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感染性休克即严重感染导致的循环功能衰竭,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是重症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临床上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为特征。在美国,每年有75万人发生严重感染,每年因此需要花费170亿美元。近年来,随着对感染性休克认识的加深,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氧代谢监测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循环功能衰竭 严重感染 重症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管理对体检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进行体检人群中抽取8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3)与并行健康管理干预实验组(n=43),观察两组体检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患者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有效的降低了其发病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健康管理 代谢综合征 体检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标准化路径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并发MS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脑卒中患者50例作者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再次梗死、房室或室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应该积极控制、加强预防,同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意识,防患于未然。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窒息程度对糖代谢的影响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8.9-2019.9,本院收治新生儿窒息 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分析患儿的窒息严重程度、糖代谢水平,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结局。结果:新生儿窒息中轻度窒息的占比高于重度窒息占比( P<0.05)。 轻度窒息新生儿的低血糖率、高血糖率与重度息息新生儿比较有差异(P<0.05)。 护理后,干预组的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小于常规组(P<0.05)。 结论:新生儿窒息会增加患儿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但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儿的糖代谢情况。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糖代谢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低血糖 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遗传代谢病诊断和治疗中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1000例疑似遗传代谢疾病患儿,对其尿液进行去蛋白等处理后,应用GC-MS开展样本有机检测,通过遗传代谢病软件分析获得数据,同时结合基因分析、串联质谱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检测结果开展进一步诊断。结果119例患者确诊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主要为MMA(甲基丙二酸尿症)、PKU(苯丙酮尿症)等。94例继发性代谢障碍或感染,有多项或至少一项指标升高,但未发现显著先天性遗产代谢病指征,进一步开展生化、血液串联质谱等检查,45例继发性肝损伤、26例乳酸尿症、38例二羧酸尿症、20例酮尿症、6例高香草扁桃酸。经特殊饮食和药物治疗后,患儿尿中特异性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或显著下降。结论在遗传性代谢病诊断中GC-MS是一种可靠方法,临床中可依据监测尿中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变化确定治疗方案。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气相色谱质谱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过程中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合并骨代谢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给予血液透析,研究组患者在参考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治疗,统计对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3+、Ca2+、iPTH水平变化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研究组患者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时联合以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在其总有效率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同时在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患者治疗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使患者减轻病痛,该方式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少,可做推广试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MTRR)多态性与育龄女性不良孕产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 2月 -2018年 6月,将 552例正常妊娠女性组成参照组,将 303例具备不良孕产史的女性患者组成研究组,采集获取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的口腔上皮细胞检验样本,运用基因测序技术,实施针对 MTHFR基因和 MTRR基因的多态性检验处理,比较两组的 MTHFR677TT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 MTHFR1298CC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以及 MRTT66GG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结果:研究组的 MTHFR677TT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和 MTHFR1298CC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 MRTT66GG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借由实施 Logistic回归统计学处理,两个基因位点的交互作用检测结果显示,在患者同时存在 MTHFRA1298C基因突变位点和 MTRRA6G基因突变位点条件下,其发生不良孕产事件的临床可能性通常会显著提升。结论: MTHFERC677T位点基因型和 MTHFRA1298C位点基因型与育龄女性不良孕产事件的发生具备相关性。

  • 标签: 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 不良孕产事件 易感性 关系 测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并发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40例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分为二甲双胍组及一般组,各70例,一般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二甲双胍组则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二甲双胍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低于一般组,且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2hPG)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良好,可积极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多态性与育龄女性不良孕产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2月-2018年6月,将552例正常妊娠女性组成参照组,将303例具备不良孕产史的女性患者组成研究组,采集获取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的口腔上皮细胞检验样本,运用基因测序技术,实施针对MTHFR基因和MTRR基因的多态性检验处理,比较两组的MTHFR677TT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MTHFR1298CC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以及MRTT66GG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结果研究组的MTHFR677TT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和MTHFR1298CC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MRTT66GG基因型分布频率指标测算值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借由实施Logistic回归统计学处理,两个基因位点的交互作用检测结果显示,在患者同时存在MTHFRA1298C基因突变位点和MTRRA6G基因突变位点条件下,其发生不良孕产事件的临床可能性通常会显著提升。结论MTHFERC677T位点基因型和MTHFRA1298C位点基因型与育龄女性不良孕产事件的发生具备相关性。

  • 标签: 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 不良孕产事件 易感性 关系 测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当中,强化营养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9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强化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营养指标与钙磷代谢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而言,强化营养护理的应用情况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强化营养护理 营养状况
  • 作者: 刘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  江苏南通  226600)  【摘  要】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黄连不同部位(叶、茎、根、根茎)中生物碱类次生代谢产物(非洲防己碱、药根碱 、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相对含量,揭示药材黄连的主要药用成分在不同部位中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所有年生黄连的所有部位中,均是小檗碱含量最高,且叶、茎、根、根茎中小檗碱含量均呈递增趋势;6种主要生物碱中,除了药根碱,均是在四年生黄连根茎中含量达到最高,药根碱在三年生根中的含量最高;四年生根茎(黄连药用部位)中,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药根碱。此研究对黄连中生物碱类资源的开发和黄连的科学化种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实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2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饮食达标率为82.61%(38/46),对照组的饮食达标率为60.87%(28/46),差别较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皮肤瘙痒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对照组的分布范围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睡眠干扰少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在干预后,实验组的血钙浓度(2.24±0.63),血磷浓度(1.43±0.21),甲状旁腺激素(326.52±87.19)与对照组(2.29±0.26),(1.75±0.18),(582.48±92.37)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减少生物化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皮肤瘙痒症
  • 作者: 罗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安吉县人民医院  浙江湖州  3133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的钙磷代谢与感染情况。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入选我院的8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探讨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明显上升,血磷水平明显下降,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出现1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血钙水平上升幅度低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水平降低效果要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8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及感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钙磷代谢,降低感染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计110例,随机分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n=55)与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实验组(n=55),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腰椎骨密度与股骨颈骨密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LP、TRAP-5b、BGP、s-CTX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疗效理想,且能够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二甲双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