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叔丁基对苯二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线粒体通路第2个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物(Smac)和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的影响。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对大鼠进行随机编号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叔丁基对苯二酚组。通过结扎大鼠左颈动脉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剔除造模失败大鼠,每组各保留10只大鼠。分别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0.5 h、12 h对各组大鼠进行药物灌胃治疗,叔丁基对苯二酚组采用12.5 mg/kg叔丁基对苯二酚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采用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再灌注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之后处死大鼠,断头取脑。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法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XIAP、Smac阳性细胞计数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叔丁基对苯二酚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为(1.36±0.49)分,明显低于模型组的(3.73±0.97)分(t=6.896,P<0.001),缺血侧皮质区仍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凋亡,但数量少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脑组织SOD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51.94±3.46)U/mg<(70.68±2.67)U/mg,t=13.560,P<0.001;MDA:(5.69±0.78)nmol/mg>(1.20±0.96)nmol/mg,t=11.479,P<0.001;TNF-α:(89.36±9.84)pg/mg>(40.53±4.35)pg/mg,t=14.353,P<0.001;IL-1β:(41.35±6.79)pg/mg>(17.22±2.31)pg/mg,t=10.639,P<0.001]。叔丁基对苯二酚组大鼠脑组织SOD水平相对模型组明显上调,MDA、TNF-α、IL-1β水平明显下降[SOD:(51.94±3.46)U/mg<(68.84±5.03)U/mg,t=8.754,P<0.001;MDA:(5.69±0.78)nmol/mg>(2.46±0.48)nmol/mg,t=11.153,P<0.001;TNF-α:(89.36±9.84)pg/mg>(57.64±6.22)pg/mg,t=8.617,P<0.001;IL-1β:(41.35±6.79)pg/mg>(23.84±5.48)pg/mg,t=6.346,P<0.001];模型组大鼠XIAP、Smac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阳性细胞计数:XIAP:(22.63±4.37)>(12.39±3.18),t=5.992,P<0.001;Smac:(47.58±6.94)>(5.64±1.35),t=18.759,P<0.001,蛋白表达量:XIAP:(0.53±0.08)>(0.24±0.05),t=9.721,P<0.001;Smac:(0.92±0.15)>(0.36±0.05),t=11.200,P<0.001],叔丁基对苯二酚组大鼠XIAP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Smac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阳性细胞计数:XIAP:(36.78±5.26)>(22.63±4.37),t=6.543,P<0.001;Smac:(31.74±4.26)<(47.58±6.94),t=6.151,P<0.001,蛋白表达量:XIAP:(0.79±0.10)>(0.53±0.08),t=6.420,P<0.001;Smac:(0.70±0.09)<(0.92±0.15),t=3.977,P<0.001]。结论叔丁基对苯二酚能够有效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脑组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节XIAP、Smac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叔丁基对苯二酚 线粒体 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类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氧化性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非高血糖型酮症酸中毒(euDKA)的临床资料。患者于2019年7月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达格列净治疗,2020年6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好转后未停用达格列净。2020年8月25日出现euDKA,治疗好转后停服达格列净,随访至2021年3月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软骨瘤组织和骨肉瘤组织中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资料完整的77例骨肉瘤组织和24例骨软骨瘤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HMGA2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骨肉瘤组织中HMGA2阳性表达率71.43%(55/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HMGA2阳性表达率16.67%(4/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8,P<0.01),骨肉瘤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76.62%(59/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33.33%(8/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5,P<0.01)。HMGA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恩内金分期(Ene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明显相关2=5.581、5.958、6.242,P<0.05);COX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2=5.391、5.437,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MGA2和COX2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检测HMGA2和COX2有助于诊断骨肉瘤患者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

