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胆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7年收治的合并胆道9例临床资料。结果9例全部采取手术治疗,本组病人全部治愈。结论囊肿破入胆道合并胆道的诊断在当今影像学设备的支持下不太困难,及时手术治疗及手术要点的掌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肝棘球蚴病 胆道棘球蚴病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囊性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为20例囊性病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及预后等指标。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55~125min,平均(75.0±35.0)min;术中出血量5~15mL,平均(6.0±1.5)mL,术中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及腹腔囊液遗漏。术后2例发生胆漏,分别治疗3d、5d后治愈。术后随访2~9个月,未见肝脏及盆腹腔复发。结论:腹腔镜可放大手术视野,易于暴露操作,高位病灶处理方便,在有成熟腹腔镜技术及肝胆外科手术处理经验的前提下,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囊性是安全的,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美观、家属容易接受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 标签: 棘球蚴病 腹腔镜检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特征性表现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98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症状特征。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50%,P<0.05,结论早期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测,各种指标表现较为突出,特征性明显,可在早期诊断中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肝包虫病 超声 特征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外囊摘除术治疗囊型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纳入研究中的对象为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囊型病患者60例,将其依据入院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开腹手术,观察组用腹腔镜外囊摘除术;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囊型病患者选择腹腔镜外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毕至下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锻炼,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腹腔镜外囊摘除术 开腹手术 肝囊型包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T管引流在缩短囊型手术术后带引流管时间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371例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比54例手术术中行胆总管T管引流手术(T管组n=54)与217例单纯行手术(普通组n=217)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对比两组在术中是否破入胆管,术中注水探查残腔胆道瘘口修补,术后带引流管时间,术后残腔感染率、术后胆道狭窄,术后急性胰腺炎,术后胆总管炎,术后拔除T管胆漏等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T管引流在复杂囊型手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的带管时间,减少术后残腔的感染,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术中明确是否破入胆道,术中探查胆漏口修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包虫 胆道 T型管 残腔胆漏 引流管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脏诊断中的价值,并进行误诊分析。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病例,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回顾分析患者的CT影像特点,并评估CT检查诊断肝脏的价值。结果:18例肝脏病患者中,经CT检查准确诊断者为14例,CT诊断准确率为77.8%,另4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囊肿2例,血管瘤1例,肝癌1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17例,其中单纯囊肿型9例,CT图像上表现为内囊性低密度灶,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2例可见囊壁弧形或蛋壳样钙化,长短、厚薄不一;1例囊内钙化,CT图像上表现为类圆形或球形钙化灶;1例为多发钙化,既可见囊壁钙化型,也可见球形钙化灶型;含子囊型6例,表现为囊中囊、轮状或蜂窝状改变;混合型1例,可见钙化型病灶及含子囊型病灶。合并感染后,患者的CT表现为囊内密度增高,囊壁增厚。泡状棘球蚴病患者1例,CT平扫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的斑片低密度影,并伴肺播散,该例CT表现为内病灶范围广泛、两肺多发类似病灶,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伴两肺转移。另有2例患者的CT表现为病灶单发囊性病灶,无囊壁,增强CT图像上未见强化,被误诊为囊肿;1例患者的CT表现可见球形钙化,被误诊为硬化性血管瘤。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的类型、发生部位、范围和程度,但表现为单纯囊肿型时,需要与囊肿鉴别;泡状棘球蚴的影像学表现复杂,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 标签: 肝脏 棘球蚴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病患者,52例接受经腹腔镜下内囊摘除术,另外52例采用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内囊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患者胆漏检出率为80.8%,明显高于腔镜组的63.5%(P〈0.05);术中出血量为(33.2±20.8)ml,明显少于腔镜组的【(82.1±45.3)ml,p〈O.05】;胆漏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拔管时间、肠腔排气时间、住院日分别为9.6%、13.5%、(11.5±4.6)d、(1.8±0.7)d、(10.5±5.3)d,明显优于腔镜组的【34.6%、36.5%、(24.3±7.8)d、(3.3±0.6)d、(17.1±7.8)d,P〈O.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病患者,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与传统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比,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肝包虫病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腹腔镜 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囊型外囊完整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囊型外囊完整摘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囊型外囊完整摘除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肝包虫病 摘除术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检测在囊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我院120例囊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1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IL-1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型及Ⅳ、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与Ⅳ、Ⅴ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7水平在囊型显著升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感染类型,对患者进一步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白细胞介素(IL)-17 肝囊型包虫病 感染类型
  • 简介:是一种对奶牛健康成长产生威胁的血液原虫,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微小扇牛蜱。奶牛感染焦病后表现出黄疸、发热、贫血、产奶量下降及严重消瘦等临床症状,严重时死亡,在我国南方多发于7~9月份,为奶牛养殖行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此次试验通过对宝丰县奶牛血液焦流行情况的调查,为该地区奶牛血液焦病防治提供数据借鉴。

