴结数目以及颈胸交界部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6±1,1)枚、(3.5±1.1)枚和(0.7±1.1)枚,Sweet组分别为(2.3±0.8)枚、(2.4±0.8)枚和(0.3±0.6)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96,9.02,3.26,P〈0.05)。290例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273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4.14%(273/290),中位随访时间为28.0个月。Ivor—Lewis组患者术后第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21%(11/134)、19�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食管胃吻合术 扩大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及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前瞻队列研究的方式对1000名大于20岁的若干社区的居民进行为期8年的随访,将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作为随访结局事件。以死亡、冠心病和脑卒中等作为多结局事件对多结局事件受到的代谢综合征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对该人群进行8年的随访之后,结果显示,其中共计有18例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事件;在对高血压家族史、性别、年龄等3个传统危险因素进行调整之后,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事件受到的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影响仍然存在。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对所研究社区居民的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重要疾病,所研究社区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事件发生率会受到代谢综合征的极大影响,也就是说代谢综合征具有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作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及死亡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帕罗西汀联合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的81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病灶与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相关(额叶P<0.05、左侧大脑半球P<0.0001、基底节P<0.0001);治疗组I和治疗组II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治疗组II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I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前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便秘 急性心肌梗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前瞻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诊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的对照组(15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瞻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观察组(150例)。比较分析两组急诊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应急反应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瞻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急诊 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