  • 标签: 骨软骨瘤 高迁移率蛋白A2 环氧合酶2 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非高血糖型酮症酸中毒(euDKA)的临床资料。患者于2019年7月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达格列净治疗,2020年6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好转后未停用达格列净。2020年8月25日出现euDKA,治疗好转后停服达格列净,随访至2021年3月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CSF)α-突触核蛋白(α-syn)浓度预测术后谵妄(POD)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择期硬膜外-脊椎联合麻醉手术患者1 000例,选择L3,4间隙进行穿刺,到达蛛网膜下腔后,取CSF 2 ml,采用ELISA法测定CSF α-syn、β-淀粉样蛋白(Aβ)40、Aβ42、总tau蛋白(T-tau)、磷酸化tau蛋白(P-tau)浓度。记录不同年龄段患者CSF α-syn浓度和POD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并以年龄、ASA分级、受教育程度、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5个匹配变量进行频率匹配(1∶1)。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841例患者,POD发生率为15.0%。匹配后POD组126例,非POD组126例。随着年龄增长,CSF α-syn浓度及POD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与非POD组比较,POD组CSF α-syn、T-tau、P-tau浓度升高,Aβ40、Aβ42浓度降低,Aβ40/P-tau、Aβ42/P-tau、Aβ42/Aβ40、P-tau/T-tau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CSF α-syn、p-tau、T-tau浓度升高为POD的危险因素,CSF Aβ40、Aβ42浓度升高,Aβ40/P-tau、Aβ42/P-tau升高为POD的保护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SF α-syn浓度与Aβ40、Aβ42浓度呈负相关,与P-tau、T-tau浓度呈正相关(P<0.05)。CSF α-syn浓度预测PO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5,Youden指数为0.664,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6.36%(P<0.001)。结论CSF α-syn浓度与POD发生相关,其预测POD的准确性较高。

  • 标签: α-突触核蛋白 谵妄 脑脊髓液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61例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男性26例(42.6%),中位诊断年龄为53(28~79)岁。继发病因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21.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21.3%)、自身免疫性疾病(14.8%)和血液系统肿瘤(11.5%)。31.1%患者为特发性。常见首诊症状包括皮肤紫癜、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发热及关节痛。实验室检查显示,中位冷球蛋白水平为215.9(22.0~17 075.8)g/L,54例(88.5%)为IgM单克隆。类风湿因子(RF)升高患者占93.2%,C3下降患者占57.6%,C4下降患者占61.0%。共49例(80.3%)患者接受治疗,总体临床缓解率为75.5%,预计3年总生存率为89.3%。结论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病因以肝炎病毒感染多见。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冷球蛋白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 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住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一科和重症监护一科并确诊腺病毒肺炎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腺病毒肺炎患儿中的HBP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BP对重症腺病毒肺炎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根据患儿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重症组)和非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非重症组),根据是否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分为BO组和非BO组。结果1.腺病毒肺炎患儿中HBP水平为(49.47±34.19) μg/L,重症组[(82.88±44.02) μg/L]高于非重症组[(35.15±13.0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9,P<0.05),且与非重症组患儿相比,重症组患儿年龄更小,住院时间更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更低,WBC、N、CRP、IL-6、ESR等炎症指标也明显增高(均P<0.05),2组降钙素原(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BP与WBC、N、CRP、IL-6和ESR等炎症指标均呈正相关(r=0.38、0.26、0.47、0.76、0.35,均P<0.05),而与PCT无相关性(r=0.097,P>0.05 )。3.重症组患儿中,有创机械通气、氧合指数(P/F指数)≤200 mmHg(1 mmHg=0.133 kPa)时、BO组患儿HBP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无创机械通气、P/F指数>200 mmHg时和非BO组患儿(均P<0.05)。4.HBP、WBC、N、CRP、ESR、IL-6预测重症腺病毒肺炎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748、0.770、0.740、0.820、0.798。当HBP的截断值为45 μg/L时,HB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8%、85.71%。结论HBP作为炎症介质之一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对重症腺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可能是一个有益的新型标志物,而且对疾病发展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腺病毒 重症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γ-突触核蛋白(SNCG)对膀胱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129例膀胱癌患者(恶性病变组)、157例泌尿系统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177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液中SNCG浓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NCG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恶性病变组尿液SNCG浓度[4.28 ng/ml(0.53~8.79)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44 ng/ml(0.56~3.51)ng/ml,H=122.9,P<0.01]和良性病变组[1.97 ng/ml(0.51~5.87)ng/ml,H=88.2,P<0.01],良性病变组高于健康对照组(H=17.1,P<0.01)。尿液SNCG鉴别恶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95% CI 0.819~0.923,P<0.01),最佳临界值为2.79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8和0.977;尿液SNCG鉴别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的AUC为0.823(95% CI 0.769~0.877,P<0.01),最佳临界值为3.54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3和0.917;恶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良性病变组相鉴别的AUC为0.848(95% CI 0.797~0.899,P<0.01),最佳临界值为2.87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1和0.901。结论膀胱癌患者尿液中SNCG浓度高于泌尿系统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群,尿液SNCG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肿瘤 γ-突触核蛋白 尿 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61例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男性26例(42.6%),中位诊断年龄为53(28~79)岁。继发病因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21.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21.3%)、自身免疫性疾病(14.8%)和血液系统肿瘤(11.5%)。31.1%患者为特发性。常见首诊症状包括皮肤紫癜、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发热及关节痛。实验室检查显示,中位冷球蛋白水平为215.9(22.0~17 075.8)g/L,54例(88.5%)为IgM单克隆。类风湿因子(RF)升高患者占93.2%,C3下降患者占57.6%,C4下降患者占61.0%。共49例(80.3%)患者接受治疗,总体临床缓解率为75.5%,预计3年总生存率为89.3%。结论Ⅱ型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病因以肝炎病毒感染多见。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冷球蛋白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 肝炎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发挥着息息相关的作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就是食物中,所以做好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毕竟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能够直接将食品的营养价值体现出来。多数食品在进行销售之前,都需要对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明确营养物质的含量标准。但是在现阶段的蛋白质测定中,在测定标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在进行含量测定的时候,必要加强对检测方法的利用,本文主要对食品检验中蛋白质测定方法进行优化。

