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嵌合表达人偏肺病毒(hMPV)表位的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8质粒系统拯救出的在NS基因中嵌合hMPV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刺激机体产生的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后小鼠用hMPV和流感病毒进行攻击,对攻击后小鼠肺组织和鼻甲骨中病毒含量采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测定,同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其对肺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重组流感病毒株rFLU/hMPV/B(嵌入了hMPV的B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rFLU/hMPV/CTL+Th(嵌入了CTL表位/Th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及hMPV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IFN-γ分泌增多)。rFLU/hMPV/B和rFLU/hMPV/CTL+Th引起了平衡的Th1/Th2免疫应答。用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病变明显减轻,肺组织和鼻甲骨中hMPV和流感病毒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重组的2株嵌合有hMPV B细胞表位和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hMPV和/或流感病毒体液免疫应答,嵌合有hMPV 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还可刺激机体产生hMP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对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该重组病毒株有潜在疫苗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偏肺病毒 流感病毒载体 抗原表位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嵌合病毒35型载体和痘苗病毒载体SIVenvT疫苗通过不同策略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方法通过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表达SIV mac239株SIVenvT基因的重组嵌合病毒35型(rAd5F35-SIVenvT)和重组痘苗病毒安卡拉株(rMVA-SIVenvT)进行体外鉴定。采用两种不同的策略联合免疫BALB/c小鼠,即同源载体免疫和异源载体免疫。通过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中分泌SIV Env特异性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SIV gp120抗体滴度,比较两种免疫策略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rAd5F35-SIVenvT和rMVA-SIVenvT均能在HEK293细胞中有效表达SIVenvT蛋白。初次免疫后第4周,两组SIV En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SIV gp120抗体均达到峰值,随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异源免疫组诱导小鼠的应答水平高于同源组,其中第4周和第16周异源组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显著高于同源组,第4周异源组SIV gp120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同源组。结论rAd5F35-SIVenvT和rMVA-SIVenvT两种载体疫苗联合免疫策略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 标签: 重组嵌合腺病毒35型 重组痘苗病毒安卡拉株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猴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出血热病毒(XHFV)糖蛋白的2个抗原优势区(GcⅠ和GcⅡ)以不同嵌合策略以及不同免疫方式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以在5'端加入或不加鼠白细胞介素-2(IL-2)信号肽与通用型辅助性T细胞(Th)表位为不同设计策略,将GcⅠ、GcⅡ及GcⅠ上已鉴定出来的表位(Gc233~248、Gc241~256和Gc281~296)分别进行融合并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真核质粒的体外表达效果后进行大量提取,将重组原核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通过基因免疫、蛋白免疫和DNA初免-蛋白加强免疫(联合免疫)3种方式免疫BALB/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体内IgG抗体水平以及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小鼠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8种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构建的重组真核质粒在体外细胞均能成功表达。3次免疫小鼠后,各实验组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和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与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质量浓度检测结果表明,联合免疫组引起的免疫应答偏向Th1型。结论成功构建了XHFV糖蛋白的多表位嵌合疫苗且靶抗原在小鼠体内可有效表达,各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激发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其中pVAX1-ST(GcⅠe+GcⅡ)联合重组蛋白r(GcⅠe+GcⅡ)的免疫效果最好,有望作为XHFV的新型候选疫苗。

  • 标签: 新疆出血热病毒 糖蛋白 多表位疫苗 DNA初免-蛋白加强免疫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构造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嵌合株JEV/ZIKV包膜蛋白D393E突变的病毒感染性克隆并进行突变株的拯救,探讨D393E突变对病毒小鼠脑内神经毒力的影响情况。方法利用分子克隆和重叠延伸PCR技术构造含D393E突变的嵌合病毒质粒,并用线性化处理后的质粒片段进行转录,取得病毒RNA,电转染入细胞,获得突变株。用突变病毒、源病毒分别感染细胞和小鼠,对比两种病毒的复制效率、蚀斑特点以及脑内神经毒力差异。结果酶切结果证实:突变株JEV/ZIKV (D393E)感染性克隆成功地构建。病毒蚀斑实验:JEV/ZIKV (D393E)的蚀斑直径为0.7±0.2 mm,JEV/ZIKV蚀斑直径为1.3±0.2 mm。病毒小鼠脑内毒力检测:JEV/ZIKV (D393E)的LD50为31.51PFU,JEV/ZIKV的LD50为2.21PFU。结论ZIKV D393E突变使嵌合病毒对小鼠的脑内神经毒力减弱。

