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什么是“孤立性负荷高血糖”呢?老年人检查糖尿病,空腹血糖没有超过7.0毫摩/升(126毫克/分升),不能够诊断糖尿病,需要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口服75克葡萄糖水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1毫摩/升(200毫克/分升),而空腹血糖低于126毫克/分升,医学上将这种仅仅服糖2小时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现象称为孤立性负荷高血糖,简称为“IPH”。

  • 标签: 高血糖 负荷后 孤立性 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人脂肪餐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5名健康医护人员为受试对象,采用脂肪为40g/m^2体表面积的脂肪餐,测定空腹及餐1,2,4,6,8小时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FA)。结果餐血清TG平均达峰时间为3.79h,8h回到空腹水平。TG—iAUC与各时间点,TC水平均呈正相关,但与TG4h的相关系数更接近于1.餐TC,HDL—C,LDL—C反应曲线呈“V”型,但餐各时间点与空腹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FFA在餐1小时有低谷出现,FFA—iAuc与TG—iAuc呈正相关。结论餐4h的TC水平与空腹TC水平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餐TC代谢与餐FFA代谢密切相关。

  • 标签: 餐后血脂代谢 脂肪负荷试验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目的:研究递增负荷运动肌氧和血乳酸的恢复特点及特征性指标的关联性,探索恢复评价的有效指标与科学化手段。方法:14名赛艇轻量级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采用静止休息的方式恢复至安静状态。用近红外光谱术(NIRS)监测运动时及恢复期主动肌氧含量的变化,提取肌氧恢复幅度(H)、半恢复时(TR),计算肌氧半恢复速率(RHbO2)。在运动停止即刻及恢复期测定血乳酸,找出峰值(Blamax)及峰值出现的时间(t)、恢复至30min时的血乳酸浓度(Bla30),计算乳酸清除速率(RBla)。结果:肌氧含量与血乳酸的变化与氧化代谢水平和恢复程度相适应。肌氧半恢复速率RHn和血乳酸清除速率Ra。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791,P〈0.01),回归方程存在显著意义。结论:肌氧和血乳酸的变化在内在机制上存在必然的联系,可以反映机体的恢复水平和氧化代谢能力。将RHbO2取代传统指标RRla应用于代谢能力和恢复评价具有可行性;NIRS为训练监控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 标签: 近红外光谱术 恢复 肌氧含量 血乳酸
  • 简介:通过测试及多数资料报道,血乳酸和尿蛋白有同等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大量的实验测试数据为依据,论证两者在运动实践中的相关关系。1资料来源及测试对象资料来源:本文资料取材于国家速滑队近四年中的运动员比赛和训练负荷血乳酸与尿蛋白同步测试结果(比赛有国内锦标赛、中日对抗赛、测验赛;训练分陆地训练和冰上训练)。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血乳酸浓度 尿蛋白 运动训练 相关分析 训练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疫情时代心理干预对护士应对公卫事件的影响。方法本次将我院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的60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护士心态的因素。结果 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荷,详情可见表1、表2。结论 疫情时代心理干预,可改善护士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心理干预 护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两年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疫情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作为一线医疗人员,护士不仅需要面对感染风险、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因此,研究疫情时代护士的工作心理负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保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疫情时代护士的工作心理负荷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护士工作 心理负荷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采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兔心肌梗死的环向心肌功能变化情况,探索ATP药物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兔分为2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与药物适应(ATP-PostC)组。两组分别于冠状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5 min、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再灌注60 min及120 min进行图像采集,并获得如下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心内膜环向应变(CSsys-endo)、心肌环向应变(CSsys-mid)、心外膜环向应变(CSsys-epi)等。每组于阻断后及再灌注不同时间段各处死5只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冠状动脉阻断45 min,两组兔LVEF及HR减低(均P<0.05),左室短轴水平心内膜环向应变(CSsys-endo)、心肌环向应变(CSsys-mid)、心外膜环向应变(CSsys-epi)绝对值明显减低(均P<0.01)。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两组兔短轴水平的CSsys-endo、CSsys-mid、CSsys-epi绝对值增高,与阻断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再灌注,IR组兔的心肌短轴环向应变较阻断后未见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PostC组兔心肌短轴环向应变较阻断后增高(均P<0.05),ATP-PostC组各环向应变绝对值增高幅度明显高于IR组(P<0.05)。ATP-PostC组内比较,再灌注各时间段的CSsys-endo绝对值与阻断后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再灌注60 min比较,再灌注120 minCSsys-endo、CSsys-mid绝对值继续增加(P<0.05)。③病理学检查:阻断60 min,IR组与ATP-PostC组兔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ATP-PostC组各时间点梗死面积百分比较阻断后有所减少(均P<0.05)。与IR组比较,再灌注120 minATP-PostC组梗死面积百分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荷应变超声分层可评估兔心肌缺血ATP-PostC模型再灌注前后左室心肌各层环向应变变化情况,识别及评价存活心肌功能,且ATP-PostC对心肌的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斑点追踪成像 分层应变 心肌缺血 多巴酚丁胺负荷 药物后适应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负荷特性分析和负荷预测已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计划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负荷特性深入分析,可以摸清地区负荷状况,把握负荷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实施电力调度,并在大负荷期间制定相应的应急办法和风险管控措施。电力负荷预测精度的提高对于经济优化地制定发电计划、最优制订电力现货和期货报价、电网控制经济运营、合理的电力调配计划、降低旋转储备容量以及进行电力市场需求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直接而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标签: 用电结构 负荷特性 负荷预测 相似日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与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素预防剖宫产术腰麻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脊麻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为万汶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素组,B组为万汶共同负荷组,C组为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穿刺,经腰穿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向头部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10mg。A组用10mg麻黄素注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500ml溶液中配成混合溶液,在脊麻注药以10ml/kg在30min内快速输注。B组在脊麻注药以万汶10ml/kg在30min内快速输注。C组脊麻以乳酸林格液6~8ml/kg•h持续输注。记录不同时点的SBP、DBP、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SBP、DBP、HR在T1升高(P<0.05);B组、C组的SBP、DBP在脊麻各时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B组T2、T3及C组T1、T2、T3时点下降较为明显(P<0.01);三组组间T1、T2、T3各时点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压发生率C组>B组>A组(P<0.01)。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素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脊麻低血压发生率和提供相对平稳的血流动力学。