  • 标签: 食品检验 蛋白质 测定方法 优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2例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被本本院所患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肝硬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剂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人血白蛋白来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肝硬化应用人血白蛋白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人血白蛋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孙郁芝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肾炎蛋白尿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其本在脾肾亏虚,往往虚实夹杂,故施治过程中应注意扶正祛邪。此外,蛋白尿常有湿热浊瘀夹杂,进而多采用清热利湿化浊、健脾益气补肾、活血祛瘀通络,灵活运用,标本兼顾。

  • 标签: 肾炎 蛋白尿 扶正祛邪 孙郁芝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式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6月接受的15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血糖检测,对具体的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HbAlc是评价血糖的重要指标,HbAlc值与血糖值成正比关系,结论:针对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HbAlc糖化血红蛋白值用来估计平均血糖值,HbAlc与糖尿病并发症存在线性关系,能最大程度提升血糖水平的准确几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对应的参考。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rhCol的纯度,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测序仪测定rhCol的N端氨基酸序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Col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噻唑蓝法评价rhCol的细胞相容性。结果高密度发酵最终菌体湿重约200 g/L,表达量约3 g/L,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的rhCol的纯度大于95%。rhCol的羟脯氨酸含量为11.44%,其水溶性及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rhCol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广泛用于皮肤护理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 标签: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 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 蛋白纯化
  • 简介:摘要:在人类的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量比较大,蛋白质加速分解,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蛋白,则会导致蛋白质负平衡。通常情况下,当人类运动后,需及时补充乳清蛋白,加速肌肉蛋白合成,提高骨骼肌对于运动状态的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乳清蛋白的结构组成、产品分类、作用机理等,以期为开发运动营养类型产品做出理论支持。

  • 标签: 蛋白质 增肌 运动 乳清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肺爆震伤小鼠肺蛋白质组学变化,探究肺爆震伤损伤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爆震后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及1周组(每组10只)。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精准爆震装置建立小鼠肺爆震伤模型;通过大体观察和HE染色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小鼠肺组织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蛋白质组学变化。结果肺爆震伤后,小鼠肺组织表面可观察到散在出血点,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24 h出血最为严重。HE染色可见爆震后12 h和24 h的肺泡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肺泡腔内弥漫性出血,大量炎细胞浸润,肺间质渗出液增多,肺泡壁增厚,肺泡腔萎陷融合。LC-MS/MS共鉴定到6 861个蛋白质,定量到60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12、24、48、72 h及1周分别有227个、140个、202个、258个和71个差异蛋白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分析得到包括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组织及胶原原纤维组织等130个生物进程子类,外泌体、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质等66个细胞组分子类,以及细胞外基质结构组成、肌动蛋白结合及抗氧化活性等43个分子功能子类。KEGG分析共得到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24个子类。结论小鼠肺爆震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蛋白组合亦不同,损伤机制复杂,特别是12~24 h肺损伤最为严重,炎症反应显著。

  • 标签: 肺爆震伤 急性肺损伤 质谱 蛋白质组学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gA肾病大量蛋白尿采用益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选患者均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这一期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共选取66例患者,均诊断为IgA肾病大量蛋白尿,我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3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差异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肾汤治疗,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为(P>0.05),试验组血肌酐、尿蛋白参数水平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益肾汤 IgA肾病 大量蛋白尿 疗效
  • 简介:摘要:蛋白酶测定常用方法是茚三酮比色法,然而普通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浓度的灵敏性不高,稳定性不好,从而影响了测定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准确度,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茚三酮试剂的活化,改进了茚三酮比色法,达到了以更高的精度测量蛋白酶活性的目的。

  • 标签: 土壤酶 蛋白酶活性 变更茚三酮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