  • 标签: 寨卡病毒 嵌合病毒 神经毒力
  • 简介:杜甫律诗创作往往突破常规语式的规范,“中律而不为律所缚”,在广泛汲取总结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对律诗语言形式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语词超常嵌合就是这种探索的体现。本文从感知方式、结构形式及审美功能等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 标签: 律诗 杜甫 超常 广泛 诗语 创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缺氧反应元件(HRE)与肿瘤特异性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MKI67)启动子构成的嵌合型启动子调控的溶瘤腺病毒在肾癌细胞中的增殖能力和杀伤作用。方法将HRE序列作为增强子嵌合至肿瘤特异性强的Ki-67启动子上游,同时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构建溶瘤腺病毒Ad-HRE-Ki-67-EGFP,组织半数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滴度;两种病毒分别在常氧(21%O2)和低氧(1%O2)条件下感染正常肾上皮细胞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肾癌细胞人肾细胞腺癌细胞(OSRC-2)、人肾腺癌细胞(ACHN),24 h后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靶向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低氧条件下细胞中低氧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病毒对细胞的杀伤能力。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溶瘤腺病毒Ad-HRE-Ki-67-EGFP;Ad-HRE-Ki-67-EGFP感染肾癌细胞ACHN和OSRC-2,常氧条件下Ad-HRE-Ki-67-EGFP的感染效率分别为(47.5±2.6)%和(35.2±3.4)%,低氧条件下分别为(86.4±3.4)%和(73.5?±2.3)%,即低氧条件下感染效率更高(ACHN:t=15.760;OSRC-2:t=16.190;P<0.01);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在常氧条件下Ad-Ki-67-EGFP、Ad-HRE-Ki-67-EGFP两种病毒的感染效率为(22.4±3.1)%和(22.9±2.2)%,与肾癌细胞ACHN、OSRC-2比较(ACHN:(68.4±3.3)%和(72.1±2.9)%;OSRC-2:(56.1±3.1)%和(6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Ki-67-EGFP:t=17.650、13.390;Ad-HRE-Ki-67-EGFP:t=23.680、21.430,P<0.01),说明2种腺病毒对肾癌细胞具有靶向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的表达增多且表现为时间依赖性,说明低氧可以调节HIF-1α、VEGF、p53蛋白的转录及翻译水平;在低氧条件下,感染Ad-HRE-Ki-67-EGFP的两种肿瘤细胞的早期区域1A(E1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d-Ki-67-EGFP感染后的水平;CCK-8结果显示在感染复数(MOI)值为MOI=20、100时,ACHN和OSRC-2细胞中Ad-HRE-Ki-67-EGFP-normoxia病毒组细胞的存活率为(73.4±2.0)%、(56.4±1.5)%和(79.9±1.8)%、(61.3±2.7)%,Ad-HRE-Ki-67-EGFP-hypoxia病毒组为(63.1±2.0)%、(31.6±2.1)%和(68.1±2.6)%、(35.8±3.1)%,Ad-HRE-Ki-67-EGFP-hypoxia病毒组表现出更强的增殖抑制作用[MOI(20):t=6.328、6.441;MOI(100):t=16.410、10.790,P<0.01]。结论在低氧条件下,嵌合HRE序列的重组溶瘤腺病毒在肾癌细胞中具有更强的复制能力和细胞杀伤作用。

  • 标签: 肾细胞癌 溶瘤腺病毒 缺氧反应元件 低氧
  • 简介:摘要辅助生殖技术中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时可以检出一定比例的嵌合型胚胎。嵌合型胚胎移植后有机会获得健康活产,但相比于整倍体胚胎,其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升高,且其妊娠风险及子代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近年来嵌合型胚胎的临床处理备受关注。本文从嵌合型胚胎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对PGT后嵌合型胚胎的移植价值进行阐述。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嵌合型胚胎 移植
  • 简介:嵌合体是指具有遗传差异的两个个体之间,其中某个体的微量细胞或DNA成分在另一个体内存在的状态.微嵌合体的发现及研究的历史表明,尽管研究微嵌合体的关注点已经囊括了形成、来源、分布、类型、与疾病的关系等多个方面,但研究对象均为自然获得的微嵌合体.众所周知,在某些临床治疗手段中,比如移植和输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微嵌合体,但相比于自然获得微嵌合体,对这些治疗中形成的医源性微嵌合体的研究显然不够详细.微移植是刚刚兴起的治疗白血病新方法,其效果明显,但机制尚不清楚,是否与微嵌合体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对微嵌合体的研究历史、发展前景略作综述,为有关微嵌合体在微移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微嵌合体 白血病 微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针对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PGT-SR)周期94个和ICSI周期551个,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女方年龄、获卵数、平均每个卵子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量(Gn/卵)、囊胚分级,以及不同性别染色体携带者与胚胎染色体嵌合的关系。结果PGT-SR周期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嵌合体胚胎与年龄和精子浓度有关(P=0.01,P=0.04),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1,95% CI=1.34~8.66,P=0.01)、精子浓度(OR=0.41,95% CI=0.17~0.96,P=0.04)和不同性别的染色体易位携带(OR=2.21,95% CI=1.04~4.70,P=0.04)是胚胎嵌合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GT-SR患者体外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现象可能与女方年龄、精子浓度和相互易位患者性别有关,为选择性移植嵌合胚胎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嵌合胚胎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高龄 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以花叶矮牵(petuniahybridaVilm)为实验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外植体、激素浓度、光照强度、叶片生理状态、暗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诱导嵌合体不定芽的影响,建立了花叶矮牵牛嵌合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无菌苗在2000lx光照条件下,置于MS+6-BA0.2mg·L^-1培养基上,嵌合体诱导率达到最大90.2%;生理年龄为20d的叶片,在MS+6-BA0.4mg·L^-1+IBA0.01mg·L^-1培养基中,嵌合体诱导率最大达到34.8%,暗培养会降低嵌合体的诱导率。

