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

  • 标签: 汉江 旅游城市 历史文化 园林城市 科技进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正畸用镍钛弓临床使用后期常发生弓力学性能降低现象,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口腔唾液电解质环境腐蚀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口腔环境是一个pH值变化的复杂环境。口腔环境内多种成分能使正畸镍钛弓受腐蚀,使其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发生变化。国内外也出现了许多对正畸弓腐蚀与抗腐蚀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弓腐蚀机制以及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归纳阐述。

  • 标签: 正畸 弓丝 腐蚀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口连体固定与分段固定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适合半口义齿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经相应治疗后,A组患者作分段固定修复,B组患者作连体固定修复,随访3年,通过观测两组患者的咀嚼感觉、食物嵌塞情况,及义齿有无固位不良、固定断裂、牙冠磨损情况,基牙有无龋损、牙周病、及根尖不适的情况,评定义齿的使用情况及基牙的变化情况。结果随访3年后,连体固定在咀嚼感觉、食物嵌塞等方面的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分段固定患者(P<0.05);牙龈不适、固位不良及固定断裂情况均较分段固定显著降低(P<0.05);且基牙龋损、牙根根尖不适、牙周病的病例比例也较分段固定明显降低,(P<0.05)。结论连体固定较分段固定更适合于需要进行半口牙齿修复的患者。

  • 标签: 连体固定桥 分段固定桥 半口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预留斑马导在提高复杂性肾结石一次性清石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复杂性肾结石患者49例,在建立通道前除保留拟建立通道的导外,视结石分布部位额外预留1根导以提高结石清除率。结果本组4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并留置两根导,其中41例通过预留导找到目标肾盏并碎石成功,8例患者采用了双通道碎石,其中3例肾盏颈口狭窄,5例患者因角度过大无法通过先建立的通道到达预留导所在肾盏。结石一次性完全清除共36例,一次性取尽率达73.47%。平均手术时间79.6(52.3-11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20(45-5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6-12)d。术后出现高热患者2例,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术后大出血1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治愈。无胸膜损伤、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术前评估通过单通道碎石困难者,在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前预留导可显著提高一次结石清除率,特别对于复杂性结石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通道,避免多通道手术过程中引起的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导丝
  • 简介:摘要心肌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变异,据其对冠脉血流影响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本文从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中医证型等方面来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肌桥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黄疸为临床常见病证,中医在黄疸病的认识上源远流长,阴和阳是根据阴阳学说把黄疸分为两类的一种划分方法,其中阴之病因病机、辩证更为复杂,故其治疗难度亦更大。只有清楚的认识和区分阴,才能有效治疗缠绵难愈之阴。故本文从阴的中医理论认识、病因病机、辩证治法作一综述,有其特殊意义。

  • 标签: 阴黄 病因病机 中医辩治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免疫紊乱、微生物感染等有关。其中基因突变是最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发现聚蛋白(filaggrin,FLG)基因无效突变可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紊乱,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过敏原及微生物的侵入。外界变应原的侵入可使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这些免疫失衡可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作用于皮肤,最终引起皮肤干燥,出现湿疹样皮损。本文行如下综述。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丝聚蛋白基因无效突变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2-2014年期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病原学诊断和抗假酵母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分离的1361株假酵母菌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并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361株假酵母菌,菌种分布前三位依次为白假酵母菌945株(69.4%),热带假酵母菌144株(10.6%),光滑假酵母菌134株(9.8%)。标本来源分析,假酵母菌检出率以痰液标本为主,检出率为47.9%,其次为尿液标本,检出率为21.9%;科室分布分析,呼吸科分布最多,为20.1%;年龄段分布主要在60岁以上人群,分离率为73.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假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假酵母菌的菌种分布逐年在发生变化,目前院内感染虽然仍以白假酵母菌为主,但光滑假酵母菌、热带假酵母菌的感染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检验科室应重视和加强假酵母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这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感染 抗真菌药物 耐药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诊断不孕症的标准:夫妻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未避孕,未怀孕。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病人目前已超过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有资料报道,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炎是引起不孕的常见原因,分别占女性不孕的38.53%、19.54%、15.17%[1],病人的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2],我院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不孕症病人施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cook导手术,对其阻塞的输卵管进行插管疏通,同时进行输卵管通液术,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不孕症 宫腔镜 腹腔镜 COOK导丝 护理
  • 简介:摘要清代名医元御,临床中重视脾胃中气,对于妇科病的论述涉及经、带、胎、产、杂,主张“调经养血,以崇阳为主”、“妇科杂病,多在肝脾”、“妊娠的维持,脾土为根本”、“产后之病,重视脾胃中气”,体现出了脾胃的重要地位。

