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负荷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测算左室重量,将9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LVH组和无LVH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分析比较全天(24h)、白天、夜间的血压血压负荷及其变异性与LVH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无LVH组的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均显著增高;LVH组的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无LVH组;LVH组的24h、白昼、夜间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显著高于无LVH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负荷值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关系密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有重要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负荷 血压变异性 左室肥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不仅要进行良好的血压水平控制,更要注重通过选择有效的药物调节血压昼夜节律状况,达到逆转靶器官损害和改善预后的目的,从而降低LVH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和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1例(Ⅰ组),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3例(Ⅱ组),选择年龄与患者可比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Ⅲ组),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分析24小时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及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1)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Ⅰ、Ⅱ组24小时血压负荷,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显著高于Ⅲ组,Ⅰ组与Ⅱ组间血压负荷有显著差异;Ⅰ与Ⅱ组非构型血压显著高于Ⅲ组,Ⅰ与Ⅱ组二者间的非构型高血压出现率有显著差异.(2)心率变异性:Ⅰ、Ⅱ组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显著低于Ⅲ组,Ⅰ与Ⅱ组间心率变异性也有显著差异.(3)四个指标的相关性:Ⅰ组HRV与24小时血压负荷,非构型出现率及左室肥厚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昼夜节律消失,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减弱可能与上述变化有关.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改变心率变异性,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减少血压负荷.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压负荷 血压昼节律 心率变异性 左室肥厚
  • 简介:目的讨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负荷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并合并高血压患者(n=738例),按照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组,分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n=295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n=219例)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n=244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测量所得的血压值超过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血压界限的比例(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全天、白天及夜间SBP、DBP负荷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并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冠脉双支及三支病变患者夜间SBP负荷高于单支病变组,夜间SBP负荷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R~2=0.0124,P=0.02)。进一步将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和两支以上病变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发现夜间SBP负荷与冠脉严重程度相关(OR=1.67,95%CI1.25-2.77,P=0.026)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夜间SBP负荷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血压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辛伐他汀早期干预与晚期干预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防治效果。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负荷血压大鼠模型,在心肌肥厚形成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干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心肌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的BW无显著性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压力负荷大鼠的血压明显升高(均P<0.05),用辛伐他汀早期或者晚期干预,对压力负荷大鼠的血压无明显影响,血脂测定显示,辛伐他汀干预的两组血脂的水平有所下降,但各组之间血脂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压力负荷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的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在给予辛伐他汀早期或晚期干预后,压力负荷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与晚期辛伐他汀干预组比较,辛伐他汀早期干预组大鼠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早期给予辛伐他汀干预,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往往优于药物晚期干预,辛伐他汀早期干预能更有效地抑制心肌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和ROS生成,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护理干预 蓝光照射 妈咪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注预负荷量胶体配合升压药纠正腰麻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腰麻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为40例,每例产妇腰麻前30min内输注10~15ml/Kg胶体液作为预负荷量。当腰麻后血压监测低于原基础值的80%时即时静注麻黄碱10mg(Ⅰ组),苯肾上腺素2mg(Ⅱ组),麻黄碱5mg+苯肾上腺素1mg(Ⅲ组)。观察各组产妇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娩出胎儿脐血气值。结果三组MAP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产妇心率过缓(HR<60次/分)Ⅱ组(14例)显著高于Ⅰ组(0例)和Ⅲ组(2例)(p<0.05);产妇心率过速(HR>100次/分)Ⅰ组(13例)显著多于Ⅱ组(0例)及Ⅲ组(2例)(p<0.05)。胎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血PH值Ⅰ组稍低于Ⅲ组(p<0.05),脐血BE值Ⅰ组稍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在预负荷量输注下麻黄碱与苯肾上腺素单独或联合均可有效纠正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会使腰麻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苯肾上腺素单用或配予麻黄碱合用使胎儿酸碱平衡趋于稳定。

  • 标签: 腰麻 剖宫产术 低血压 预负荷量 麻黄碱 苯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与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素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脊麻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为万汶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素组,B组为万汶共同负荷组,C组为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穿刺,经腰穿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向头部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10mg。A组用10mg麻黄素注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500ml溶液中配成混合溶液,在脊麻注药后以10ml/kg在30min内快速输注。B组在脊麻注药后以万汶10ml/kg在30min内快速输注。C组脊麻后以乳酸林格液6~8ml/kg•h持续输注。记录不同时点的SBP、DBP、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SBP、DBP、HR在T1升高(P<0.05);B组、C组的SBP、DBP在脊麻后各时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B组T2、T3及C组T1、T2、T3时点下降较为明显(P<0.01);三组组间T1、T2、T3各时点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压发生率C组>B组>A组(P<0.01)。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素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脊麻后低血压发生率和提供相对平稳的血流动力学。

