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把我院所接收的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其肥胖标准分成两组,其中肥胖组39例,非肥胖组49例。对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空腹血糖(FBG)指数进行对比分析。胰岛素敏感性采用稳态模型指数以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T水平的差异化不大,但是肥胖组患者的LH以及LH/FSH比值都要低于非肥胖组;其中肥胖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76.9%高于非肥胖组的14.3%,两组患者以上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更高于非肥胖患者,通过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月经周期,并结合心理、高胰岛素血症等治疗方法,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代谢 临床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与西药可能从不同的环节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结果,但也可能相反,干扰临床治疗,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中西药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问题。方法由于目前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有所差异。结果在临床用药中更需要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加强药学监护,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西药 相互作用 动力学 药物代谢
  • 简介:摘要本文观察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自拟方黄蛭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金黄散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黄蛭散 血脂代谢紊乱 血液流变学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治疗尿毒症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和临床组(31名)。对照组行常规透析方法,临床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经治疗,临床组血脂指标、血尿毒素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临床组并发症发生率6.3%(2/31)显著高于对照组32.0%(8/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血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中采集血液标本的护理实践及效果。方法:自2018年7月起,本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中针对血液标本采集强化护理管理,通过半年的实践,统计实践成效,并与之前工作实践做对比,评价护理管理效果。结果:B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4.0%较之于A组88.0%显著提高,同时采血穿刺疼痛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中加强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 标签: 新生儿 遗传代谢病筛查 血液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血宁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66名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设定参与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期间统计。以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纳入33名。予以常规组对象多糖铁治疗,予以实验组对象多糖铁、生血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常规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铁代谢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经生血宁治疗后,血常规与铁代谢有明显改善,建议应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生血宁 血常规 铁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镇静策略,研究组予以EGDS镇静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镇静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镇静72h的RASS评分、APACHE II评分显著更低,GCS评分、BIS指数显著更低(P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病情严重程度 血流动力学 脑氧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遗传代谢病诊断和治疗中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1000例疑似遗传代谢疾病患儿,对其尿液进行去蛋白等处理后,应用GC-MS开展样本有机检测,通过遗传代谢病软件分析获得数据,同时结合基因分析、串联质谱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检测结果开展进一步诊断。结果119例患者确诊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主要为MMA(甲基丙二酸尿症)、PKU(苯丙酮尿症)等。94例继发性代谢障碍或感染,有多项或至少一项指标升高,但未发现显著先天性遗产代谢病指征,进一步开展生化、血液串联质谱等检查,45例继发性肝损伤、26例乳酸尿症、38例二羧酸尿症、20例酮尿症、6例高香草扁桃酸。经特殊饮食和药物治疗后,患儿尿中特异性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或显著下降。结论在遗传性代谢病诊断中GC-MS是一种可靠方法,临床中可依据监测尿中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变化确定治疗方案。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气相色谱质谱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及血清HCY检测在新生儿缺陷性疾病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进行检查的孕妇143例,入院后初次检测MTHFR基因位点-C677T、A1298C;MTRR基因位点—A66G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未发现风险或低风险组(n=111例)和中、高度风险组(n=32例)。未发现风险或低风险组每天口服400ug叶酸,中、高度风险组每天口服800ug叶酸,连续服用到孕3个月,再次检测Hcy水平。胎儿分娩后比较2组新生儿缺陷性疾病发生率。结果143例孕妇均获得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的检测,MTHFR基因位点-C677T主要集中在CC位点,占72.03%;A1298C主要集中在AA基因位点,占62.23%;MTRR基因位点—A66G则主要集中在AA位点,占60.14%;2组补充叶酸后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度风险组叶酸补充前Hcy水平,高于未发现风险或低风险组(P<0.05);中、高度风险组神经管畸形、四肢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未发现风险或低风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及血清Hcy检测能评估新生儿缺陷疾病发生率,每天口服800ug补充有助于降低出现缺陷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新生儿缺陷性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甲状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预后,因而早期的诊断十分重要;若未得到有效的检验和合理的治疗,任疾病继续发展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早期的诊断和积极治疗十分重要。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是继三大免疫标记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标记免疫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于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敏感性及准确率很高。