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人际交往社会性发展身心健康
  • 简介:本研究通过角色游戏情境收集3-6儿童同伴互动语料,并从“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年龄、性别三方面对这些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3-6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呈多样性和集中性。(2)3-6儿童两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发展期和发展速度各异。(336儿童在各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数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3-6儿童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的使用上可能受年龄、语用概率和情境等因素的影响;4~6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显著发展期,这可能源于该年龄段儿童间接祈使等语用能力的发展;受文化和道德发展特点的影响,3-6儿童较少对同伴作出积极评价及使用礼貌性言语。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 标签: 3-6岁儿童 同伴互动 支持性言语反馈
  • 简介:目的对合肥市区36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现况进行分析,为制定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与龋齿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市区72所托幼机构的12288名36儿童进行系统的口腔检查,并对龋齿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儿童中乳牙总龋患率为52.4%,6儿童乳牙龋齿率最高为51.8%;儿童龋均为1.38颗,患者龋均为3.75颗;公办园儿童乳牙龋患率高于私办园(x2=15.63,P<0.00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龋齿率升高,预防龋齿,要从婴儿抓起,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从而降低龋齿发病率.

  • 标签: 龋齿 儿童口腔保健 乳牙 牙菌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儿童血钙、铁、锌、铜、镁、铅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880例辖区儿童指血钙、铁、锌、铜、镁、铅含量。结果钙、铁、锌3种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婴儿组缺钙的比例最高。结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要定期对儿童进行微量元素监测,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好早期防治工作。

  • 标签: 散居儿童 微量元素 防治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城市36儿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肥胖的关系,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分别从成都、济南、深圳、沈阳、上海、重庆、郑州、西安、长沙、青岛和海口11个城市中随机抽取3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幼儿园6所,所有在园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以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加2个标准差作为肥胖判断标准。将调查中确诊的单纯肥胖症儿童与同性别、同年龄、同班级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1∶2配对后,对所有肥胖儿童和配对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家长自填问卷调查,回收的完整调查问卷中2218份肥胖问卷和5380份正常体重问卷,分别作为本研究的肥胖组和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出生体重(OR=1.48)、母亲受教育程度低(OR=1.20)、父母超重(OR=1.55、OR=1.81)、每周食用甜饮料≥3次(OR=1.34)、食欲好(OR=4.07)、进食速度快(OR=2.77)、4个月前非纯母乳喂养(OR=1.71)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有45.6%和84.9%的肥胖儿童家长对儿童体型和肥胖对健康危害的认识做出不正确的评价和存在错误认识;分别有53.4%、43.3%和51.2%的肥胖儿童家长有鼓励进食、食物奖励和不限制零食的行为。结论36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育儿观念是儿童肥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肥胖症 儿童 学龄前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本文将从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运动核心经验的国际研究成果出发,在对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内涵界定、价值以及在学前儿童课程应用等基础上,结合我国《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身体素质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讨论未来我国学前教育运动课程发展方向。

  • 标签: 学前儿童 基本运动能力 身体素质
  • 简介:36阶段幼儿处于感性经验敏感期,在此阶段开展混龄写生课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感性思维及造型能力。本次研究紧紧围绕混龄与室内写生两条主线,力求发现这两种因素碰撞下的幼儿绘画学习的新状态。研究采取平行班级同步推进的形式,以课堂实验为载体,采用非参与式课堂观察——课堂内记录、课后统计分析的方法开展实验,预设作业比较、非智力因素观察、有益因素发现三个主题观测面。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有关结论。本研究从混龄状态的新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幼儿写生方面的差异性、可能性、有益性。为进一步思考幼儿美术教育的适宜角度、方向提供了可参考的现实依据。

  • 标签: 3岁-6岁混龄幼儿 室内写生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在幼儿游戏的发展过程中,亲子游戏是幼儿出生以后最早出现的游戏,亲子游戏是一种让幼儿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为幼儿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幼儿重新组合与思考的活动。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海拉尔地区3-6亲子游戏在家庭中的开展现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指导策略,从而提高家长对亲子游戏的认识和指导水平,有利于家长更好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 标签: 亲子游戏 指导策略 幼儿
  • 简介:摘要:近几年中,我国在政策方面不断的完善有关幼儿性别教育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推进先进的性别文化的建设,同时在学前教育阶段下,对3-6幼儿开展性别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认知的约束,当前的幼儿性别教育在思想和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并且幼儿家长参与性不足,缺乏性别教育的科学教法,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了幼儿性别观念和意识的形成。

  • 标签: 3-6岁幼儿 性别教育 性别意识
  • 简介:摘要:《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说明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对语言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高涨,是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儿歌作为早期文学语言的一种特别的经验储备,以口语的形式进行传递信息,语言浅显易懂、篇幅短小、便于识记,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探索儿歌的的学习兴趣培养有效实施路径和策略,对于语言经验拓展、词汇量丰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快速提升有重要意义,为后期语言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因此本文笔者从如何培养幼儿对于儿歌的学习兴趣入手,浅析语言学习兴趣培养实施路径与策略。

