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杜甫一生都在游历,其游历由十个阶段组成.在喜好创作大篇这一点上,元白受到过杜甫的影响.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直接的证据说明他喜好佛教的净土宗.元稹好佛表现在五个方面,多涉及佛教的诗作,多涉及佛教的和作,有直接论述佛教的文章,好佛是其终生的宗教倾向,其诗之意境是道佛兼容的综合意境.元白的宗教倾向均不单一,他们佛道兼好.白居易的宗教倾向是道多于佛,元稹的宗教倾向是佛多于道.杜甫的长篇游历诗是刻意而为的创作,元白诗歌中的大篇也是刻意而为的创作.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鸿篇巨制,中国古典文学富于宗教性的原动力,这就是杜甫游历诗在世界文学参照系中的价值.

  • 标签: 杜甫 游历 元白 宗教 大篇
  • 简介:效用抑或劳动孰为价值源泉的争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由来已久。发生在边际效用价值学说与马克思劳动价值之间的争论表明:把效用归结为价值源泉的学说,由于很难找到一个有效的衡量效用的尺度而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认为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的量的尺度的劳动价值学说,无论从历史还是逻辑角度看,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 标签: 马克思 价值悖论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
  • 简介: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果。只有加强依法治国,公民的各种自由权利才能得到更加切实的保护,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认知与选择。法治的核心价值是自由,而实现自由的途径,就是建设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只有真切地认识到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才能探索出实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的道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标签: 价值论 法治 自由 依法治国
  • 简介: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这一命题本身存在错误,没有厘清价值的真正来源。但是,该命题却指出了数十年后效用价值的诸多问题,如效用不能精确测量、效用不反映生产成本、效用要在消费中才能实现等,揭示了效用价值价值实现中无法确定交换比例以及割裂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缺陷。

  • 标签: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效用价值论 缺陷
  • 简介:中国的M2/GDP居高不下,由此引发对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该问题的核心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货币宏观总量的微观基础是相对价格,因而自然价格是进入货币流通公式中符合逻辑的变量。基于已有研究对自然价格进行分析可发现: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以货币为度量的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基于中国1990年~2014年宏观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该理论,而且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诛度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货币流通速度 劳动价值论 自然价格 一般利润率 产业结构 分配结构
  • 简介:摘要资产评估是对资产价值的评定与估算,而成本法是资产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本文分别从成本法的经济学基础、重置成本的经济学分析、贬值的经济学分析三个维度来研究其经济价值理论基础,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能抛砖引玉。

  • 标签:
  • 简介:"识仁""透性""释空"是邹元标建构其实心本体的三个重要途径,其中"识仁""透性"分别从功夫向度和实践向度对本体进行正向建构,"释空"则对本体进行反向建构。在此建构的过程中,心体的仁本内涵和实践性特质得以凸显,这一方面体现出邹元标的心学立场和对道德践履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为其"实学功夫"和"实行仁治观"奠定了理论基础。邹元标的实心本体是心学演化、儒学自觉和时代政治、学术、文化语境和合的产物,对当时的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想具有很强的诠释能力和反思意识,体现出其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时代价值,对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邹元标 实心本体论 识仁 透性 释空 价值
  • 简介:朱熹把礼提升到本体地位,重构了一个贯通天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儒学新系统。儒家《六经》、《四书》等经典密切关联,《四书》中的《中庸》、《大学》又是朱熹自《六经》之《礼记》中摘出。礼在儒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儒学礼之内涵演变及朱陆之争,使朱熹认识到,礼是内在德性内核与外在工具形式的统一。由于"人心"包含各种欲望,所以朱熹反对陆九渊的"心即理",提出"性即理"命题。朱熹认为"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他又提出"性即礼"命题。他认为"礼之出于自然,无一节强人",各种强制人之礼绝不是真正之礼。他使礼在本体意义上获得了提升,让现实日用成了天理之发用,为日用常行找到了形而上学依据,也使得道德主体和道德规范在现实中找到接通之处。由于只有克去私欲才能复礼,朱熹没有阐明合理需求的界限,导致人们在克私欲过程中连正常需要也给克掉了,使礼成为对人的限制和强迫。

  • 标签: 儒学 朱熹 礼本体
  • 简介:对个体的感受与人类历史两方面的考察表明,动作既是人出现、存在于世间的一切之所从来之元点,又是人在生存中一以贯之的状态与特征。被遗忘、被遮蔽、自动化是动作在本体上的必然的、首要的存在状态。动作的本体价值与创造性要在舞蹈之中方能获得敞开与澄明。在舞蹈中,动作显露自身、表达自身、发展自身,动作无需再去承接一个特定的利益诉求,无需发挥其物质方面的作用,演化为无目的、无利害的、无用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让舞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是舞蹈在艺术领域立足之根基。对艺术本体的追求背后是对艺术创造性支点的求索,立足之基是创造之本。舞蹈动作摆脱了日常动作中物质材料的束缚,不再指向物质世界,而是回转到人自身,从精神角度塑造、敞开人的信仰领域,从肉体角度塑造的、敞开人的生命律动本身。一阴一阳之谓道。舞蹈与天地宇宙、人情物理的同构,对人的生命律动的形式化构造,便建基于舞蹈动作的本体意义的创造性之上。

