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的NS5蛋白主要起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潜在的抗病毒前体药物。方法以可溶性重组DENV-2 NS5蛋白为靶点,从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高特异性寡肽(oligopeptide,OP),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OP与RdRp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感染DENV-2的C6/36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OP中,并通过RT-qPCR检测病毒滴度,以此来评估OP的抗DENV-2作用。同时,将C6/36细胞暴露在较高浓度的OP中进行培养,并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以评估OP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分子对接发现,OP可特异性结合于DENV NS5蛋白的RdRp结构域。在体外实验中发现,OP可以抑制DENV复制,且在细胞实验中未表现出细胞毒性。此外,基于RdRp结构域在单股正义链RNA(+ssRNA)病毒中的高度保守性,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发现,OP可能同样结合于多种+ssRNA病毒的RdRp活性空腔。结论OP可能具有广谱的+ssRNA病毒RdRp抑制能力,是一个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前体药物。

  • 标签: 登革病毒 RNA聚合酶 寡肽 分子对接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 要:今后,装配式建筑将是大多数建设项目的推荐方案。在政策导向和建筑结构信息化的趋势下,装配式零部件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本文根据建筑监理行业特点,找出建筑施工的装配流程和特点,分析建筑监理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为建筑监理行业单位业务发展提供业务技能,业务组织、监督、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方面的调整可供参考,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建设项目的要求,并拓展自身组织构架。

  • 标签: 装配体建筑 工程监理 建筑工程 企业发展
  • 简介:摘要:不对称草酰胺桥联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是无机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源于草酰胺氮上双取代的配体具有功能广泛的多齿桥联结构,易于发生顺-反构型的转换,同时还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通过改变N-取代基的类型,合成结构新颖的桥联配体,以此来合成多核金属配合物。

  • 标签: 草酰胺 配体 配合物 药理活性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下,工程监理备受人们关注。建设方委托具备有关资质的监理单位管理工程项目,监理单位代表了建设方监督施工方的建设行为,就是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监理属于一项专业化管理服务活动,监理单位还需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其监理范围和双方责权,进行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近些年,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建筑工程建设方面应用广泛。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提升,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工程监理应用作用,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 标签: 工程监理 装配体建筑 作用
  • 简介:摘要:盾构机作为集机、电、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的隧道掘进工程机械,盾构机的管片拼装机按结构形式区分,一般分为环式与中心回转式两种。因管片拼装机为旋转机构,其中现有的环式管片拼装机中部为独立的液压系统,环式管片拼装机上的油箱是为该液压系统抓紧、平移、摆动提供动力源的核心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端。本文针对环式管片拼装机油箱装配体暴露的缺点进行了优化升级改造,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环式管片拼装机 管片拼装机油箱 装配体 改造
  • 简介:摘要:员工薪酬由岗位工资、津补贴及绩效工资构成。岗位工资体现岗位价值,绩效工资体现企业效益与个人业绩联动的激励。传统的薪酬分配由于岗位不明确、考核指标量化不够、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定性评价过多等因素,导致薪酬分配不合理,无法有效起到激励约束作用。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吉林白山销售分公司近年来薪酬分配经验,试分析如何构建岗位评价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薪酬分配体系。

  • 标签: 绩效考核 薪酬分配体系 岗位评价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泡沫性,发现聚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参与的复配体系泡沫性比较差。在体积1:1的时候,烷基糖苷、脂肪醇聚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6h和8h的的稳泡性比较高。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配体系中,如果体积比为1:1,在2~8h范围内复配体系具有较高的稳泡性。由此可以确定,虽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糖苷具有良好泡沫性能,但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起泡性和稳泡性。

