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求一种能安全、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的方法.方法将经心包穿刺后用中心导管引流(导管引流组)的46例心包积液病人资料与传统单纯心包穿刺抽液组21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引流组46例中治愈39例,有效3例,发生各种不良反应4例;单纯穿刺组治愈4例,有效5例,发生不良反应6例;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本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易于临床实际操作.

  • 标签: 心包积液 引流 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心包穿刺
  • 简介: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我院血透室自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采用ARROW中心导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对17例患者进行了191例次的血液净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在操和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临时性 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
  • 简介:86例患者在X线导引下,取剑突旁为穿刺点,按Seldinger方法穿刺并留置中心导管(CVC),抽取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药物(结核性注入链霉素、地塞米松;肿瘤性注入丝裂霉素、卡铂等:有粘连注尿激酶等)。结果:86例均获成功,无气胸、出血和心脏损伤情况发生,抽取心包积液200~300ml,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 标签: 治疗心包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临床评价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腔内注射药物 患者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心导管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8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心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细心护理,观察导管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5例(7.35%),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12.5%),导管脱落2例(2.94%),导管口渗血3例(4.41%)。留置时间1~14周。结论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留置期间有效的护理工作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 标签: 中心静脉插管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中心置管(CVT)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探讨导管合理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九年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783例急、慢性肾衰患者,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三个部位CVT共806例次,其中股静脉192,锁骨下静脉263,颈内静脉351例次.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3~45(18.7±12.2)天;锁骨下静脉14~171(43.9±27.8)天;颈内静脉16~92(43.6±22.1)天.CVT并发症发生率为12.7%,常见的有感染(4.7%),血流不畅(3.2%),出血(2.0%),局部血肿(1.5%),深静脉血栓形成(1.2%).结论血透应用CVT有快捷、方便、安全的优点,导管留置时间:锁骨下和颈内静脉无显著性差异,但比股静脉明显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股静脉最高,其次为锁骨下和颈内静脉.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插入术 血液透析
  • 简介:中心导管主要是用于深静脉穿刺置管,由于它的设计合理,材料可靠,可以在体内长时间的保留而并发症少,近年来临床医务工作者把它作为一种微创技术而广为应用于临床.自2003年来,应用Seldinger法置入美国产的ARROW中心导管至心包腔和胸腔进行闭式引流,获得了较好疗效.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微创治疗 引流治疗 并发症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选择2005年2月~2009年1月我院住院的5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单腔中心导管引流腹水,一次置管,反复使用。明显减轻了由于反复腹腔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繁琐的工作程序。护理要点为治疗前后加强心理疏导;术中医护人员与及病人密切配合,注意无菌技术,加强病情观察;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冲管,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系统,预防感染。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腹水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导管(PICC)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收集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并做PICC置管的198例肿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结果为病人提供了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支持,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PICC置管术是一项安全方便、维护简单、感染机会小、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是病人长期输液治疗的安全通道。

  • 标签: 肿瘤病人 PICC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atheter-felatedsepsis,CRS)病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0例CRS病人的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CRS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阳性球菌(32/45),真菌(8/45),革兰阴性杆菌(5/45)。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多数对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的致病真菌(7/8),革兰阴性杆菌常为耐药菌株。结论:CRS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感染的导管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心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四种不同方式在临床应用特点。找出抢救病人的有利方法。方法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导管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eralCatheter,PICC),对840例病人随机采取股静脉置管14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20例,颈内静脉置管620例,PICC60例,评价四种置管方法穿刺所用导管,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带管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等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ICC置管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带管时间相对其它组有明显差异,置管相关并发症少。结论PICC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易于护理,维护方便安全。

  • 标签: 4种中心静脉 置管方法 比较 护理
  • 简介: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尤其是肺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生长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需反复穿刺、创伤大且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我科2004年6月至2005年2月对2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灌注化疗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灌注化疗 胸腔留置 胸腔穿刺抽液 胸腔闭式引流术
  • 简介:目的建立并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压(CVP)的准确监测。方法对120例长期静脉输液及监测中心压的患者行中心置管,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心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率、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确保中心置管通畅,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输入,具有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导管相关性感染 空气栓塞
  • 简介:摘要中心置管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时间长、刺激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急救危重病人、监测中心压及建立有效通路的重要途径。颈外静脉置管固定较困难。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且限制了患者下肢活动,只适用于短期置管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易固定,监测中心压准,但易形成气胸、心律失常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选择穿刺部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中心置管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以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时间长、容易护理等优点。

  • 标签: 中心静脉 置管 观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虽有解磷啶、阿托品等特效治疗,但若中毒严重,用药时间晚,胆碱酯酶难以恢复活性。而且有机磷为高脂性环状结构,进入人体内立即与胆碱脂酶结合,常规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排出体外。在此情况下,利用活性碳吸附有机磷毒物,从而迅速减少体内毒物含量,减轻中毒症状,促进昏迷患者意识转清及呼吸麻痹患者呼吸的改善,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院应用大口径单针双腔中心导管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26例重度有机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中毒 中心静脉导管 阿托品化 大口径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插管感染(插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订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插管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索。结果22例插管感染中,多数病例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病史;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管时间大于2周的插管感染率明显升高(与留管时间小于2周相比;P〈0.05)。结论机体抵抗力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留管时间过长、插管部位和护理不当等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其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感染/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中心置管在肿瘤科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由于治疗需要,导管需在体内长时间放置,据报道,中心导管最长留置使用时间为1a。因此,预防导管的脱落、有效地固定导管成为护理的难点之一。本文重点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寻找有效、简便、舒适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共护理中心置管病人689例,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对比,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固定方法 护理技术 置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