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效果,并分析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计60例,并调用90W左右大功率和(2450±10)MHz的微波频率分别对大小肿瘤开展消融治疗。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以此来分析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以及肿瘤消融后复发或者引发并发症等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后发现,小肿瘤的患者灭活率较高,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而大肿瘤患者的灭活率保持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经过第二次灭活后发现,小肿瘤患者的灭活率为百分之百,而大肿瘤则为百分之八十。通过在院观察发现,有3例患者在做完手术后两到三天内出现胸腔积液问题;同时,对血清、DNA等关键性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可发现,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效果佳,且手术安全、可靠,同时,分析乙肝性病毒患的数量以及病灶附近区域是经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性较高的危险区域。

  • 标签: 肝癌 微波消融 大功率 复发 危险因素
  • 作者: 潘火英潘晓黄菊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碘造影剂是进行X线、CT及MRI等检查中最常用的诊断药物,其有效成分可为致机体过敏,轻者有热感、恶心、呕吐、打喷嚏、哮喘发作、荨麻疹,重者有过敏性休克[1]。碘过敏试验是保证安全和检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步骤,对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检查前应常规做碘过敏试验,是可靠的参考指标[3]。其方法多种,因静脉注射相对皮内试验假阳性率低,临床常采用静脉注射法,而碘过敏试验穿刺成功率低,尤其是小儿及血管细小患者,下面就其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学习新技术,统一静脉输液的标准与流程,从而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水平。方法从病区中以自愿的原则选取六名护士参加活动,通过经验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QCC活动后,护士的穿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规范静脉穿刺标准,提高护士穿刺水平。

  • 标签: 静脉穿刺 标准 成功率
  • 简介:乳头凹陷的产妇常因先天条件不足,思想负担较重,婴儿的无效吸吮等因素乳汁分泌不畅,产妇乳房胀痛,可能会导致乳腺炎,乳头皲裂,给产妇造成痛苦,并影响产后母乳喂养。自2006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乳头保护器让婴儿吸吮40例,通过做乳头伸展及牵拉,同期婴儿直接吸吮凹陷乳头40例,以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乳头凹陷产妇 乳头保护器 母乳喂养成功
  • 简介:目的探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疗效.方法采用JAM-II型多功能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激光物质为GaA1As,激光波长650nm)对22例不同程度的义眼座暴露患者进行激光照射治疗,并将结果与既往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20例义眼座暴露患者比较.结果激光组22例全部愈合(100%);药物及手术组中轻、中、重度的愈合率分别为83.3%,63.6%和0.经采用X2检验之四格表精确检验法处理,2组间轻度患者的愈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45),而2组间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愈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疗效优于药物及手术方法.可用于预防及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

  • 标签: 低功率半导体 激光治疗 羟基磷灰石 药物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成功率的方法 。 方法:将我院 201 8 年 4 月至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抢救期间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死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37.5%及致死率1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缩短急诊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致残率 致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6 年 8月至 2019年 10月 期间 的88例静脉穿刺患儿作为研究受试者,随机分 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 , 对照组实施 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 满意率为 95.45% ,与对照组的 72.72% 比较差异明显 (P<0.05)。 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儿科静脉穿刺, 能够显著提升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增强 患儿的依从性,提升 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细节护理 静脉穿刺 儿科 穿刺成功率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外周浅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如何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多年来一直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改进。现将近年来部分有关如何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和技术改进作一综述。

  • 标签: 浅静脉 穿刺 成功率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馨圈提高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核磁检查的住院患儿50例,均行核馨圈干预,比较实施前后核磁检查成功率及无形成果。结果实施后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圈员凝聚力、质管工具应用、沟通技巧、和谐度、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及责任和荣誉感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馨圈可有效提高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增强圈员自我能力。

  • 标签: 核馨圈 核磁检查 儿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输液 整体护理 穿刺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目的以循证的方法探讨改进静脉穿刺流程对肥胖病人静脉穿刺影响。方法180例病人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改进静脉穿刺流程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以传统静脉穿刺流程进行静脉穿刺,观察2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微痛、无痛占80%,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9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循证护理的理念,将改进静脉穿刺流程的方法应用于肥胖病人的静脉穿刺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和痛感明显减轻。

  • 标签: 循证护理 静脉输液 肥胖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2月至 2019 年 2月期间儿科输液室静脉输液患儿 共 100 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 50 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通过对实验后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儿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增加细节护理能够对静脉穿刺成功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儿科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上肢功率车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上肢功率车训练联合中药内服,疗程8周,比较两者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ADL))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上肢功率车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行性。

  • 标签: 上肢功率车 脑卒中 中药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留睾丸引带对提高儿童隐睾手术成功率的作用。方法:2012-2020年,儿童隐睾手术治疗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经腹股沟横纹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切断睾丸引带;B组:行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切断睾丸引带;C组:行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保留睾丸引带;比较三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与健侧睾丸容积比差异进行比较。结果:C组治疗优良率100.00%,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机撤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进行呼吸机帮助治疗的患者130例,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得到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的撤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成功撤机的有52例,成功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中成功撤机的有46例,成功率为70.8%,可以看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两组的数据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机的撤机成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呼吸机撤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心肺复苏院前抢救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院前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心脏骤停原因、开始复苏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结果47例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8例,失败39例,抢救成功率为17.02%。结论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心脏骤停原因、开始抢救时间以及早期除颤。除此之外,必须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并及时、科学合理的使用复苏类药物,以此提升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早期抢救 早期除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对医院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5月84例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流程抢救组选择常规流程,规范抢救流程组选择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分析成功复苏时间、除颤的平均时间、气管插管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监测水平;抢救成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氧饱和度监测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规范抢救流程组血氧饱和度监测水平优于常规流程抢救组,P<0.05。规范抢救流程组成功复苏时间、除颤的平均时间、气管插管的平均时间短于常规流程抢救组,P<0.05,规范抢救流程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流程抢救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患者实施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 医院抢救成功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