  • 标签: 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复配体系 泡沫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三甲传染病医院薪酬分配体系的现状,为建设具有导向价值的薪酬体系提供科学客观依据。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三甲传染病医院的薪酬分配基本数据,应用统计描述法对问卷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医院现有薪酬体系尚未与医院发展战略实现有效结合,与外部环境有所脱节,现行薪酬体系不具备科学性与公平性,不同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不明显,无法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结论 现行薪酬体系应与医院的发展战略相匹配,并推动医院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三甲传染医院 薪酬分配 现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RLs)对肢端肥大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或单纯使用SRLs治疗3个月的10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OC)、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及Ⅰ型胶原C端肽降解产物(CTX)的变化。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根据用药后GH下降程度,进一步将药物组患者分为药物敏感组和药物不敏感组。结果药物组治疗后平均动态GH、IGF-1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CTX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25(0.67,1.40)ng/mL对1.34(0.57,1.68)ng/mL, P<0.05]。手术组治疗后平均动态GH、IGF-1指数、OC、N-MID、P1NP及CTX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1)。手术组治疗前后GH差值(ΔGH)与N-MID差值(ΔN-MID)呈正相关(r=0.454, P=0.026),IGF-1差值(ΔIGF-1)与CTX差值(ΔCTX)呈正相关(r=0.339, P=0.036)。治疗后,药物组平均动态GH、IGF-1指数、CTX、P1NP、N-MID均显著高于手术组(均P<0.001)。药物敏感组CTX、N-MID在治疗后降幅显著高于药物不敏感组(35.3%对7.2%, P<0.001;24.1%对11.8%, P<0.05),且ΔGH与ΔCTX呈正相关(r=0.328, P=0.004)。结论SRLs治疗肢端肥大症可以降低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N-MID及骨吸收标志物CTX,从而改善其骨代谢高转换状态,该作用与降低GH和IGF-1水平有关。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生长抑素受体配体 肢端肥大症骨病 骨代谢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一种以肺实质重塑和胶原沉积为特征的不可逆性间质性肺病。近年来,不明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CXC趋化因子配体12 (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 CXCL12)/CXC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CXCR) 4/CXCR7信号轴在肺纤维化疾病中起关键调控作用,可募集循环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向受损肺组织的迁移,介导内皮细胞的迁移,以及调控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影响肺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本文就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在肺纤维化中的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肺纤维化 CXC趋化因子配体12 (CXCL12) 受体 抑制剂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一种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具有脂质双层膜的微小囊泡,可以直接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和功能状态,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通讯,其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在这些检测方法中,适配体传感器技术以其价廉易用、响应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帮助肿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获得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并为愈后效果的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常见的适配体传感器有荧光、电化学、比色法、光致发光、横向流动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传感器,不同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征,文章对几种常见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肿瘤外泌体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外泌体 适配体 肿瘤生物标志物 癌症早期检测 适配体传感器
  • 简介:摘要:肝癌是最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往往已属中晚期。肝癌患 者的 5 年生存率小于 20%,实现早期诊断是降低肝癌死亡率最有效的途径;传统的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和超声成像分析敏感性、特异性不足,难以实现早期诊断。甲胎蛋白异质体-3(alpha-fetoprotein variant-3)仅来源于癌变干细胞,可作为肝癌早期筛查肿瘤标记物。核酸适配体是能够通过分子内折叠形成特定的三维结构从而与靶分子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单链 DNA 或 RNA。核酸适配体与靶分子结合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生物医学、新药研发、靶向治疗和疾病检测等方面具有巨大潜能和优越性。

  • 标签: 甲胎蛋白异质体 核酸适配体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曲肽敏感试验预测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omatostatin receptor ligands, SRLs)治疗活动性肢端肥大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20年间76例未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活动性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皮下注射短效奥曲肽100 μg,分别在0、2、4、6和8 h采血测定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SRLs治疗至少3个月。SRLs治疗有效的标准为:治疗后血清随机GH<1 μg/L或GH较基线值下降>80%定义为GH有效;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1.3倍参考范围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ULN)或IGF-Ⅰ较基线值下降>50%定义为IGF-Ⅰ有效;同时满足GH和IGF-Ⅰ有效的标准定义为GH和IGF-Ⅰ均有效。结果奥曲肽敏感试验中基线GH为15.00(6.38,34.20)μg/L,血清GH达到谷值的时间为(3.65±1.65)h,GH谷值为1.47(0.50,4.19)μg/L,GH抑制率为89.12%(72.71%,95.09%)。奥曲肽敏感试验中GH抑制率为89.32%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74,预测GH有效的敏感度为81.80%,特异度为66.00%;GH抑制率为93.14%时,AUC为0.64,预测IGF-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0%、75.60%;GH抑制率为90.71%时,AUC为0.78,预测GH和IGF-Ⅰ同时有效的敏感度为83.30%,特异度为70.00%。GH/IGF-Ⅰ有效组较GH/IGF-Ⅰ无效组奥曲肽敏感试验中GH谷值更低、GH抑制率更高、IGF-Ⅰ下降率更高、治疗后IGF-Ⅰ/ULN比值更低(P<0.05)。结论奥曲肽敏感试验中GH抑制率可以用来预测SRLs治疗垂体GH腺瘤的疗效,诊断界值为90.71%时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