因此本文旨在讨论及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相关疾病检测中的价值,希望可以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甲状腺相关代谢疾病检验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过程中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合并骨代谢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给予血液透析,研究组患者在参考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治疗,统计对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3+、Ca2+、iPTH水平变化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研究组患者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时联合以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在其总有效率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同时在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患者治疗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使患者减轻病痛,该方式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少,可做推广试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钙磷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钙、磷以及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的视觉模拟评分〈7分48例,占97.96%,显著多于对照组(42例、85.7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影响较小,可降低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皮肤瘙痒感,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联合治疗 钙磷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体内环境对血脂异常的发生起到很大作用,血糖的有效控制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改善。现在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普遍是运用西医治疗法,西药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但患者在服用西药后所出现的乏力、多汗等症状,而中医则能解决这些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效果是可以肯定,但该治疗方案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 标签: 糖尿病 血脂代谢异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MTRR)多态性与育龄女性不良孕产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 2月 -2018年 6月,将 552例正常妊娠女性组成参照组,将 303例具备不良孕产史的女性患者组成研究组,采集获取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的口腔上皮细胞检验样本,运用基因测序技术,实施针对 MTHFR基因和 MTRR基因的多态性检验处理,比较两组的 MTHFR677TT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 MTHFR1298CC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以及 MRTT66GG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结果:研究组的 MTHFR677TT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和 MTHFR1298CC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 MRTT66GG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借由实施 Logistic回归统计学处理,两个基因位点的交互作用检测结果显示,在患者同时存在 MTHFRA1298C基因突变位点和 MTRRA6G基因突变位点条件下,其发生不良孕产事件的临床可能性通常会显著提升。结论: MTHFERC677T位点基因型和 MTHFRA1298C位点基因型与育龄女性不良孕产事件的发生具备相关性。

  • 标签: 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 不良孕产事件 易感性 关系 测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中年人冠心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为心血管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日常门诊患者80例,分为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每组40例,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用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C)、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poA1、ApoB,对两组人群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对两组人群治疗后血脂水平作自身前后对比。结果冠心病组总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冠心病明显有所改善,自身前后对比。结论中年心血管病血脂代谢水平以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降低为主,因此,加强血脂异常的预防保健治疗,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来说,保护人群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中年人 冠心病 血脂 血脂异常
  • 简介:患者男,78岁,已婚,因发现尿糖阳性6个月,腹胀、便秘1个月,双下肢胀痛不适伴乏力、麻木1周入住内分泌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0余年.发病以来睡眠差.查体: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心率90次/min,血压150/80mmHg,肥胖,精神差,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查生化系列,LDL-C3.1mmol/L,血糖8.1mmol/L;余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MRI示L5~S1椎间盘突出,脑内多发缺血梗死灶;颈椎、双膝关节MRI、心电图、双下肢动脉超声均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变异型格林 合并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波改变与代谢性指标(血脂、血糖、尿酸)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8例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血脂、血糖、尿酸的数据资料,其中正常者900例,T波改变者1118例,比较两组代谢性指标相关性。结果两组在血脂、血糖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尿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波改变人群中,甘油三酯升高占30.95%,总胆固醇升高占26.92%,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占3.49%,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占32.47%,血糖升高占19.59%,尿酸升高占16.73%。结论血脂、血糖是T波改变的影响因素之一,早期进行干预避免血脂、血糖的异常对T波改变、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T波改变 代谢性指标 相关性
  • 简介: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3例(MS组)和不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13例(非MS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情况、体质量指数、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钙、氧分压、CRP、ALT、系统并发症、局部并发症、APACHEⅡ评分、CT分级,Ranson评分及重症胰腺炎比例等指标。结果显示,MS组与非MS组的体质量指数[(29.02±4.32)kg/m^2vs.(24.11±4.81)kg/m^2,t=3.354,P〈0.05)];腹痛缓解时间[(6.32±2.55)dvs.(4.51±2.23)d,t=3.433,P〈0.05)];住院时间[(18.73±6.81)dvs.(13.22±5.79)d,t=3.625,P〈0.05)];CRP[(138.35±15.78)mg/Lvs.(97.23±19.89)mg/L,t=3.961,P〈0.05)];ALT[(78.23±35.76)U/Lvs.(57.76±29.12)U/L,t=3.4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与非MS组的氧分压[(76.89±13.56)mmHgvs.(86.98±21.31)mmHg,t=3.565,P〈0.01)];血钙[(2.01±0.19)mmol/Lvs.(2.15±0.21)mmol/L,t=3.3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与非MS组APACHEⅡ评分(22.58%vs.11.74%,χ~2=5.959,P〈0.05),CT分级D、E(22.58%vs.11.27%,χ^2=6.605,P〈0.05);Ranson评分(23.66%vs.11.74%,χ^2=7.074,P〈0.05);重症胰腺炎(22.58%vs.11.74%,χ~2=5.9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与非MS组局部并发症(39.78%vs.16.43%,χ^2=5.915,P〈0.01);系统并发症(30.11%vs.12.68%,χ^2=29.23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胰腺炎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并发症多,在对此类患者的诊治中应密切监护病情进展,加强积极治疗措施。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代谢综合征 临床特点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