  • 标签: 舞蹈动作 本体论 创造性 信仰 生命律动
  • 简介:《科学实践观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11YJA710058)课题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其最终成果《科学实践观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最终成果是集体合作完成的,他们是武步成(课题主持人)王海建,邢力婵等。

  • 标签: 科学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过程 个体价值 个人需要 辩证关系
  • 简介:自学科建立伊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始终悬而未决,人们对其作为“次等学科”的事实心照不宣。但高等教育学果真是一门“次等学科”吗?这种追问既是对三十余年来学科建设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未来高等教育学发展前景的一种展望。

  • 标签: 学科建设 教育学 价值论 认识论 逻辑 发展前景
  • 简介:胡塞尔晚年尝试建立生活世界的本体。他把生活世界视为一切意义的起源和归宿,把生活世界与科学和哲学相关联,以便阐明知识发生的线索和规律。按照胡塞尔的看法,在知识的构成中存在奠基与被奠基关系,在不同知识形态中存在明证性程度上的差等序列。胡塞尔研究生活世界的本体是为了在各种生活形态和知识的谱系中发现本质的普遍联系和统一性。胡塞尔终其一生反对他那个时代的相对主义。我们能从胡塞尔有关生活世界本体的学说中获得启发,找到反驳当今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观点的某些理据。

  • 标签: 谱系 本质 生活世界 后现代主义 相对主义
  • 简介:哲学是学科之母,也是各学科的分析工具。基于此,本文从哲学本体的视角出发,对哲学本体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比较教育的本体,通过对比较教育本体进行事实论证和本质论证,回答了比较教育存在的依据和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而分析出比较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的本质特征,并从历史的角度对比较教育本体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剖析。此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决定方法,方法是世界观的体现和特点的反映"为指导,对比较教育方法的建构作了几点思考。

  • 标签: 学科建设 比较教育本体论 方法论
  • 简介:古尔德所著《马克思的社会本体》不仅是对马克思《大纲》的系统解读,而且是对哲学向绝对主义回归的响应。通过辩证的解释方法,她把马克思哲学批判性地重建为社会本体。继而,她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劳动、因果性、自由和正义等核心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如下观点: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实体;作为对象化活动的劳动是时间的尺度;作为过程的劳动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自由是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实现;社会关系中的正义是自由得以全面实现的条件。虽然古尔德对马克思本体的创造性解读堪称典范,但是其著作在贡献之余也有几处值得商榷。

  • 标签: 古尔德 马克思 社会本体论 批判性重建
  • 简介:作为中国公有制主体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位置,而且还规范着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状态。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国有"特质,决定了其既是核心的经济组织,同时也承担着由"国有"性质而衍生的政治职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规范国有企业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这种双重价值之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

  • 标签: 国有企业 公有制 经济职能 政治功能
  • 简介:雪莱一生热爱自然,其诗歌中有很多自然意象。其抒情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而且再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雪莱试图通过再现美丽自然构建人类的理想社会。他还在诗作中以自然意象象征自己的品格和追求,反映黑暗的社会,也经常使用冷色意象象征死亡和内心的痛苦。

  • 标签: 雪莱 诗歌 自然意象 象征
  • 简介: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是区域生态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决定条件。以中国31省市自然保护区代替生态旅游资源,建立生态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赋权并构建省域生态旅游资源本体价值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生态旅游资源规模与质量上西部省份优势突出,东部较差,中部省份居中;而在生态旅游环境质量方面,东部省份最优,西部次之,中部省份最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资源本体价值指数以云南、西藏和湖北位居前三,总体上仍表现出西部省份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的特征。

  • 标签: 生态旅游资源 本体价值 31省市
  • 简介:王雪娟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自然本位观视野下教育思想述评》一文中指出,自然界有自相治理的能力,自然万物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可以认识和不可认识的自然规律,其蕴含的强大力量完全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标签: 自然界 教育观 本位观 价值 思想述评 大学学报
  • 简介:现代教育家梁漱溟的教育本体思想是与其哲学本体观相一致的,强调对受教育者生命的关注。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全生命、教养生命,情意教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教学实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强调亲密师生关系的构建;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距离。梁漱溟生命教育本体与当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紧密相连,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现代教育家 梁漱溟 生命教育本体论 生命教育 乡村教育
  • 简介:勒克莱齐奥小说中多有对自然的书写。本文在对勒克莱齐奥小说细读的基础上,就勒克莱齐奥作品中对自然的书写、小说人物与自然的关系及其体现的某种价值追求加以探讨,指出与物合二为一,在自然中感觉自我,感觉世界,是勒克莱齐奥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勒克莱齐奥醉心的一种存在方式。

  • 标签: 勒克莱齐奥 自然 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