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MuseumsinaChangingWorld:NewChallenges,NewInspirations)。本文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立足文化人类学关于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阐述,对世界变革带给博物馆的种种新挑战和新启示,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博物馆是变迁社会中的一部分,也是记录世界变化的收藏所。变迁已经成为全球博物馆的主题,世界的急剧变化带给博物馆的不仅仅是挑战,还有种种新机遇和新的可能.

  • 标签: 社会文化变迁 博物馆 新挑战 新启示
  • 简介:为促进海峡两岸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2月27日至3月8日,我有幸随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一行赴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其间,我们参观了位于日月潭旁的启示玄机院孔明庙,对台湾的孔明庙有了第一手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孔明 玄机 台湾 学术交流活动 交流与合作 2005年
  • 简介:概念是每一门学科的基础,设若物理学没有"力"的概念,化学中没有"原子"、"分子"、"结构",那么也就不可能有两门现代科学了.更别提数学、逻辑学,完全是概念关系的运算推理.古往今来的哲学也差不多,设若马克思主义没有"物质"、"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这些概念,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构建是中国考古学的弱项,这也许与中国文化偏重于形象思维、直觉的传统有关,我们对于抽象、逻辑的东西相对不那么擅长.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考古学概念的构建过程与当代考古学概念的体系构成,进而思考当代考古学的发展线索、概念的形成机制、以及中国考古学在概念构建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抛砖之作,还期望同道更多认真的思考.

  • 标签: 概念构建 考古学概念
  • 简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未中断,这是世界文明古国中的孤例.关于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学术界曾有商代说、夏代说、黄帝时代说.研究中华文明源头必须从夏商周三代向上推演,但是夏商周三代的确切年代,过去只能上溯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前的历史纪年,史书记载多有歧异,后代学者认识很不一致,因此,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中华文明 共和 纪年 西周晚期 三代
  • 简介:觚是夏、商两代的重要礼器,对中国早期文明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卞家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漆器,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中数量最多的漆觚,尤其引起关注。本文作者曾根据夏代的重要礼器——封项盎、爵、觚的传播路线,提出了夏文化可能起源于良渚文化的看法。良渚文化漆觚的出土,对照二里头文化的漆觚数据,再一次肯定了良渚文化与夏文化之间的嫡系血缘关系。

  • 标签: 良渚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卞家山遗址
  • 简介:2007年7月1日至1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国国家遗产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文物专家法国夏季培训班”在法国召开,参加培训人员20名,来自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文博单位(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国际友谊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南省博物院、陕西省乾陵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博物馆)。

  • 标签: 国际友谊博物馆 法国 文物考古研究所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全社会展示和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期在保存历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传播已经呈现了学校、报纸刊物、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多方面并举的局面.在这些社会传播媒体中,相对来说,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力度要显得弱小许多,但博物馆文化还是有其特定的难以替代的内涵,这主要就是作为保存、延续和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殊载体而存在,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更能激励民族精神和强化凝聚力.由此,博物馆在它所辐射的区域内强化文化传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实现这一责任就更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本文就博物馆文化的大众化传播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博物馆文化 文化传播 传统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文化 当代 试析
  • 简介:我国博物馆教育尚处于一种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如何整合、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教育资源,使博物馆教育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最终在博物馆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具有互动性的教育体系,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博物馆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 教育项目
  • 简介:10月20日至30日,桂林博物馆精心推出的漓江绘画论坛系列活动,“当代百家画桂林”赴澳门展出。

  • 标签: 当代 桂林市 绘画展览 澳门
  • 简介:"审美文化"这一概念,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审美文化与后工业时代的科学理性主义和艺术自治主义相对应,与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也是相对的.它以超功利性和愉悦性为原则,并将之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是一种注重精神品位,以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来引导和提升生活实践,使之符合人的真正需求的模式.

  • 标签: 博物馆 审美文化构建 文化消费 导向作用 陈列展览
  • 简介:“书法”,“书”即文字、书写;“法”则为方法、手法。所以“书法”不仅仅是表达某种含义的符号,而是能体现境界、神韵、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辞海》对“书法”两字的解释是“用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的确。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标签: 书法艺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艺术形式 《辞海》 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
  • 简介: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桥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许多开创性杰作,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当代金银纪念币上铸有几座誉满中外的桥的图案,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也是弘扬我国桥文化的重要载体。

  • 标签: 中国 金银币 桥文化 市场流通 文化载体
  • 简介:“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首句。“道”意指宇宙的本体,万物之玄妙。它贯穿大至宇宙,小至一草一木、一器一皿之中,无时不存,无处不在。《道德经》是智者的书。它向人们诉说“道”,论辩“道”,授人以“道”。从政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政.以无为而治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 标签: “道” 《道德经》 设计 当代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