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3月,应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的邀请,我随司法部社区矫正工作考察团赴澳大利亚,了解了这个国家的对轻罪犯人实施的社区矫正制度。一、澳大利亚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框架澳大利亚社区矫正制度是依据其国家的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各州制定的相关法律建立并实施的。社区矫正的对象、种类、适用以及适应新

  • 标签: 澳大利亚社区 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
  • 简介:目前,在社区矫正实践中会出现社区服刑人员不服从管理,脱管、漏管,违反禁止令或监督管理规定,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在实施违法犯罪后被收监时脱逃甚至反抗的情况。由于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缺少相应的强制权力,导致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损害。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各地在实践中抽调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社区矫正的权威性强制性;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在立法过程中推动建立社区矫正警察队伍,但面临的理论争议较大,立法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和困境,本文提出建立社区矫正强制措施的建议,以期对社区矫正的完善有所裨益。

  • 标签: 社区矫正工作 立法过程 强制措施 违法犯罪行为 社区服刑人员 监督管理
  • 简介: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管制、缓刑和假释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制度首次被写入刑法。这既是对从2003年以来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为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即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 标签: 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司法改革
  • 简介:【摘要】“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是社区矫正的“三大任务”。每项任务均可分解、细化为更具体的任务。“三大任务”在整个社区矫正中的地位有所不同,并且互相渗透、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关键词】社区矫正任务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明确社区矫正的各项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项任务分解、细化,对于社区矫正工作者开展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分析社区矫正的任务体系,对于社区矫正的理论架构和学科建设来说也具有基础性价值。一、“三大任务”的依据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我国社区矫正的任务明确规定为: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 标签: 三大任务 矫正三大 社区矫正
  • 简介:香港青少年罪犯矫正工作拥有完备的立法和组织体系,强调"社区为本"理念,重视职业培训和心理辅导,善后辅导卓有成效,管教活动灵活多样.这些特点和经验均值得内地借鉴.

  • 标签: 香港 青少年罪犯 矫正制度 职业培训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反馈与矫正的基本原则进行简要阐述。反馈渠道与途径常规教学过程的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考试、评价就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矫正类型与方法要使教学矫正效果好,必须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经过实践总结,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矫正类型与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雷锋以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感召人民,矫正时弊,引领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承认利益主体捍卫自己权利的正当性,也主张尽己所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在价值多元化时代,雷锋更应成为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

  • 标签: 雷锋精神时弊市场经济个人利益主流价值核心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区矫正中的危险管理,就是根据犯罪人的危险程度分配矫正资源。在社区矫正的管理中。为了有效地控制危险,应当根据犯罪人的不同危险程度,有针对性地、合理地配置矫正资源。

  • 标签: 社区矫正 危险管理 理论
  • 简介:国内学界对社区矫正的关注随实践的深入而日益增多,及时有效地梳理研究成果,有助于社区矫正研究理论与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在对青少年社区矫正进行内涵挖掘并全面总结这一研究主题的历史沿承、特点、局限性、科学性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社区矫正 青少年 文献综述
  • 简介:本文亦即围绕社区矫正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刑罚理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政策、政府组织模式及社会经济基础中的社区建设展开,  (三)政府组织模式对社区矫正的制约,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对社区矫正的制约

  • 标签: 制约因素 因素分析 矫正制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形态的矫正方法。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上海玫瑰医疗美容医院对4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矫正,其中男11例,女36例,年龄18~43岁,平均23岁。术中保留L形支架后切取鼻中隔软骨,先通过对偏曲对侧的鼻中隔软骨进行划痕及软骨移植等措施,对鼻中隔背侧偏曲进行应力性和容积性矫正,再根据鼻中隔尾侧不同偏曲情况进行矫正。(1)Ⅰ类:前鼻嵴居中,鼻中隔后角连接在前鼻嵴上,鼻中隔尾侧向一侧弧形弯曲时,于弯曲软骨凹面作划痕,一侧放置软骨板条,形成单侧夹板矫正弯曲。(2)Ⅱ类:前鼻嵴居中,鼻中隔后角连接在前鼻嵴上,鼻中隔自后角向前角方向呈直线倾斜偏曲时,于尾侧偏曲方向的对侧将移植物自前鼻嵴向前放置,保证前角位置居中,作容积性矫正。(3)Ⅲ类:前鼻嵴居中,鼻中隔后角自前鼻嵴脱出并偏向一侧,鼻中隔尾侧直线偏曲或弧形弯曲时,将后角自错位点剥离并复位于前鼻嵴上,尾侧过长时予适当切除,根据尾侧的软骨强度及偏曲倾向行软骨加强移植。(4)Ⅳ类:前鼻嵴本身位置偏向一侧,鼻中隔后角连接于错位的前鼻嵴上时,保留约2 mm的软骨于前鼻嵴上方后,从前鼻嵴前方离断尾端并向中线复位,移位距离较大时在断端错位间隙内填充小软骨。如原前鼻嵴过于突出可予以凿除。根据尾侧端强度及偏曲倾向作软骨加强移植。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本组47例,Ⅰ类8例,Ⅱ类13例,Ⅲ类5例,Ⅳ类21例。平均随访1年3个月,1例Ⅱ类、2例Ⅳ类患者在术后1~3个月内出现偏曲的复发,于术后半年进行二次调整后基本达到满意;1例Ⅲ类患者术后一侧鼻腔通气不畅,检查为该侧下鼻甲肥大,后行下鼻甲肥大矫正术后缓解;余4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鼻背与鼻尖及鼻小柱基本居中,鼻孔双侧基本对称,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将鼻中隔L形支架背侧和尾侧按不同偏曲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可有效治疗因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形态畸形。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治疗 鼻中隔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社区矫正这种新的行刑方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加以探讨。

  • 标签: 社区矫正 问题 解决途径
  • 简介:<正>德国刑法上的“保安处分”制度,更为确切完整的提法应该是“矫正保安措施“(MaBregelnderBesserungundSicherung),因为这种措施旨在预防行为人继续实施危险行为和妨碍公众安全。矫正保安措施不汉存在于联邦德国,在奥地利和瑞士等国的刑法上也有。

  • 标签: 保安措施 德国刑法 保安性 刑罚 刑法典 行为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