  • 标签: 黄元御 中气 脾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者尿液标本分离的假酵母菌属等真菌的感染特点、分布及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为例,并从患者送检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35株假酵母菌属,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了135株真菌,主要是以白色假酵母为主,共有102株占75.55%;主要分布以综合康复科为主,一共76株占总数的56.29%;白色假酵母菌、光滑假酵母菌、热带假酵母菌等对两性霉素B敏感,并且敏感率为100%。结论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现代医疗行为的干扰,尿路感染的假酵母菌的发病率和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选择正确的抗真菌药物和尽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能更好的进行控制真菌引起的感染。

  • 标签: 假丝酵母菌属 分析 泌尿系统 感染
  • 简介:摘要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是由假酵母菌引发的常见性女性外阴阴道炎症。是结婚后妇女在生育期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外阴阴道的感染病症,由于妊娠期的妇女雌激素水平持续性的不断提高,使其免疫力随之呈相反方向持续性降低,从而导致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VVC)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这不仅仅只是给孕妇带来了极大的身体以及心灵上的痛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新生婴儿的感染几率。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在妊娠期的女性中,具有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孕期妇女至少会发生一次外阴阴道假酵性感染,这其中有百分之十的妇女有一次甚至是一次以上的外阴阴道假酵性病的复发状况。本文主要针对妊娠期妇女所并发的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分析。相关专业性的研究人员,为治疗此病症做出理论性的数据参考价值案例,为妊娠期妇女以及新生婴儿的日常健康生活提供有效健康的基础保障,同时也为患者家庭以及医院社会减轻了压力、负担。让医学领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做出相应的贡献力量。

  • 标签: 妊娠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防治手段 诊断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80-02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心肌(myocardialbridge,MB)与心肌所在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的115例前降支M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为单纯的MB(A组),31例为合并前降支动脉固定狭窄者(B组)。结果MB的检出率为22.3%,均发生在左冠前降支。B组壁血管(muralcoronaryartery,MC)收缩期狭窄程度较A组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B长度、MB距左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中动脉固定狭窄程度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正相关性(R=0.189,P=0.043),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负相关性(R=-0.188,P=0.043),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越重、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越近越易出现前血管固定狭窄可能。两组心肌相关解剖因素经回归分析,结果示P>0.05,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MB长度、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均不是心肌前血管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固定狭窄的发生。结论心肌前血管易出现固定狭窄,与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相关,但心肌不是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标签: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辖区内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将危害女性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尽早地排除出来。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方法对李镇3445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采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X线钼靶检查,彩超检查,乳腺手诊,配合常规化验、妇科检查。结果检出1人为导管侵润癌,宫颈高度病变1人;结论两癌筛查的开展有助于及时筛查出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对保障妇女健康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宫颈癌 健康教育 筛查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59-01
  • 简介:目的:通过对21例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CPM)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CPM的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PM患者的MRI表现。结果:21例均表现脑基底中央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其中11例可见双侧半卵圆形中心及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白质、双侧豆状核、尾状核、双侧小脑结合臂、小脑中脚、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所有患者脑基底部病变在T1WI及T2WI上边界清晰。结论:CPM具有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其具有较大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髓鞘溶解 中心性脑桥 桥脑外髓鞘溶解症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临床固定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164例采用固定修复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比较不同牙缺损程度、不同年龄固定修复效果。结果全部164例患者接受固定修复2年后,153例修复成功,占93.3%;11例患者出现修复失败,占6.7%,其中4例患者固定松动脱落,发生率为2.43%,7例患者出现固定破损,发生率为4.27%;不同牙缺损程度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临床固定修复疗效明显,有效改善患者咀嚼效能。

  • 标签: 口腔临床 固定桥修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巴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中晚期帕金森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多巴肼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HAMD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一年后,实验组的HAMD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巴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运动功能、精神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中晚期 帕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