  • 标签: 早期文学语言 口头语 儿歌 学习兴趣 实施路径 策略
  • 简介:<正>一、3~6幼儿必需的营养素1.营养素营养素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吸取营养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与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生命过程。营养素是食物中含有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有效成分,即对机体具有生理功效,为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2.能量能量不是营养素,而是由食物中几种产能的营养素,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身体内经

  • 标签: 平衡膳食 生理功效 生命过程 营养物质 谷类食物 酸性食物
  • 简介:求助是个体在现实社会情境下解决困境的一种策略。由于年龄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的不足,在幼儿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幼儿会遇到来自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困境。寻求帮助是他们解决困境的常用方式之一。研究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36幼儿人际互动中求助行为的功能。

  • 标签: 困境 策略 幼儿求助行为 功能
  • 简介:本文主要考察3-6世纪新疆地区石窟壁画中佛教造像背光情况。通过对以克孜尔石窟为主的造像背光形制与题材的分析,探析早期新疆地区石窟壁画中佛教造像背光的图像来源,以及与佛经的关系,得出早期新疆地区佛像背光形制简单,内容单调,缺少变化。佛像背光中的化佛,应来源于古印度贵霜时期犍陀罗地区的佛放光明幻现化佛的浮雕图像。此外,佛像背光中的题材与当时汉译经典可相互印证。

  • 标签: 新疆地区 克孜尔 背光 化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项多中心研究,在全国多个地区招募参考个体,建立中国3 d至6儿童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全国11个省市的18家医院中招募3 d至6表观健康儿童和无特定疾病儿童3 353例,分为3~28 d、29 d~1、1~3、4~64个年龄组,收集其血清,使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诺尔曼NRM411-S7化学发光分析仪对其PCT进行测定,并采集末梢全血,使用诺尔曼NRM411-S7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末梢血PCT,剔除离群值后通过Ma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性别、年龄和标本类型间差异,不同的分组分别取右侧单侧95%可信区间作为其生物参考区间。结果参考人群的外周血PCT水平未检出性别差异,各年龄段的末梢全血与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8 d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罗氏系统血清PCT 参考区间为:3~28 d,<0.23 μg/L,29 d~6,<0.11 μg/L。诺尔曼系统血清PCT 参考区间为:3~28 d,<0.21 μg/L;29 d~1,<0.09 μg/L;1~6,<0.10 μg/L;末梢全血PCT 参考区间为:3~28 d,<0.26 μg/L;29 d~6,<0.15 μg/L。结论末梢全血PCT水平分布,静脉血清和末梢全血间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尤其是28 d以下组,与其他年龄组之间的PCT水平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故需分别建立其生物参考区间;另外考虑到儿童是高度异质性的群体,不同实验室引用该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

  • 标签: 参考值 降钙素原 儿童 血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龋齿是儿童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因其进行性、破坏性损害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已被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需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为了解本辖区内36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并进一步做好防护工作,我科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2347名在园儿童乳牙龋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龋齿 调查3~6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佛山市禅城区3~6儿童患龋状况。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禅城区四所幼儿园2550名儿童,检查其口腔内患龋情况。结果佛山市禅城区3~6儿童乳牙患龋率为43.88%,男孩患龋率为44.91%,女孩患龋率为42.71%,龋均0.90,龋充填构成比为15.70%。结论佛山市禅城区城市户籍3~6儿童患龋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患龋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龋均和龋充构成比增加,应加大宣传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减低儿童患龋率、龋均,提高龋充填构成比。

  • 标签: 儿童 患龋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3儿童肠套叠病因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12月-2010年12月15年间收住院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456例,其中年龄≥3儿童71例(占16%),男女比例2.61,术中发现有器质性病变者15例,(占21%)。器质性病因主要包括肠肿瘤,息肉,憩室,囊肿,肠重复畸形等。结论年龄≥3儿童肠套叠缺乏婴幼儿肠套叠典型的临床表现,病因多涉及腹腔内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肿瘤,建议3以上儿童肠套叠多采取手术的方法,以便及时针对病因的治疗。

  • 标签: 肠套叠/儿童 病因/手术
  • 简介:[摘要]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音乐教学的一项伟大的贡献 。奥尔夫在谈到他主张的音乐教育方式时曾说过:“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里的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 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在奥尔夫课堂上的语言,更多的是教学载体,借助于语言的艺术让幼儿感受音乐综合元素,进一步熟悉了解本土,民族文化。然而奥尔夫音乐教学起初重要的教学便是从节奏入手,利用语言促进节奏的教学不仅给幼儿带来了乐趣,还提高了创造性思维。那么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发展的可能性,也会给奥尔夫音乐课堂打开一个全新的思路与领域。

  • 标签: []语言 奥尔夫音乐 节奏 幼儿 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辖区内0-6儿童进行体检调查,分析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以其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方法诊断按照卫生部下达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采用WT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检测。结果农村的发生率(15.8%)远高于城镇儿童(11.4%),3以下儿童(19.6%)高于3-6年龄组(10.6%)。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等有关,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添加辅食,改善生活习惯等。

  • 标签: 儿童 贫血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