  • 标签: 奶牛焦虫病 流行学 血液原虫病 传播媒介 临床症状 经济损失
  • 简介:摘要弓形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欧、美、日等国高发病症。近年来,该病的免疫预防和治疗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其概况进行总结。

  • 标签: 弓形虫 流行病学 治疗
  • 简介:本文主要从体外寄生的诊断、体内寄生的诊断、幼虫和虫卵的诊断、血液原虫的诊断等方面介绍牛羊寄生的诊断,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杀灭牛羊圈舍内的虫卵和虫体、清除环境中的中间宿主等,减少此类病原的危害,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寄生虫病 诊治
  • 简介:1发病情况江苏省滨海县某养猪场,饲养生猪226头,有一猪圈7头育肥猪突然发病,养殖户认为是链球菌感染,先后用青链霉素、土霉素肌肉注射,不见好的治疗效果。3d后波及同猪舍的2头怀孕母猪、23头仔猪及12头育肥猪。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发生早产,并产下弱、死仔等现象。经询问畜主,该猪场已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的疫苗注射。自发病起,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猪蓝耳病 混合感染 弓形虫病 诊治 发病情况
  • 简介:屠宰后的畜禽产品中会寄生大量寄生,必须要高度重视畜禽产品寄生宰后检疫技术的作用。文章将广西鹿寨县猪宰后寄生检疫作为重点,阐述具体检疫技术,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 标签: 生猪宰后 寄生虫病 检疫技术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性脑10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性脑病患者中选取107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对患者早期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并制定一定的治疗措施,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7例性脑病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达结论针对性脑病患者临床病症和诱发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与护理,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性脑病患者临床诱因和综合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 分析 抢救 诱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源性糖尿作出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取的30例源性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结果源性糖尿病患者在乙型肝炎中为37%(11/30);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为21%(6/30);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9%(3/30);肝硬化患者为33%(10/30),其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对比,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源性糖尿在临床中是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需要搭配合理化的饮食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 标签: 肝源性 糖尿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饮食来源与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使得食源性寄生感染的人数不断增多,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提高人们对食源性寄生的发病因素,以及流行特点的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食源性寄生流行特点,及常见食源性寄生的流行、感染致病情况,之后探讨了食源性寄生的防控策略,以此为降低食源性寄生的发生率奠定基础。

  • 标签: 食源性寄生虫病 流行现状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并弓形脑炎22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2例艾滋合并弓形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22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表现为6例发热(27.27%)、9例肢体麻木(40.91%)、4例癫痫(18.18%)、2例抽搐(9.09%)、13例恶心呕吐(59.09%)、5例意识障碍(22.73%)、10例肢体无力(45.45%)、1例语言不清(4.55%)、1例偏瘫(4.55%)、4例脑膜刺激征(18.18%)。治疗后2~3个星期后,有2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因药物过敏以及严重损害而停药。经MRI诊断后,5例患者仍持续巩固治疗。该5例患者已经持续治疗了1年零5个月,其身体状况均不错,其CD4由44个/μl升为150个/μl。结论艾滋合并弓形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十分复杂,其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死亡率较高,仍需要继续积极研发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

  • 标签: 艾滋病 弓形虫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