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智力活动的动力之一。在审美活动中,美的事物的生动与奇妙,富有情趣和灵性,以及它带给人的惊奇与激动,都可以激发人的智力情绪和求知欲,唤起人们追求和探索的热情,成为智慧活动的趋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自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一、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一)教师导读,学生感悟。赞可夫有句名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

  • 标签: “情” 人的本质力量 智力活动 审美活动 语文教学 自主能力
  • 简介:愉快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能“乐学”,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寓教于乐,使儿童的求知欲永远保持旺盛。而要让学生“乐学”,其关键又在于教师能否做到“乐”。那么,怎样使教师从“苦”的死胡同里走出来,向“乐救”的自曲王国迈进呢?我认为,校长应该从这几方面工作做起。一、激励教师具有心系教育、情系教育的情感。党的十四大报告极其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愉快教育 学生 教师 乐教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教育改革
  • 简介:作为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想孩子所想,思孩子所思,关注每一个细节中蕴舍的教育真谛,并及时进行循循善诱、悉心教导,那么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就会得以挖掘。

  • 标签: 因材施教 时机教育 沟通 心里共鸣 宽容
  • 简介:本文以目前英语教学中最热门的听说法/交际法(包括视听法、情景教学法、功能教学法)为例进行了英语教学法的分析研究。作者指出任何一种英语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都有其利与弊。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环境等客观情况,综合各种教学法中的流派,扬长避短,灵活实施,做到:无定法、要得法。教学必须要遵循教学规律,要从教条主义的理论束缚中解脱出来,创造和发展具有教师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听说法/交际法 利与弊 交流 流畅 精确 教无定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论犹太人问题》在政治国家确立、市民社会解放的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宗教问题。与基督超越尘世的性质一致,政治国家超越于市民社会之上,实现了作为抽象的普遍性的基督精神,并使现实的个人提升为抽象的类存在即公民。马克思认为,与此相反,自私自利的犹太精神在失去了普遍性的市民社会中得到实现,而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并沦为缺陷定在的私人则成为犹太人。市民社会作为犹太精神的实现,只有在基督世界,即实现了基督的政治国家中才能得到实现,因为基督、政治国家的实质是抽象的普遍性即二重性:普遍性从现实中分离出来并成为抽象,使现实变成缺乏自身普遍性的缺陷定在,同时作为一种现存的东西与缺陷性定在相并列,在现实生活和个体身上完成二重性。扬弃宗教的根本,是扬弃二重性。

  • 标签: 宗教批判 二重性 抽象的普遍性 缺陷性定在
  • 简介:世界上犹太人的数量大约有一千六百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0.3%,但白诺贝尔奖设立以来,22%的得奖人都是犹太人,这个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

  • 标签: 家庭教育 富豪 孩子 诺贝尔奖 犹太人 总人口
  • 简介:古人说:“下君之策尽自之力,中君之策尽人之力,上君之策尽人之智。”一个人能竭尽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项事业,这是难能可贵的,亦必须要那样去奋斗。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又不肯付出自己的力量去实施自己的计划,这个人很难事业有成。但是,广个人或一个团体,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

  • 标签: 商业智慧 犹太人 社会科学技术 个人 事业 奋斗
  • 简介: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需要充分、全方位的全球影响力支撑。犹太人的全球影响力在世界各民族中独领风骚,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各个领域都作出重要贡献,足资借鉴。犹太人获得23%诺贝尔奖、23.7%京都奖、33-3%沃夫奖;20世纪百强心理学家,犹太人占据39席;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中,精神分析、格式塔、人本主义皆由犹太心理学家开创,犹太心理学家在几乎所有心理学基础与应用领域中都能领衔。在四千年反犹风潮中,犹太人“分别为圣”的选民身份认同、自小训练的探究意识与独立思考精神、基于会堂的家庭一社区成长支持系统、跨越时空的全球经济掌控规划是其多方出类拔萃的四大主要原因。中华民族21世纪要充分融于世界,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必须在大国博弈过程中向犹太人学习。

  • 标签: 犹太人 出类拔萃 诺贝尔奖 全球影响力 独立思考 家庭—社区成长支持系统
  • 简介:小说《傻瓜吉姆佩尔》的作者辛格通过吉姆佩尔对上帝的信守和对犹太伦理诫命的躬行履践,以吉姆佩尔苦涩的生命旅程,阐释了犹太的精髓,并企冀以这一人物形象为典型,唤起犹太人日益淡薄的民族宗教信仰和传统道德操守,从而求得犹太民族精神的复兴,对解决多元化的诸般社会问题也具有深刻启示。

  • 标签: 《傻瓜吉姆佩尔》 辛格 犹太教 宗教伦理 传统道德 犹太性
  • 简介:作为欧洲电影大国,波兰有着悠久的电影史传统。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波兰的电影又与宗教、政治、社会现实结合得极为紧密。其中,波兰人与犹太人的关系特别是发生在波兰这片土地上的大屠杀无疑成为最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波兰电影中逐渐出现了一批表现此一题材的影片。本文试图分析这一曾是最艰涩难言的题材在当下表达的叙事内涵以及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的意义生产,并从历史、政治、宗教等角度寻根溯源,探讨其中蕴含的对波兰民族历史、国家政治、个体道德、身份认同的敏感度、焦虑感及反思性,而这正与波兰电影长期孕育的民族精神气质一脉相承。

  • 标签: 波兰电影 犹太 文化焦虑 政治反思
  • 简介:2015年是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全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70年前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种族清洗的大屠杀,从1933年到1945年,整个犹太民族设法逃离德国。一些人逃到南北美洲、英国或美国。

  • 标签: 犹太人 二战期间 人民 奥斯维辛集中营 友谊 中国
  • 简介:摘要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二战后,犹太裔的美国作家更是异军突起,佳作不断。在这些作品中,“个人成长”与“精神顿悟”是被反复书写的主题,本文就将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和《雨王汉德森》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解读犹太作家对于民族发展与未来的哲学思考。

  • 标签: 犹太文学 成长 顿悟
  • 简介:出身犹太世家,谙熟犹太文化,懂得犹太思维,这都使得索尔·贝娄能从古老的犹太文化和历史中汲取大量而又丰富多彩的创作财富,使得犹太文化要素在其笔下以文学方式得以消解和运用。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生活在美国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们都在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在物质充裕的城市中努力实现着超越。贝娄的作品就是犹太经验和美国经验的冲撞和整合,而他本人就是一个美国作家和一个犹太人。

  • 标签: 犹太世家 犹太文化 犹太原型 犹太知识分子
  • 简介:从1933年到1941年,大批从希特勒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人远渡重洋来到上海,总人数几乎达到3万。除了其中有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2.5万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避居地,仅后一个数字就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接纳的犹太难民的总和。

  • 标签: 上海 难民 温暖 太平洋战争 澳大利亚 犹太人
  • 简介:本文围绕耶稣在犹太传统中的身份与在帝国文化中的位置这一罗马统治者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认为耶稣与圣殿里的祭司长等人的高层宗教领袖的)中突,以及与以会堂为活动中心的法利赛人、文士的底层冲突,是其受难的社会根源。

  • 标签: 耶稣 撒都该人 法利赛人 文士
  • 简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因中东铁路的建设和日俄战争的爆发,大批俄国犹太技术工人和难民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迁移,随着人数日益增多,哈尔滨犹太人逐步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并组建多个锡安主义政治团体.本文主要阐述哈尔滨犹太社区三大锡安主义社团及其所开展的活动,并对社团特点及其影响作出客观评价.

  • 标签: 哈尔滨 犹太人 锡安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