  • 标签: 奥曲肽敏感试验 长效生长抑素受体配体 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抑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制备表达人CD137L蛋白的5型重组腺病毒(Ad5-CD137L),并初步研究其在小鼠中的抗肿瘤免疫效果。方法将密码子优化CD137L蛋白的表达基因插入pDC316穿梭质粒,并与pBH-GloxΔE1,3Cre腺病毒骨架质粒,共同转染HEK293细胞,构建Ad5-CD137L种子。扩增并纯化后,对所得Ad5-CD137L重组腺病毒的插入目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鉴定。检测Ad5-CD137L在C57BL/6小鼠体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抗肿瘤免疫水平。结果成功地构建了Ad5-CD137L,PCR和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目的基因与构建理论值相符。免疫荧光法鉴定Ad5-CD137L能在HEK293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经Western印迹法鉴定该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000,与理论值相符。与空腺病毒相比,Ad5-CD137L能显著诱导小鼠特异性IFN-γ(t=6.315,P=0.003),抗肿瘤免疫效果更显著(t21 d=8.275,t29 d=4.492;t39 d=5.101,P均<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Ad5-CD137L,该重组病毒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原性和抗肿瘤免疫效果。

  • 标签: 4-1BB配体 重组腺病毒 抗肿瘤免疫 蛋白表达 免疫原性 细胞特异性
  • 简介:摘要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PD-L1)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抑制密切相关,介导肿瘤浸润T细胞的活化与凋亡。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关键步骤,多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其可直接或间接参与调控PD-L1的表达水平,达到增强或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果,为了解肿瘤免疫逃逸和对临床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就组蛋白甲基化对PD-L1调控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组蛋白甲基化酶以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对PD-L1表达调控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组蛋白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酶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 简介:摘要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与其配体(PD-L1)特异性结合后,具有共抑制/共刺激的免疫调控作用,可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参与肿瘤免疫、自身免疫及免疫耐受等。本文综述PD-1/PD-L1信号通路的组成结构、调控机制,以助于理解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合并恶性肿瘤的免疫机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诊断策略。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肌炎 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在人静脉畸形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沉默SDC1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静脉畸形病理标本取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病变组织(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1~57岁,中位年龄7岁);HUVECs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TCC)。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静脉畸形组织中SDC1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HUVECs细胞学实验均分为2组进行,分别转染SDC1的小干扰RNA(siRNA)(si-SDC1组)和对照siRNA(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验证所合成siRNA对SDC1表达的沉默效果并用于后续实验。分别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血管生成实验检测HUVECs的迁移、侵袭、血管生成能力。结果(1)20例静脉畸形组织中,13例(65.0%)SDC1呈阳性表达,且主要表达于静脉内皮细胞胞质。(2)与对照组HUVECs相比,si-SDC1组HUVECs的SD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说明所合成针对SDC1的siRNA可以沉默SDC1的表达。(3)与对照组相比,si-SDC1组HUVECs的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均增强(P<0.05)。结论SDC1在静脉畸形组织中多呈阳性表达,沉默SDC1表达后,HUVECs的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增强。

  • 标签: 血管畸形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迁移 侵袭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是HCC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广泛应用于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观察。本研究采用适配体而不是抗体作为AFP-L3 的特异性识别受体,将AFP-L3特异性的ssDNA适配体接枝到磁性纳米颗粒(Fe3O4@SiO2),并对所得到的适配体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Ap-MNPs)进行了充分的表征和测试。溶液中的Ap-MNPs对外磁场的响应较快,并可在几分钟内完全分离。结果表明,Ap-MNPs对靶AFP-L3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AFP-L3的回收率(87.0%)远高于竞争蛋白IgG(38.9%)、HSA(18.5%)和FIB(11. 4%)。基于Ap-mnp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血清中AF蛋白无标记检测方法。本研究表明,适配体是识别和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理想工具,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磁性纳米颗粒 适配体 甲胎蛋白异质体异质体 生物标志物 无标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