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为肝移植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10月 -2018年 2月期间收治的 6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以及加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例。对比 2组肝移植手术患者干预期间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肝移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均 <0.05。结论:给予肝移植手术患者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符合肝移植手术患者护理需求。

  • 标签: 肝移植手术 持续性人文关怀 护理质量 焦虑情绪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末期肝病的一种常用方法,患者行肝移植术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肠道功能是肝移植患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继发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极度衰竭等,其病理变化会危害肠道正常功能和调节机制,严重程度甚至会危及生命。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如果患者处于危重状态时,肠道保护屏障会被破坏,肠内菌落失去平衡,进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因此本文对于肝移植术后的护理进展进行性格的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照。

  • 标签: 肝移植手术 肠道功能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为肝移植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以及加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2组肝移植手术患者干预期间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肝移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给予肝移植手术患者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符合肝移植手术患者护理需求。

  • 标签: 肝移植手术 持续性人文关怀 护理质量 焦虑情绪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拟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并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01月20日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拟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给予术后血栓护理干预,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血栓症状获得有效改善,最终肝移植患者顺利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于临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利于血栓症状的改善,最终促进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的预后提升。

  • 标签: 肝移植 术后血栓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肝移植术之后初期的感染进行预防与护理。方法对于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进行的的28例肝移植受体在ICU治疗期间出现的感染情况给予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28例受体里,其中有15例术后出现了感染,医院的感染率达到了54%。结论对于ICU采取样本管理,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整体抗感染预防意识,采取有效的保护隔离,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呼吸和口腔护理,尽快清除不必要的管道,做基础护理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迹象,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减少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肝移植 感染 预防 看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活体肝移植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例活体肝移植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活体肝移植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管理。结果12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15.6±3.7)天。12例患儿均健康存活,其中2例出现并发症(肺炎、肺栓塞各1例)。结论围术期护理管理可为活体肝移植手术提供良好的配合,保障手术安全性。

  • 标签: 小儿活体肝移植 围术期护理管理 免疫排斥反应
  • 简介:对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肝移植术后进行定期肝穿刺组织学检查,Davies等[2]报道了23例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患者中有6例呈FCH的临床经过,同时肝穿刺组织学检查见肝细胞气球样变并互相融合形成片状坏死

  • 标签: 术纤维化 淤滞性肝炎 纤维化胆汁
  • 简介:肝移植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1]。肝移植手术虽然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肝脏手术的复杂性、供体的稀缺性,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医疗质量和安全尤为重要。肝移植护理是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科学、敏感的质量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评价护理质量,而且能正确地帮助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针对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2-3]。本文就国内外肝移植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肝移植 围手术期 护理 质量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大型肝移植输血时因多种不规则抗体存在采用特殊输血方案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盐水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做抗体筛查、鉴定和交叉配血。结果患者血型为正定A型,Rh表型为ccDEE,血清含有抗-C、抗-e和抗-M不规则抗体;筛查医院和血液中心库存A型、O型红细胞,累计配合A型15.5U,O型20U。患者肝移植术中术后输注红细胞合计A型13.5U+O型3.5U+O型机洗9U。输血过程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因不规则抗体存在导致配血困难的大型手术,在同型血液无法满足时,可筛选O型配合红细胞输注。另外建议大型手术患者提前进行抗体筛查以防不规则抗体存在。

  • 标签: 肝移植 不规则抗体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期间开展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容量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肝移植术 液体管理 负平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肝移植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肝移植 围术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出的1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结果根据两组治疗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示,研究组的评分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的评分无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肝移植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应该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肝移植 一般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出的 1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评分和 SDS评分情况。结果:根据两组治疗后的 SAS评分和 SDS评分显示,研究组的评分情况好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前的评分无意义( 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肝移植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应该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肝移植 一般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出的1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结果根据两组治疗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示,研究组的评分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的评分无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肝移植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应该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肝移植 一般护理
  • 作者: 黄文卓郑春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广东广州  510700)  【摘  要】背景:肝移植围术期各类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转归。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01~2019.03入我院行肝移植术的54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每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进行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显著降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移植围术期指导患者进行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可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预后。  【
  • 简介:摘要器官移植为患者提供了克服终末期器官疾病不良预后的机会,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手术,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器官移植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3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患者予以调查研究,选于2016年03月至2018年11月,分析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值分布状况,且研究不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值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值分布状况4分到7分占45.16%,8分到12分占32.26%,4分以下占16.13%,12分以上占6.4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大于等于8分患者年龄均值、病程均值、职业为农民情况、居住地为农村情况、家庭年收入为10万之内情况、焦虑评分值为0分以上情况、抑郁评分值为42分以上情况比小于8岁患者更高,表明数据指标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值大于等于8分患者与小于8岁患者文化水平情况、婚姻史情况、重复周期与否情况、以往生育史情况对比,未表明数据指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患者多存在睡眠质量不良状况,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偏高、病程过长、农民、农村、家庭年收入低、焦虑、抑郁等。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 女性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