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FSH(卵泡刺激素)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卵巢癌细胞患者临床资料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与3AO细胞),随机分为FSH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1例。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10U/L、30U/L、70U/L、150U/L等不同浓度以及FSH不同处理时间10h、20h、48h、70hSKOV3细胞与3AO细胞增殖情况;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组SKOV3细胞、3AO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FSH组与对照组SKOV3细胞与3AO细胞增殖在不同时间处理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组与对照组SKOV3细胞与3AO细胞侵袭能力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H可能是通过PI3K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调节卵巢癌SKOV3细胞、3AO细胞中核因子κB的活性,实现对卵巢癌细胞的促增殖和侵袭作用.

  • 标签: PI3K Akt NF-&kappa B FSH SKOV3细胞 3AO细胞
  • 简介:叉头框蛋白O(FoxO)转录因子属于叉头框蛋白家族的一个亚类,可在慢性炎症反应中参与骨耦联、溶骨性病损的形成以及骨代谢平衡的体内调控。慢性根尖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根尖周骨质丧失,研究FoxO转录因子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对于为慢性根尖周炎寻求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FoxO转录因子对细胞增殖与凋亡、成骨分化的调节作用,以及与炎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叉头框蛋白O 慢性根尖周炎 氧化应激 炎症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铁调素调节蛋白(HJV)是目前已知在调控铁调素(Hepc)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上游调节基因。HJV在调节Hepc表达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目前其机制并不是很了解。HJV是一种负性的引导分子,是BMP-SMAD信号通路的共同受体,上调Hepc的转录,并经历了复杂的细胞内过程本文就HJV表达、功能,及对Hepc的调节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编织全方位立体化安全网,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许多老师用爱和责任,编织着一张张安全网,守护着学生和校园的安全。无论是"‘四查’为学生营造安全港",还是"为女生宿舍设置安全锁",抑或是"跟着蜘蛛学‘织网’",都值得点赞。面对校门口如此多的小摊小贩,学校协同工商部门多次进行突击检查,然而,每次都是你来我走,你走我来,小摊贩与职能部门打起了游击战。因此,我特意组织了一次校外小摊点的调查

  • 标签: 小摊贩 女生宿舍 安全港 工商部门 校门口 织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的检测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一组。依据患者的病情,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栓前体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浓度。结果在发病<6h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前体蛋白较对照组更高,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较对照组更低,在发病24h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前体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浓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联合检测有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栓前体蛋白 肌酸激酶
  • 简介:甘肃省从2013年~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草原资源外业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本文就草原调查工作中所涉及到样地(样方)的布设方法及及草地型的定型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总结工作经验,以期为今后开展此类调查提供技术指导。

  • 标签: 草原普查 工作方法 样方布设
  • 简介:东方海外(OOCL)8月15日发布消息称,对泛大西洋航线上的AX1航线(AtlanticExpress1)及PA1航线(PacificAtlantic1)航线在挂靠鹿特丹港时在以下航次开始由原来靠泊的ECTDelta码头(ECT)改为靠泊RotterdamWorldGateway码头(RWG):AX1航线:KyotoExpress,航次067W,预算在9月9日抵达鹿特丹;PA1航线:NYKRumina,航次033W,在9月6日抵达鹿特丹。

  • 标签: 海外 东方 大西洋航线 EXPRESS 调整 服务
  • 简介:目的高果糖饮食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早期胰岛功能和胰岛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latedprotein78,GRP78)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果糖组,每组18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测定相关指标,并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口服葡萄糖后30min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I30/△G30)评价胰岛功能。分离和纯化大鼠胰岛测定GRP78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原、血甘油三酯以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均〈0.01),反映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I30/△G30明显降低(P〈0.01),但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HOMA-β无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胰岛GRP7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果糖喂养8周导致Wistar大鼠出现早期胰岛功能的下降和胰岛GRP78蛋白表达增加。其胰岛功能下降可能和内质网应激有关。

  • 标签: 饮食 胰岛素抵抗 胰岛功能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 大鼠 Wistar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槐杞黄颗粒治疗呼吸道合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收治的73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免疫水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咳嗽时间(5.3±1.8)d、气促时间(2.7±1.4)d、肺部哮鸣音(4.9±1.6)d、肺部啰音(5.2±1.7)d、住院时间(6.8±1.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检出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复查,两组患儿的IgE、IgA、INF-γ、IL-4检出值均较治疗前好转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gE、IL-4检出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gA、INF-γ检出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显效率为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2.16%,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91.89%,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槐杞黄颗粒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同时可以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槐杞黄颗粒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栓调节蛋白(plasmathrombomodulin,PTM)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4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及30例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取空腹静脉血清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血栓调节蛋白。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组血清HCY、PTM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HCY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HCY、PTM及收缩压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HCY血症是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是反应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有助于预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脑梗塞 同型半胱氨 血栓调节蛋白
  • 简介:摘要探讨炭疽芽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与鉴定。炭疽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炭疽病的病原菌,为人、畜共患性疾病,快速有效的检验和鉴定炭疽牙孢杆菌是最为重要的。采取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进行检查。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在控制疾病流行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炭疽牙胞杆菌 微生物学 检查方法
  • 简介:东方海外6月7日发布关于泛太平航线最新消息,CC1航线将于第25周开始,航次HyundaiShanghai090E(HSH090E,原预算于6月19日抵达青岛港)暂停服务,为期六周。CC1航线将于第31周,航次HyundaiShanghai091E(HSH091E,计划于7月31日抵达青岛港)恢复服务。

