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旋覆赭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作为实验样本(2019年9月~2020年9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46例,西药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使用旋覆赭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症状缓解率及胃镜检查缓解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旋覆赭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可以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旋覆代赭汤 丹参饮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 老年患者由于多种疾病的存在和老年本身的生理和代谢变化,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多药联用可能引发药动力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疗效的降低。本论文综述了老年患者多药联用的药动力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药联用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和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将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干燥法应用在足月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需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足月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7例,提供常规脐部护理)与实验组(47例,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脐带脱落时间。结果(1)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4.26%,而对照组有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17.02%,P<0.05;(2)实验组的脐带脱落时间(6.51±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10.72±2.17)d,P<0.05。结论对足月新生儿应用自然干燥法进行脐部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与脐带脱落时间,所以应当推广此方法。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脐部护理 自然干燥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85例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无新生儿败血症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发生危险因素。结果85例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9.59%、革兰阳性菌占20.4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粪污染、GBS培养阳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妊娠期糖尿病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胎粪污染、GBS培养阳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妊娠期糖尿病为足月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方法:样本选择范围在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共计4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将两组样本陪护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退热时间、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样本陪护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更高,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观察组样本退热时间、复发率更优,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实施的临床可行性更高,可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缩短退热时间,降低复发率,具备积极关键的作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新生儿肺炎 临床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置管成功率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37例。其中6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温度的生理盐水),另外69例作为实验组(使用38℃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之间的置管成功率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实践中了解到,采用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的成功率高达95.65%,而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8.24%,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应用之后,实验组的新生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仅为7.25%,而对照组新生儿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5%,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应用的成功率较高且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38℃生理盐水 新生儿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新生儿人数为3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新生儿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新生儿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安全性,并使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大大缩减,为患儿的早日出院起到了良好的帮助作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在 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盐酸氨溴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新生儿肺炎患儿 84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 实施盐酸氨溴索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 42 例。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 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2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分娩的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HIE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母妊高征、母ICP、脐带绕颈、孕周及Apgar1分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母ICP等因素均可引发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对妊娠期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做好生产时期监护,预防早产,降低HIE发生率。

  • 标签: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胎盘早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噬血细胞综合征同基因遗传表现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儿血液样本实施基因测序,并且对最终结果展开突变位点分析,就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1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7例,总突变为11个。其中1例患儿突变数≥3个;未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5例。对于表现出基因突变的7例患儿,均属于杂合突变类型,未表现出纯合突变的现象。其中表现出错义突变的患儿2例,表现出移码突变的患儿1例。4例患儿表现出子突变的现象。其中以UNC13D突变例数最为显著,共包括4个,并且主要呈现出内含子剪切位点突变的现象。此外,呈现出移码突变以及错义突变的现象。对于7例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以及5例未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对应的中位年龄分别为(2.10±0.25)岁以及(2.18±0.33)岁,两组在中位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噬血细胞综合征新生儿,诸多表现出UNC13D突变的现象,基因遗传突变同患儿的年龄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 标签: 新生儿噬血细胞综合征 基因遗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黄疸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黄疸新生儿78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黄疸消退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0.26%低,P<0.05。针对住院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研究组分别是(6.25±1.18)d、(5.19±1.05)d,比对照组(8.24±1.37)d、(7.38±1.42)d短,P<0.05。结论:于新生儿黄疸中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利于黄疸的消退,住院时间的缩短,及不良事件的预防。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不良事件 精细化护理干预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肠内喂养误吸选择预见性护理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2022年2月-2023年2月,抽取100例需要实施肠内营养新生儿,通过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50例,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新生儿分别实施护理后,误吸率以6%和22%呈现,并发症发生率以4%和20%呈现,对比组间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肠内喂养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能够将误吸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 肠内喂养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利用PBL教学带教模式的主要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新生儿儿科护理实习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主要实行PBL教学带教模式,常规组则使用相对传统的护理方式,之后对两组实习生的护理带教效果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考核成绩要明显较高。结论:PBL教学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可有效培养实习生的自学能力与评判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带教 PBL教学带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