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下OverStitch缝合治疗经下胃壁切除(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后穿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EFR,并在术后因穿孔接受下OverStitch缝合创面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中和术后并发症、手术总时间、缝合时间、术后(1、2、24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20岁。病灶平均直径1.70 cm,胃底2例、胃体3例,剥离后的创面平均直径4.30 cm;手术总时间平均91.40 min,平均缝合时间11.60 min,每例患者均只使用1根缝合线;术后2 h腹痛评分最高(3.20分),其次为术后1 h(2.20分)和24 h(1.20分);术后平均住院2.40 d;平均随访6.25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9.00分。结论下OverStitch缝合治疗EFR术后黏膜穿孔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 穿孔 OverStitch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间质瘤患者应用切除(EFTR)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018年间应用切除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黏膜下剥离)与观察组(切除)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及EFTR手术优越性。结果手术治疗中所需平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传统拟定用外科手段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应用下胃黏膜切除,具备微创、手术时间短、康复时间短以及预后质量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 胃全层切除术 胃间质瘤
  • 简介:目的探讨切除(endoscopicfull-thicknessresection,EFR)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48例胃底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R,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FR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32)min。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发生中出血、1例发生气腹、1例出现术后发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均经及内科治疗成功处理。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日为(6.0±0.5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EF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胃黏膜下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底粘膜下肿瘤应用内径下切除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就诊的60例胃底粘膜下肿瘤患者,均接受切除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将两组干预效果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气腹、术后发热、中出血)发生率(3.33%)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更高,(P<0.05)。结论:胃底粘膜下肿瘤应用内径下切除中联合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底黏膜下肿瘤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甲状腺次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实施甲状腺次切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前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内镜下 甲状腺 次全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重症Dieulafoy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近年来外科主张行广泛性胃楔形切除,但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往往选择率低。本病例采用下局部扩大切除胃壁,腹腔恒径动脉缝扎离断后荷包缝合胃壁,该方法既模拟了外科的胃楔形切除,又减小创伤,是治疗Dieulafoy病的一种新方法。

  • 标签: 恒径动脉 内镜全层切除术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腹腔筋膜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及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筋膜子宫切除(A组),30例行经腹子宫切除(B组),3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前、中和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较快、肛门排气早、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筋膜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极大地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并行内切除手术治疗的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采取分析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内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的围期加强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消化道黏膜 下层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86年Gagner报告了首例甲状旁腺切除,系颈部充气建立操作空间,用特制的微小器械完成手术操作.甲状旁腺切除的开展标志着颈部手术时代的开始,继而出现了经胸壁或腋窝入路,以及经颈前或锁骨下小切口入路辅助甲状腺切除.辅助的甲状腺切除(endoscopicassistedthyroidectomy,EAT)或微创电视辅助的甲状腺切除(minimallyinvasivevideoassistedthyroidectomy,MIVAT)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Miccoli于1988年报道的,其基本式是经颈部小切口在内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切除.2002年在国内我们较早开展了Miccoli手术.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 全身麻醉 手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切除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切除或外科手术(包括腹腔及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7 cm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36例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组9例和外科组27例,对比分析2组围期指标和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结果围期指标方面,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外科组(4.0 h比2.0 h,P<0.01),术后禁食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4.55±0.88)d比(6.22±2.24)d,t=-2.15,P=0.03],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6.88±1.26)d比(10.03±2.90)d,t=-3.13,P<0.01],术后第1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明显低于外科组(3分比6分,P<0.01),术后第3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亦明显低于外科组(1分比3分,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外科组[(5.5±1.47)万元比(7.3±2.43)万元,t=-2.11,P=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组为11.1%(1/9),高于外科手术组的7.4%(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切除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和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势,但如何缩短手术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胃巨大间质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 简介:摘要腹腔子宫切除是指全部子宫切除的过程均在腹腔下进行。腹腔子宫切除即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短,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也有中急性损伤,术后迟发损伤,膀胱、输尿管、直肠的损伤等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 方法 优点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腹腔胰腺中段切除(LCP)被认为是治疗胰腺颈部及近端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其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和术后内外分泌功能。相对于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保留了胃肠道、胆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相对于远端胰腺切除保留了更多胰岛细胞、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保存了脾脏的免疫、抗感染和凝血功能。手术要点是要准确把握手术指征、精细的胰腺断端处理及规范的胰腺重建方式,手术盲点是注意胰漏发生率及出血风险增加。但LCP是安全可行的,既满足了微创的需要,又保留了术后胰腺功能,手术疗效确切,制定并推广标准手术程序可使这些患者受益更大。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 胰腺切除术
  • 简介:腹腔切除进行辅助小切口下的消化道重建有时较为困难。一些应用机械吻合为主的体内食管空肠吻合技术被开创应用,其中线性吻合器overlap法因易于操作且吻合口宽目前最受青睐。近期报道的基于倒刺线改良的overlap法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已作为我中心切除的主要技术。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直径≥1 cm)行内切除,并采用单钳道对吻缝合法闭合消化道缺损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内切除后单钳道对吻缝合技术闭合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有术后创面成功闭合(100%),未发生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瘤体平均最大长径3 cm(1~7 cm),13例(21%)瘤体最大长径≥5 cm;62例患者平均止血夹应用个数25.7枚(7~78枚),平均手术时间168 min(44~300 min),平均缝合时间63 min(13~211 min);患者术后平均7 d(4~12 d)出院;术后3~6个月复查,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以上结果提示,单钳道对吻缝合方法闭合消化道缺损安全、有效、简单、可行。

  • 标签: 缝合技术 对吻缝合 内镜全层切除术 黏膜下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黏膜下挖除(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切除(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腔生长胃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0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确诊为胃间质瘤的441例患者资料,其中241例行ESE(ESE组),200例行EFR(EF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手术相关参数,并发症,住院时间,费用和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危险度分级、完整切除率、整块切除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FR组比较,ESE组手术所需关闭胃壁缺损的钛夹数量更少[6.0(4.0,6.0)个比6.0(5.0,8.0)个,U=18 424.0,P<0.001],术后首次流食时间[2.0(1.0,2.0) d比2.0(2.0,3.0)d,U=17 420.0,P<0.001]与住院时间[6.0(5.0,8.0) d比7.0(6.0,9.0) d,U=18 906.0,P<0.001]更短,总费用更低[1.89(1.64,2.14)万元比2.09(1.81,2.38)万元,U=17 956.0,P<0.001],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FR组[5.8%(14/241)比11.5%(23/200),χ2=4.605,P=0.032]。441例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5.0个月,疾病复发率为0.45%(2/441),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结论ESE和EFR治疗腔生长胃间质瘤的疗效相当,但ESE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负担。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的可行性及其美容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胸部乳晕入路或腋下入路行内甲状腺切除183例,其中甲状腺腺瘤56例(1例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88例(5例伴腺瘤,2例伴甲亢),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25例,甲状腺癌14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179例,一侧腺体123例,一侧切加对侧部分切除或次切除56例。手术时间93(45~280)min。中转开放手术4例。无神经、气管及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8)d。术后随访1~38个月,3例复发,患者均对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结节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下黏膜切除(EMR)术前准备及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1例入住我科,并行EMR的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位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程顺利,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均可康复出院。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表浅肿瘤的有效方法,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中、配合、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起重要作用。

  • 标签: EMR内镜黏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术中配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