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唐代乐府经历了初唐之渐、盛唐之盛、中唐变而再盛、晚唐趋衰的演变轨迹。李白是盛唐乐府大家,不仅集大成,而且有新变。杜甫新题乐府学习李白古乐府而转换方向,是中、晚唐诗人学习李白乐府的津梁。杜甫、元稹、白居易乐府多理少文本于李白。元、白所谓的新乐府是一家之言,实并不存在。其界定存在模糊性和摇摆性,只不过放大了传统乐府歌讽时叙事等特点而已。元、白新乐府是经杜甫学李白古乐府神理精髓的变体。张籍、王建乐府风雅比兴、铺陈六义,实青莲之变。李白乐府主意比事,寓今托古,逗启李贺。温庭筠学李白乐府而知变,想象丰富,浓艳绚丽,写情擅铺。李贺之诡,温庭筠之艳,乐府变格矣。

  • 标签: 李白 杜甫 乐府 嬗变
  • 简介: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唐代乐府中的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晰,在研究过程中带来了许多不便.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可以认为,应将唐人拟写唐以前题目的乐府称作是"旧题乐府",唐人自制题目的乐府称作是"新题乐府".又通过对乐府与歌行进行区分,认为乐府是"之一体",歌行则是独立的一种文体,其本质是七言自由体的形式,具有易于入乐的特性.

  • 标签: 唐代 乐府诗 名称 解析 文学形式
  • 简介:唐代是封建历史上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时代,这种时代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唐诗的极度繁荣。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文化霸权仍然存在,诗人们仍不能毫无忌惮地写作。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到了极点,文化霸权也由隐

  • 标签: 新乐府诗 杜甫 时代 诗人 唐诗 繁荣
  • 简介: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观念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谶纬之学兴起。在文学艺术上,谶纬的神幻色彩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素材,两汉乐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从谶纬的角度来看待两汉乐府,分析乐府中与谶纬有关的题材意象,受谶纬的影响,两汉乐府的浪漫主义色彩,多种手法的运用,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 标签: 谶纬 两汉 乐府诗
  • 简介: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起点,其创作精神已成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而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方面,汉乐府都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等,具有多样化的内涵。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客观分析了重言词,详细探讨了汉乐府对《诗经》重言词的继承发展。

  • 标签: 汉乐府诗 《诗经》 重言词 继承 发展
  • 简介:在《李东阳集》中共有乐府三卷,计107首。这些作品不管是诗歌体式、艺术风格,还是题材、主题,都带有很大的创造性,与传统乐府绝不相类。这些乐府因体制特异,而引起时人与后人的高度关注,其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一直争议不休。客观、公允地分析西涯乐府的创新之处,并从历史上诗体的发展与演变、功能的转移与扩展等方面肯定这种创新的价值,应当也是一项有益有工作。

  • 标签: 李东阳 拟古乐府 乐府诗 创新
  • 简介:唐代边塞的繁荣,学者多关注唐代军事、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诗人游边出塞的现实经历在文学中的反映。对于唐代边塞和异域风情音乐在内地持续流行的艺术背景却失之考察。具有边塞和异域风情的音乐环境对于乐府边塞的繁荣所产生的作用是直接和明显的。“丝绸之路”传入的胡琴、琵琶等异域乐器以及边疆和异域进献的《凉州》《伊州》《石州》《柘枝》等大曲,加之中原的乐器如琴、本土音乐如《水调》也都沾染了边塞和异域音乐的风气,为唐代乐府边塞的繁荣提供了持续的生成性文艺土壤。唐代以具有边塞和异域音乐风情的乐曲来配合演奏诗人的边塞诗作品,促使了唐代边塞乐府环境中的持续繁荣。大量诗人虽无亲临边塞的经历,但是他们借助音乐想象,也创作了大量乐府边塞。“亲历边塞”之外的“想象边塞”,构成了唐代边塞的半壁江山。