  • 标签: 花叶矮牵牛 嵌合体 再生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腺相关病毒(AAV,AdenoassociatedVirus)是一类线状单股DNA的微小病毒。腺相关病毒因共具有定点整合(19q13qter)及非病原性等特点而在基因转移与治疗中可望作为较为理想的载体。其在宿主染色体DNA上的整合需要辅助病毒共转染。根据Cavalier-Smith的线状SSDNA分子复制模式,即复制过程中3′OH端作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另一姊妹股DNA分子,然后共价地连接到亲代未折叠的5′端回纹末端而进行DNA复制。本文

  • 标签: 腺相关病毒 ITRs NEOMYCIN 染色体基因 DNA 末端反向重复
  • 简介:摘要Klinefelter综合征(KS)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睾丸发育不良、第二性征发育迟滞或不发育、无精子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许多夫妇选择收养或使用供精生育。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使KS患者拥有遗传学后代成为可能。本文就KS患者的临床表现、取精方式、预测指标以及后代遗传风险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Klinefelter综合征 不育,男(雄)性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 作者: 罗宇希 李菲菲 刘康 何治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 2020年第04期
  • 机构: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637000 南充,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南充市重点实验室,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637000 南充,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 (CAR-T)细胞是经基因工程修饰后表达靶向肿瘤细胞CAR分子的T细胞。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展现了显著的疗效而备受关注,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疗法。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治疗中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归巢障碍、溶瘤综合征及脱靶效应等。本文就CAR-T疗法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展开做一综述。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肿瘤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CDH19基因嵌合突变导致的男性癫痫患儿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分析3例男性PCDH19基因嵌合突变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微滴数字PCR进行嵌合突变定量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儿起病年龄分别为生后5个月、9个月和6个月;2例病程中仅出现局灶性发作,1例病程中出现多种发作类型;3例发作均有丛集性;2例有热敏感;2例有智力障碍,1例有孤独症样表现。1例临床表型符合Dravet综合征诊断。3例患儿PCDH19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c.317T>A(p.M106K)、c.158dupT(p.D54Gfs*35)和c.1639G>C(p.A547P),且证实为新生突变,外周血突变等位基因比分别为81.18%、37.08%和77.64%,其中1例患儿的多组织样本的突变等位基因比为78.67%~98.46%。文献检索发现PCDH19基因嵌合突变所致男性癫痫共11例,起病年龄范围为出生后5~31个月,9例有局灶性发作,其中3例仅表现局灶性发作;4例有全面强直阵挛发作;6例有≥2种发作类型;11例发作均有丛集性;9例有热敏感;7例有智力障碍;5例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结论PCDH19基因嵌合突变导致男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为癫痫发作具有丛集性和热敏感特点,以局灶性发作最常见,多伴不同程度智力障碍,部分患儿有孤独症谱系障碍。

  • 标签: PCDH19基因 突变 嵌合 癫痫 智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于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MALBAC)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卵裂期优质胚胎的嵌合体率及类型。方法收集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并生育正常后代的夫妇捐献的卵裂期冷冻优质胚胎,解冻,消化透明带,收集卵裂球,进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及二代测序。结果共解冻胚胎23枚,收集184个卵裂球。175个(95.1%)卵裂球获得了测序结果,其中100个(57.1%)为非整倍体。在23枚胚胎中,3个(13.0%)为正常的二倍体,20个(87.0%)为嵌合体,其中包括5个(21.7%)非整倍体嵌合型、7个(30.4%)为二倍体-非整倍体嵌合型、5个(21.7%)为异常嵌合型、3个(13.0%)为无规律分离型。结论卵裂期优质胚胎中存在较高的染色体嵌合体率。复杂染色体异常或高比例异常细胞的嵌合体可能是影响胚胎发育潜能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卵裂期胚胎 多重退火环状循环扩增 二代测序 嵌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