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冯契基于智慧学说,通过化理论为德性的理论机制,提出了自由德性的理论,同时赋予其自由个性的本体论意义。他着重从人的要求自由的本质的历史发展来讨论,认为人类的自由,就在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这些价值是人要求自由的本质的展开和表现。人就是在追求知、意、情统一,真、善、美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个性的自由。而精神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锻炼、培养来形成自由的德性。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展开为一个无限前进的运动。

  • 标签: 冯契 自由的德性 智慧学说 自由个性 价值观
  • 简介:从根本上说,德性不仅是完成人们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格,同时也是有益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格。德性作为一种品格,它在成就人的至善行为中能稳定和促进人的向善能力。

  • 标签: 德性 动机 自控 人格
  • 简介:经济德性不是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之间的简单、机械的相加,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是社会现象的两个方面。经济是人之经济,是人际关系之经济,它必然蕴含着生产责任意识、经营境界、经济行为规范和经济品质等德性内涵。而且,这些德性有着其他经济因素所不可替代的功能。

  • 标签: 经济德性 经济 德性 道德
  • 简介:德性是可贵的、被称赞的、被欣赏的品质。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德性是人作为完满、高贵的动物的标志。一旦他毫无德性,那么他就会成为最邪恶残暴的动物,就会充满无尽的淫欲和贪婪。劳动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内隐着丰富的德性教化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德性潜质,涵养学生"责任、创造、韧性、恻隐之心、良心、实践智慧、公共精神"等德性品质,引导学生趋向道德生活,逐步成长为德性完满的人。

  • 标签: 学生 劳动 德性 良心 公共精神
  • 简介:随着德性伦理学在当代西方的复兴,关于德性、品性的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德性内涵的基本层面进行了初步梳理,探讨了德性的品性、实践智慧、情感、理智能力等层面的特征,力求反映出德性之不同于规则、原则的机理,从德性伦理的主旨、方法、运行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其在伦理学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德性 品性 性情 实践智慧 规范伦理
  • 简介:上周末北戴河避暑而归,一起玩车的熟人在晚上为我接风。即将结束的时候又来了几个认识不久的摩托车爱好者.于是重新点菜上酒.觥筹交错好不畅快。

  • 标签: 个性 北戴河 摩托车
  • 简介:1958年,哲学界发生了德性伦理的复兴。1980年,从厄内斯特·索萨的一篇文章开始,这种复兴转变成为德性认识论的复兴。不过,我现在还不太清楚,就时间和内容而言,一种复兴是否对另一种复兴造成了影响。或许可以说,在当今的时代,这两种形式的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伦理学。然而,我这篇文章将要表明,当代德性伦理学至少在某一方面可以影响当代德性认识论。

  • 标签: 德性伦理学 认识论 哲学界 文章 当代 时间
  • 简介: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是那些值得称赞的品质,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我们认为,公民德性是指公民为了实现人的价值、追求幸福生活和实现社会的善,正确行使一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而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体现在道德、理智和实践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性资源,这些德性资源对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德性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标签: 人的德性 公民德性 传统文化
  • 简介:晚近两、三个世纪以来,真正成功地营建出一个全球帝国的,既不是老美,也不是苏修,而是英帝国,所谓的大英帝国也。在逐步取代“海上马车夫”荷兰,再一役击溃西班牙之后,英人秉持事功精神,蹈扬实践理性,稳扎稳打,合纵连横,终于将自己的军事、种族和文化影响,突进欧陆,散播全球。一个大西洋岛国的方言,随风起势,乌焉成马,居然慢慢变成全球通用语言,尽管匪夷所思,可事实在前,而事实就是事实,不管乐意不乐意,都是不得不承认的。

  • 标签: 德性 国家 地权 大英帝国 事功精神 实践理性
  • 简介:政府权力的直接依据是宪法或法律,宪政不仅确立了限制政府权力,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 标签: 宪政德性
  • 简介: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其发展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充实自我,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对教师德性的探讨对教师道德的自我实现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 标签: 教师德性 教师道德 教师伦理
  • 简介:人的德性包括智德和伦理德性,人的智德在经济发展中是"增长引擎",人的伦理德性能使人实现科技进步的同时实现道德进步,人的德性是必要的,而且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严重相悖的今天,人的德性是重要的.但是,德性是一种选择,要使主体的选择指向杜会福利,必须依赖主体的"觉解"与社会正式制度双管齐下对主体的选择加以约束.

  • 标签: 德性 智德 伦理德性 融合
  • 简介:谈到作为德性的正义,我们通常将其视为一种个人品质,即使我们所设想的个人正义与社会正义之间存在某些(根本的)关涉,但罗尔斯和其他一些人则直接将正义视为"社会制度的第一德性",因而"作为德性的正义"是适用于个人还是适用于社会,实际上是模棱两可的。本文将反思和探讨这种歧义性(ambiguity),尽管本文主要关注的仍然是个人正义。

  • 标签: 社会正义 德性 个人品质 个人正义 社会制度 罗尔斯
  • 简介:法治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社会治理的最佳方式.在现代法治语境下,法律是高于道德、情理等社会规范的,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道德也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 标签: 现代法治 社会治理 占有 司法实践 情理 道德性
  • 简介:在一个民主国家,良好的宪法寻求法律德性与政府德性的平衡。良好的宪法可从它与人权关系的抽象层面来考虑,亦可从议会至上到宪法至上的发展来考虑。但本文意在表明两种德性之间的平衡是层次多样的。法律德性关注个人权利,政府德性关注公共利益。通过限制司法和行政的角色以实现二者平衡,是宪法始终不变的任务。

  • 标签: 议会主权 司法审查 人权 英国宪法
  • 简介:德性和规范都是道德系统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本文从分析孔子德性思想视域中德性和规范之关系的特质出发,并得出结论:德性与规范相比,德出具有绝对的优先性,真正的规范只有一条,即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 标签: 孔子德性思想 德性 规范
  • 简介:基于对人的终极关切,康德的德性理论与教育理论有着密切联系。康德的教育理论其实是一种德性教育理论,可以看成是康德的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内的实践运用。康德德性理论的宗旨在于:个人幸福观应转向个人德性观,意志自律成为唯一的实践法则,人是目的而决非手段。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则表现为:发挥德性的内在教育价值,基于自律的道德教育,人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 标签: 康德 德性 意志自律 人是目的 教育
  • 简介:《乐记》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了音乐的德性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具有伦理性,通过效仿天地之和合,定人伦,并突出音乐对人性情的调节功能,能起到节制情欲、陶情移性的作用。当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认识和治理功能,强化音乐的德性教化功能,突出音乐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功能。

  • 标签: 德性 教化 人性
  • 简介:所谓“乐道”方法,就是使心灵愉悦与快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既不过度也无不及”的中道方法的突破和超越,方能生乐、方能在乐中实现乐道。所以,乐道方法才是涵养德性的根本方法。

  • 标签: 德性 养性 根本方法 乐道 方能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