  • 标签: 唐代 音乐 边塞诗
  • 简介:乐府指迷》是宋代一部重要的词话,它与王灼《碧鸡漫志》、张炎《词源》合称为“南宋三大词话”,代表了宋代词学理论的最高水平。它见微知著、体大精深,几乎涵盖了词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是南宋中后期词发展到新阶段的理论总结,具有鲜明的词学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乐府指迷》深刻的批评理论,得到了词学界的深切关注。近年来,专论文章逐渐增多,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成绩斐然。但是,仍有诸多方面尚需进一步认识和讨论。文章拟分段、分类对其研究现状加于述评。

  • 标签: 乐府指迷 沈义父 研究成果 述评
  • 简介:以《董逃行》、《王子乔》等乐府古辞诗歌为例,阐述乐府古辞中游仙诗的艺术特点,包括诗歌意象、仙人形象,以及作者写作动机和原因等。

  • 标签: 乐府 古辞 游仙诗
  • 简介: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和自居易《新乐府》五十首的创作时间,学界流行的观点是认为大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其根据是《白氏长庆集》中《新乐府》五十首总序后所署的“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诸字。然而验以元白文集中其他有关诗文,“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诸字颇多可疑之处。综合各种相关材料来看,这两组诗的创作时间最有可能是在元和七年(812)。白居易后来编文集时之所以要在《新乐府序后署上“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诸字,则可能是为了洗刷元和十年江州之贬时政敌加于他的触犯名教的罪名。

  • 标签: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新乐府》 创作时间 元稹 白居易
  • 简介:郭茂倩编纂《乐府集》时,除沿用沈约《宋书·乐志》“古辞”之概念外,另引入“本辞”概念.从《乐府集》编排体例可知,古辞与本辞具有确乎不同之所指.与本辞概念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是,在词曲研究领域中则多见“始辞”之用.这三个概念同中有异,其间有联系亦有区别,目前学界尚无成说定论.本文认为,本辞为同一曲题乐府创作的本源参照,它是汉乐府处于民歌或俚歌阶段的状态,古辞是将本辞进行音乐加工后,可入于汉魏晋宫廷音乐歌唱的汉代乐府,始辞则是指为词曲牌调名所主之曲调填配的初始之辞作.

  • 标签: 古辞 古乐府 本辞 始辞
  • 简介:排好日程,铺平纸张,血液沉稳、低吼一个声音俯下铺天盖地的身影说:可以可以写作了当山谷混合着明日歌声的全部音晌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郑单衣
  • 简介:诗歌是属于未来的,是由一代代更年轻的写作者来完成的。90后诗歌越来越证实了一种宏大的整体性诗学研究的不可能。换言之,个体的写作和文本的新鲜碎片已然成为这一庞大写作群体的整体表征。在文学生产和传播媒介的近乎革命性巨变的语境之下,90后是空前的获利者。文学阅读视野的广度、交互性的便利程度、整体修辞能力的提升以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强烈诉求都似乎让我们即将看到“崭新”的诗歌风貌和精神景观。

  • 标签: 诗歌风貌 90后 江湖 文学生产 写作者 诗学研究
  • 简介:"在东晋分析"中古文学在东晋的历史命运","东晋"的阐释"东晋文学在中古的历史地位"。两晋之际,缘情派已往,赏意派方兴,浮竞心消沉,逍遥游盛行,体现在行文风格上,那便是"绮靡"风光不再,而代之以"忘言"的甚嚣尘上,因此""在东晋,重"理"而轻"文"。然而,若论"东晋"的,从文学的创作机制、阅读的趣味诉求与文学发展的实际进程而言,"赏意忘言"是"缘情绮靡"的必要补充与支撑。至于"赏意忘言"对后世文学发展的正面意义,便是陶渊明体与谢灵运体的问世。

  • 标签: 缘情绮靡 赏意忘言 抒情机制 阅读趣味
  • 简介:《邶风·燕燕》,齐鲁韩毛四家解释各异。本文从考证本事入手,继而以帛书就《燕燕》所发议论与之相对照,证明帛书所引为《鲁》《齐》之

  • 标签: < > < > < > < >
  • 简介:火的夜晚你火焰一样的心,火一样的眼神火一样的名字无数个变形,在我的眼前飘摇让我开口歌颂造物主使冰一样的世界融化

  • 标签: 邱华栋 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