  • 标签: 航线 海外 东方 HYUNDAI 调整 青岛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关系。方法统计本院于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并同时随机选择本院的7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不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精神分类症患者服用药物和采取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入院次日和治疗后的2、4周时进行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对照组在入院次日和2、4周时定期进行抽血并送检,对比两组的肌酸激酶即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对照组76例健康体检者的肌酸激酶在入院次日和第2、4周后的指标分别为(153.78±68.13)、(154.12±67.35)、(153.97±68.01),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分别为(19.57±7.23)、(19.07±7.83)、(20.46±7.02);观察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肌酸激酶分别为(991.48±675.34)、(367.12±118.63)、(159.45±667.49),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为(75.67±76.08)、(31.25±16.52)、(15.78±8.56)。经卡方t检验两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入院次日和第二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增高与精神分类症患者病情有明显关系,可以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标签: 精神分类症患者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无疑是其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具体含义,甚至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也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采用“图像拆解法”进行教学,效果不错。

  • 标签: 激素分泌 反馈调节 甲状腺 教学难点 教学经验 人教版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分化重要功能表型CD86、CD163表达的影响,并基于巨噬细胞分化关键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研究艾灸调节肺组织巨噬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通艾灸组和无烟艾灸组,采用抗原免疫结合局部福尔马林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普通艾灸组大鼠双侧天枢穴接受艾灸治疗.无烟艾灸组大鼠双侧天枢穴接受无烟艾灸治疗,每次灸10min,每日1次,共8d。实验结束,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WB)观察肺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化重要功能表型CD86、CD163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v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观察肺组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分化关键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13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结肠大体评分及组织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接受艾灸治疗的两组大鼠组织病变均有所改善,表现为溃疡修复,炎症减轻,两组大鼠结肠大体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CD86表达增加(P〈0.05),CD163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无烟艾灸组比较,普通艾灸组大鼠肺组织CD86表达显著降低,CD163表达升高(P〈0.05),而无烟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分化关键细胞因子表达异常,表现为IFN—γ和TNF—α含量增加(P〈0.05),IL-4�

  • 标签: 灸法 结肠炎 溃疡性 天枢 巨噬细胞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菌分泌粘液形成生物保护膜的原因,研究其临床药敏谱,给临床提供可靠地实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菌67株作为研究对象,上机鉴定,鉴定出是铜绿假单菌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黏液型铜绿假单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活性,记录分析结果。结果67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敏感率为100%,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7.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率为86.9%,多粘素E的敏感率为80.6%,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48.6%,氨曲南的敏感率为22.2%。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舒普深效果最好。结论本文研究发现,黏液型铜绿假单菌因其分泌粘液,形成无色清亮透明菌落,上机无法完成药敏实验,因此可以选择敏感性高的美罗培南、舒普深等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

  • 标签: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 生物膜
  •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耗氧量、肌酸磷酸激酶(CK)和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入组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诊断为AMI患者共12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6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排除溶栓禁忌,对照组患者予支持治疗、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150万U和口服阿司匹林300g等常规治疗;试验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尿激酶,治疗后持续观察心肌耗氧量情况、肌酸磷酸激酶和ST段变化率(ST段在用药后降低的与用药之前的比值)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率、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治疗后5d,两组血压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心率、心肌耗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K值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开始时几乎无差异(P〉0.05),而在16h、20h、24hCK值分别为23.32±7.73,17.45±7.44和8.47±3.4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K酶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峰值前移小于16h。结论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实可靠。

  • 标签: 尿激酶 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临床分离的4360株铜绿假单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控制和治疗该细菌的可靠依据。方法细菌培养分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定,采用WHON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的铜绿假单菌主要分布科室为ICU,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且有较高耐药率,临床常用药物中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8.7%,存在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菌耐药率逐年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L-96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菌,用WHONET5.6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其来源与科室分布。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检出铜绿假单菌166株,其中分离科室居于前两位的是呼吸科、ICU,分别是63株和32株。标本来源中分离铜绿假单菌最多的标本是痰液及分泌物,其中痰液138株,所占比例为83.2%;分泌物12株,所占比例为7.2%。结论铜绿假单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院内ICU、呼吸科。菌株来源最多的就是痰液,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菌株来源
  • 简介:如今高压的生活状况,久坐少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有些人甚至用“忙、没时间”等借口不进行身体锻炼,结果导致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下面,中医专家教您一套捏手捏脚操。

  • 标签: 内分泌 生活状况 不良习惯 身体锻炼 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