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肘管综合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尺神经受压而出现的以小指指腹麻木不适,尺侧腕屈肌及环指、小指指深屈肌肌力弱,手内在肌萎缩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早期的手术治疗是单纯切开减压,1898年提出进行尺神经前置,1957年提出了肘管支持带及其附近的筋膜的概念,1958年在临床上正式提出肘管综合症的命名。肘管综合症的治疗包括原位松解、内上髁切除、尺神经前置等。本科在治疗肘管综合症时常规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手术以肘关节内侧尺神经沟体表投影做纵形切口,长约8 cm,切开皮肤浅筋膜,显露深筋膜,上下依次松解Struthers弓、臂内侧肌间隔、肘管支持带、弓壮韧带。多篇文献报道简单的切开减压和减压+前置治疗效果相似,但前置并发症更多。内镜下松解有多种技术,如Hoffman技术、Cobb技术等,文献报道疗效不等,但总体满意。本科采用Cobb技术治疗了15例患者,总体效果满意。总体而言切开减压+尺神经前置与内镜下松解治疗原发性肘管综合症总体疗效大致相同,但内镜手术术后7 d即可返回工作岗位,而前置术则需要70 d才能回到工作岗位。具体选用哪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

  • 标签: 肘管综合症 尺神经 减压 关节镜
  • 简介:  Fowler等[6]采用膀胱内灌注辣椒素治疗14例神经性膀胱,膀胱内灌注辣椒素(浓度1~2mmol/L)观察治疗5年,直接膀胱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尚未用于临床

  • 标签: 性膀胱 治疗进展 神经原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性吞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的分析总结,得出有效的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方法。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50例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评定患者呼吸、进食和全身情况,根据评定结果选择康复措施,观察康复疗效。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和治疗以后,大多数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症状得到了改善。经统计分析可知,35例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所提高,治疗前经口腔进食的患者有10例,占20%,康复治疗后患者数量上升为34例,占68%。治疗前经鼻饲进食的患者有32例,占64%,康复治疗后患者数量下降为5例,占10%。结论通过间接吞咽功能训练、直接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疗法、心理支持疗法等康复方法,大多数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症状得到了改善,康复治疗对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神经原性吞咽障碍 评定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膀胱患者康复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脊髓损伤而致的神经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无菌技术原则留置导尿,实验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与间歇导尿相结合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心情轻松,生活质量提高,最终有5位患者自律性膀胱功能逐渐恢复,16位尿常规正常。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是实施神经性膀胱康复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患者康复成功与否的关键。早期介入膀胱功能训练与间歇导尿相结合的方法在神经性胱康复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原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间歇导尿 康复护理介入
  • 简介:为了开发新的抗偏头痛药物,用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和辣椒素静脉注射刺激的方法,造成大鼠硬脑膜内血浆蛋白渗出,建立神经性炎症动物模型。本实验观察到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增加了刺激侧硬脑膜内~(125)Ⅰ-HSA的渗出,而非刺激侧~(125)Ⅰ-HSA的渗出水平未发生明显波动。另外观察到抗偏头痛发作药物二氢麦角胺具有减少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

  • 标签: 偏头痛 神经原性炎症 动物模型
  • 简介:糖尿病神经性膀胱为糖尿病泌尿系统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许多学者在DNB的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常规西医治疗该病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仅能暂时控制症状。传统中医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原性膀胱 针灸 综述
  • 简介:于92年起开展了微血管减压治疗神经性高血压18例,对18例神经性高血压伴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病人进入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18例病人均见血管襻压迫相应神经

  • 标签: 临床报告 减压治疗 分离血管
  • 简介:  PP-2A和PP-2B使AD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去磷酸化活性可被Mn2+和Mg2+激活[7],PP-2A和PP-2B也可使PHFⅡ-tau蛋白不同位点去磷酸化,  AD脑中微管相关蛋白tau被异常过度磷酸化

  • 标签: 微管相关 病神经原 相关蛋白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性肺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了2001~2003年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神经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保持环境安静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掌握吸痰时间和给氧浓度,以及合理的输液管理和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性肺水肿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原性肺水肿 护理质量与预后
  • 简介: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临床上呈现多种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学习和判断功能低下,但是意识清楚.过去文献曾强调必须持续6个月以上才能诊断为痴呆,目前不能过分强调此点.因为,有些伴有痴呆的变性疾病整个病程不到6个月.我国急性发病的Creutzfeldt-Jakob病就是如此.

  • 标签: 痴呆 神经变性疾病 诊断 进行性 慢性 脑部疾病
  • 简介:本文采用聚体法,用聚醚多元醇(PPG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氢化苯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合成相应的聚体,考察了初始氰羟比(NCO/OH)以及多异氰酸酯的种类对聚体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n(-NCO)/n(-OH)的增大,聚氨酯聚体的粘度逐渐降低;切变速率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本实验合成的聚氨酯为非牛顿流体,且非牛顿指数n<1,为假塑性流体。

  • 标签: 水性聚氨酯 氰羟比 流变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杂交变性温度的改变对EBER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变性温度对多例EBER阳性表达的标本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A组50℃整体几乎阴性,几张微弱阳性,B组55℃阳性较A组多,强度不稳,整体不均一,C组60℃基本阳性,强度较强,有几例强度偏弱,D组70℃全部阳性,强度强,稳定,均一。E组75℃全部阳性,强度强,背景增强,假阳性率高,特异性降低。结论原位杂交检测EBER阳性表达在一定范围里随变性温度升高信号稳定性增强,70℃为最佳变性温度。

  • 标签: 原位杂交 EBER 温度
  • 简介:经中国微循环学会批准,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备案,2013年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李延峰教授担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并做了重要讲话: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类缓慢起病、病程进行性发展且缺乏有效治疗的疾病,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最为常见。这类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是我国中老年人群最重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证实,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神经变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致病原因。近年来,转化医学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这一新的模式注重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相互转化,微循环研究结果和神经变性疾病临床预防和治疗之间如何转化,也就成为神经变性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重视微循环障碍与神经变性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可能为最终治愈此类疾病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

  • 标签: 中国微循环学会 神经变性病 专业委员会 转化医学 疾病学 神经变性疾病
  • 简介: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性蛋白,在中枢神经轴突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变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以运动异常为主要表现或兼有运动异常及痴呆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Tau蛋白病理相关性运动异常",主要包括与17号染色体相关的额颞叶痴呆和帕金森综合征(frontotemporaldementiawithparkinsonismlinkedtochromosome17,FTDP-17),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lsy,PSP),以及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degeneration,CBD)等,其中FTDP-17为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的家族性疾病的代表,而后两者则为散发性疾病的代表.现仅将在临床表现、分子遗传学改变和病理基础等方面对这类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TAU蛋白 神经变性疾病 分子遗传学 病理学 额颞叶痴呆 帕金森综合征
  • 简介: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症状不一,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在采用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温灸并低频脉冲电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34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脉冲电治疗 低频脉冲电 疗效观察 温灸 穴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 8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 Wexner 评分和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 P<0.05 )。 结论: 临床上将康复护理运用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肠道功能,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