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低位直肠切除综合征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些症状的机制及治疗之前为人们所忽略,这里不但关注重建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还将探讨切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及相关风险,为了提高人们对切除综合征的认识和理解,并突出病因的临床研究及针对性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前切除综合征 生活质量 病理生理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腔镜直肠低位切除术与开腹直肠低位切除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直肠低位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经腹腔镜直肠低位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总不良反应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低位切除术相比,经腹腔镜低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其创伤小、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腹腔镜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开腹 疗效
  • 简介: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之势。其中约有3/4的患者为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手段。腹会阴切除术(abdominalpelvicresection,APR)曾被公认为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术式。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保肛手术已取代腹会阴切除术成为直肠癌的首选术式。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腹会阴切除术 胃肠道恶性肿瘤 “金标准” 外科手术
  • 简介:腹腔镜直肠低位切除术。术中首先经中间入路打开乙状结肠系膜内侧浆膜,循Toldt’s间隙向头侧游离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夹闭离断肠系膜下动脉,并清扫253组淋巴结;继续向外侧、尾侧游离左侧Toldt’s间隙,并向下延续至直肠后间隙,分离过程中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左侧生殖血管。沿左结肠旁沟打开结肠系膜与侧腹壁的融合筋膜,向上游离左侧结肠至脾曲。向下继续沿直肠后间隙分离,并向两侧拓展;前方在腹膜返折略上水平打开腹膜,在邓氏筋膜间隙向下游离,从前、后及两侧交替游离并完整切除直肠系膜;双吻合器法切除直肠肿瘤及重建肠道。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切除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的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结果78例无手术死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LAR组和APR组,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低位直肠直肠癌外科治疗中,LAR和APR手术方式对直肠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保肛术式为首选,APR术式应视为最后的选择。

  • 标签: 中低位直肠癌 术式 保肛手术
  • 简介:低位直肠癌由于位于人体盆腔底部邻近肛门,深在又隐蔽,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又往往极易侵犯女性的子宫、阴道,男性的前列腺及盆壁等组织。造成外科治疗难度大、疗效差和保肛率低。永久性的人工肛门更使患者感到沮丧和痛苦。近年来国际上开展了一种所谓“经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的新术式,专用于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该术式在设计上打破了同类手术上百年来一直遵循的从腹盆腔开始分离直肠和肿瘤,最终经肛门切除肿瘤,然后采用手工吻合肠道的传统保肛模式,采用经会阴切口的肿瘤切除和吻合器技术的肠道吻合方式。同传统的低位直肠癌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更高的保肛率和更为满意的肛门功能,并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直肠全系膜切除(TME)。

  • 标签: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方案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切除术吻合口瘘预防。方法对1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1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总结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8.82%,采取非手术治疗吻合口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16。28d,平均19.6d。结论保证吻合口血供,防止吻合口张力过高,通畅引流消除骶积液等综合预防措施,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标签: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 吻合口瘘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切除术(Dixon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3例行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直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3~10天发生临床吻合口瘘3例,均为下段<8cm。经临床禁食禁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内痊愈出院。结论Dixon手术是直肠癌保留肛门的一种最好的手术方法,保留了肛门,直肠下段的感觉及排便功能。

  • 标签: 直肠癌 经腹手术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肠低位切除行手工缝方法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2例直肠低位切除手工缝合进行回顾性体会。结果术后发生1例吻合口瘘。结论采用人工缝合法与使用吻合器方法进行吻合效果差别不大,吻合确切。

  • 标签: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 手工缝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双套管引流治疗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2016年对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 11例患者采用了双套管引流管冲洗治疗。结果 11例全部愈合。结论 采用双套管治疗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有效减少二次手术的几率、减轻患者痛苦、技术难度不大、经济适用、患者容易接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双套管 吻合口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切术中采用器械吻合的适应证及术后效果。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实施低位直肠切除并器械吻合术的34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34例顺利完成手术,发生术后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7例。术后每日排便次数住院期间平均4.3次,2个月后平均2.5次,3个月后趋于正常。局部复发率为11.8%(4/34),5年存活率为67.6%(23/34)。结论低位直肠切除器械吻合术可以保存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是腹膜反折及以下直肠癌的最佳术式选择。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前切除术 器械吻合
  • 简介:摘要随着外科器械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有更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得到根治肿瘤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保留肛门,但术后有60%~90%的患者会出现低位切除综合征,其排便功能紊乱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低位切除综合征的概念、症状、可能的发病机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LARS诊治和预防提供帮助。

  • 标签: 直肠肿瘤 排便 综述 低位前切除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 简介:术者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委员会副主委。

  • 标签: 直肠癌前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达芬奇 低位 主任医师
  • 简介:经腹切除术为目前治疗直肠癌最理想的保肛术式.但术后吻合口漏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我科自2004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直肠癌患者行低位切除术139例,其中并发吻合口漏12例。针对容易诱发吻合口漏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低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52例直肠低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发生率为5.77%,全部经非手术治疗于3周内痊愈。结论吻合口漏重在预防,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对吻合口漏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 简介:目的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选择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mm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1.2±3.2)d,无死亡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3.6%),经过局部引流而自然愈合1例,因直肠阴道瘘进行横结肠造口转流1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低位 超低位前切除 切割吻合器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确诊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经会阴直肠切除术,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远切缘距肿瘤下缘1.0~2.0cm,平均1.6cm,均一期手术切除肿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1%(3/13),所有患者均获得1至5年随访,术后1年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粪便均能很好控制排便者为61.5%(8/13)。术后1年,总体生存质量评分达75分以上。结论经会阴直肠切除术能较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有效保留括约肌功能,在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 标签: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排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切除双吻合术在低位直肠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8年我院8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例采用低位切除双吻合术,38例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单吻合术,从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种术式癌灶的根治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低位切除双吻合术操作更简单、时间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肠梗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术后5年生存率、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位切除双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操作方便、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

  • 标签: 低位前切除术 双吻合器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