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是由于嗜铬细胞肿瘤或增生并分泌过多儿茶酚胺所致的疾病。肿瘤细胞大多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少数来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目的讨论嗜铬细胞瘤治疗用药。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在术前及术中需要使用药物以控制血压,避免术中血压波动以诱发危象和休克,降低手术的风险和死亡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西药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大约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少数(10%)位于肾上腺以外,可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嗜铬细胞,如椎旁交感神经丛、肠系膜、膀胱、睾丸等,嗜铬细胞肿瘤大部分为良性(约90%),只有10%左右为恶性或转移瘤。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嗜铬细胞瘤的内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酚苄明每次10mg,2/d,以后逐渐加量,一般30~40mg/d,不良反应有直立性低血压、鼻塞、瞳孔缩小、恶心、流涎及心动过速。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的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治疗资料,手术切除可根治,控制血压、补充血容、纠正代谢紊乱为术前主要准备。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考虑为恶性患者,现术后半年,口服降压药物,未采取其他治疗,状况尚可。结论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控制血压固然重要,但其他症状也不容忽视。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嗜铬细胞。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绝大部分发生在肾上腺髓质,90%以上为良性肿瘤。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该瘤细胞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从而引起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1。病情凶险,变化大。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手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46岁,主因阵发性高血压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患高血压,血压在180—140/110—90mmHg之间波动,一直在当地医院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1月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头痛,并心悸和大汗淋漓,血压最高达220/130mmHg,排尿时尤其明显,口服一般降压药物不能控制,急来我院就诊,以“高血压”收住。平时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和遗传病史。入院后查心、肺、腹无异常,24h尿儿茶酚胺(CA)、香草基扁桃酸(VMA)均增高,怀疑嗜铬细胞瘤。查双肾上腺B超和CT均未发现占位,给予竹林胺治疗,待血压稳定后做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一直径约1.5cm大小肿瘤,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给予α-受体拮抗剂和俨受体拮抗剂治疗2周,待血压、心率稳定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肿物、膀胱部分切除,

  • 标签: 膀胱嗜铬细胞瘤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 简介:摘要恶性嗜铬细胞瘤(PHEO)非常罕见,该肿瘤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数患者经确诊时已经有远处转移。随着人们对于该病的探究及治疗的期望值增高,迫切需要对于该病充分了解,本文就目前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腹腔镜检查 放射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因患糖尿病7年、高血压6年、腹胀半年入院。I992年经数次血糖检验均明显高于正常,空腹血糖高时达19mmol/L,伴体重明显下降,当地医院诊为“2型糖尿病”,应用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应用胰岛素治疗至今已5年,目前用量为50U/d,血糖控制仍欠佳;1993年诊为“高血压”,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高时达230/120mmHg,应用“洛汀新”等多种降压药物,效果差;1995年心电图示“心肌缺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半年前开始出现腹胀,以中上腹为主,周期性发作,无明显规律性,伴大便秘结,呈羊粪状,每4~5天大使1次,多时长达6d大便一次,于当地医院诊为“糖尿病继发性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给予“吗叮啉”“番泻叶”“果导”及中药制剂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发病以来常感多汗、焦虑、烦躁,易发脾气。

  • 标签: 巨大嗜铬细胞瘤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持续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体重明显下降
  • 简介: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PHEO)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PHEO的临床资料。结果:肾上腺PHEO占87%,肾上腺外占13%,恶性占9%。阵发高血压型占65%。24h尿VMA、5h尿VMA/Cr测定、B超、CT或MR、^131I-MIBG测查阳性率分别为85%、75%、82%、96%、96%。结论:PHEO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长、病情重者引发心、脑、肾、消化、内分泌等系统严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十分重要。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临床特征 术前准备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25例CT双期扫描征象。结果CT扫描显示,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者22例,异位者3例,多是单侧发病(21/22)。肿块较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20例)。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出血、坏死常见(13/25),1例坏死严重。钙化较少见,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结论MSCT双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血管的关系,有助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术后随访。

  • 标签: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75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1个月,口干3d入院。患者入院1个月前因"突发高血压伴右丘脑出血"于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期间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最高达8.23mmol/L、餐后2h血糖最高达24.8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及那格列奈降糖治疗,血糖未控制理想出院。入院3d前感口干、乏力,来我院门诊查血糖高收入病房。入院查体:体温36.6℃,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异位 高血压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治疗水平。方法对65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0例,女25例,年龄16~72岁,平均36岁,持续高血压35例,有不同程度心脏损害19例。结果全部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中发生血压较大波动8例,心律失常6例,经精心监护及治疗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前血压控制、充分扩容、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术中避免不必要的探查,术中、术后应用升压药物等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