  • 标签: 脊麻 剖宫产术 羟乙基淀粉 共同负荷 麻黄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在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心肌损害及储备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健康受检者51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55例(高血压组);根据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的纳入标准:血压≥140/90 mmHg或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排除相关心血管疾病。应用斑点追踪软件分析两组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常规参数,包括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根据采集的标准图像分别在静息和负荷峰值状态对两组左室(三腔、两腔、四腔、整体)长轴应变和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中膜、外膜的圆周应变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各应变参数在静息和负荷状态的差异特征即收缩功能储备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组常规超声参数在负荷峰值期与静息比较仅E/A、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e值在峰值期明显升高[(12.1±0.38)],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峰值舒张储备功能受损。两组长轴及圆周分层应变值自心内膜至外膜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静息期长轴和圆周心内膜应变在高血压组均降低,负荷峰值期在两组间差异更明显,整体长轴心内膜应变静息期对照组(24.4±1.5)%、高血压组(20.4±2.3)%、峰值期对照组(30.8±2.8)%、高血压组(22.8±2.9)%(均P<0.05)。组内不同状态比较,峰值期高血压组部分分层应变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峰值应变均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储备功能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左室分层应变可有效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功能,在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参数差异更明显,运动负荷超声联合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可作为检测高血压患者心肌功能损害的新方法。

  • 标签: 运动负荷超声 分层应变 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生物电阻抗矢量法评估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容量负荷,探讨高容量负荷状态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透析前收缩压(6次透析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值)>160 mmHg的血液透析患者。用生物电阻抗矢量法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并根据患者容量状态分为容量增加组和非容量增加组(包括容量正常和容量下降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细胞内液比例(ICW)、细胞外液比例(ECW)、体细胞质量、瘦体重、干瘦体重及其占总体重的百分比、脂肪含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阻抗/身高、容抗/身高、相位角、疾病指数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51例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选本研究,容量增加组19例,非容量增加组32例(容量正常27例,容量下降5例)。容量增加组患者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磷较非容量增加组显著下降,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容量增加组的细胞外液比例、疾病指数显著高于非容量增加组(均P<0.01);相位角、阻抗/身高、容抗/身高显著低于非容量增加组(均P<0.01)。临床追踪20个月,容量增加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透析前收缩压<160 mmHg)低于非容量增加组(26.3%比4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量增加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非容量增加组(26.3%比15.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两组生存率的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容量负荷增加的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细胞外液增加明显,营养状态评估指标较非容量增加的高血压患者明显下降,而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与患者微炎症状态有关。容量负荷增加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更加难以控制,临床预后可能不及非容量增加的患者。

  • 标签: 肾透析 高血压 电阻抗 生物电阻抗矢量法
  • 简介:目的探讨心率变异(HRV)、血压昼夜节律及负荷值与高血压病(EH)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用动态心电(DCG)观察HRV,用动态血压(ABPM)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值,用二维实时显像结合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血流受阻程度。结果24h的HRV、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值在EH之A、B2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而A、B2组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RV降低、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及血压负荷值明显增高将使心脑大中血管内膜长期处于高负荷压力下,与EH病期发展和颈动脉扩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 标签: 心电图 心率变异 血压昼夜节律 负荷值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 目的:对于基层医院ICU无法常规开展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评估容量负荷,寻找简便易行、准确性高的替代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试图分析容量负荷试验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与心输出量的相关性,进而寻找可行的替代指标。方法:前瞻性随机选择2022年1月至6月于我院ICU患者共105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镇静管理。分别在容量负荷试验前30min和后30min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检测心输出量(CO),计算增量值⊿CO;同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计算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舒张压、⊿MAP和⊿心率。结果:根据试验前CO值分为容量负荷正常组44例和异常组61例,异常组⊿CO、⊿收缩压、⊿舒张压、⊿MAP和⊿心率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而试验后CO、试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MAP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显示,⊿CO与⊿MAP和⊿心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P(OR=2.652,95%CI=2.001~3.325,P<0.001)和⊿心率(OR=1.758,95%CI=1.234~2.658,P<0.001)与容量负荷异常密切相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MAP和⊿心率诊断容量负荷异常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和0.806。结论:在基层ICU无法开展PICCO和超声检查的情况下,准确评估容量负荷试验前后MAP和心率的增量值可作为容量负荷评估的替代指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易获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监护室 容量负荷 血压 心率 心输出量 超声
  • 简介:摘要女性相比男性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冠脉)解剖生理基础及神经激素水平,这导致其更多表现为非阻塞性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血流绝对定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CAD)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功能性检查方法。负荷试验中的心率和血压变化作为自主神经功能的替代指标,对女性血流灌注参数乃至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笔者就负荷MPI中心率和血压变化对CAD诊断及风险评估的增益价值进行综述,为推进负荷MPI的临床应用及制定用以改善女性自主神经功能为靶点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心率 血压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冠脉血流储备 心肌血流量 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什么是“孤立性负荷后高血糖”呢?老年人检查糖尿病,空腹血糖没有超过7.0毫摩/升(126毫克/分升),不能够诊断糖尿病,需要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口服75克葡萄糖水后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1毫摩/升(200毫克/分升),而空腹血糖低于126毫克/分升,医学上将这种仅仅服糖后2小时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现象称为孤立性负荷后高血糖,简称为“IPH”。

  • 标签: 高血糖 负荷后 孤立性 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性负荷试验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500例平板运动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完成试验,因各种心律失常需终止运动的较少见。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实用、无创、安全的检查,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检查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平板运动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