  • 标签: 脊麻 剖宫产术 羟乙基淀粉 共同负荷 麻黄素
  • 简介:本文利用B超显象技术,测定速滑运动员不同负荷下的肝脏最大前后径、左叶长、右叶长、左叶厚、右叶厚5项形态指标,探讨运动员在运动中肝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肝脏 B超显象
  • 简介:摘要随着生产生活的快速现代化,各行各业引入了大量的电器设备,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对电力供应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开始进行智能电网工程的建设,实现对需求侧用户用电特性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智能电网最大的特点能够实现电网公司与电力用户的信息交互,从而达到智能配电、精准配电的目的,这对于提升配电设备利用率、提升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最终达到降低电网损耗、提升电能利用率的目的。

  • 标签: 电力负荷 管理系统 效益 负荷响应 资源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成本开销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短期电力负荷在不同时间段下呈现不同的负荷运行规律的特点,在日范围内计算不同的时间段的负荷行为相似度。在考虑天气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基础上,增加考虑行为维度,将不同时间段的行为相似度因素引入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对未来的负荷数据进行预测。通过实验仿真证明,考虑不同时间段的负荷行为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度。

  • 标签: 负荷预测 分时段 方法
  • 简介:采用递增运动负荷方式的研究方法,对30名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运动到个体无氧阈水平,一组运动至力竭。以探讨不同强度急性运动对尿中自由基(LPO)血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气体代谢的关系。结果发现:无氧阈运动组尿LPO和血CAT活性无明显变化,力竭运动组在运动尿中身自由基水平和血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力竭运动组在运动尿中自由基水平和血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力竭运动机体通气量(Ve)、吸氧量(VO2)和相对吸氧量(Voz/kg)明显高于无氧阈运动组。表明尿中自由基水平受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影响,且与机体气体代谢关系十分密切

  • 标签: 急性运动 自由基 气体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强负荷训练对新兵心肌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某部入伍1个月健康男性新兵200名,随机分为A组(5km越野跑)和B组(仅参加日常的队列和一般强度训练),每组100名。两组分别于训练当日晨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B型钠尿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C反应蛋白(CRP),并于训练即刻检测BNP和CRP,训练次日晨检测cTnT和H-FABP。结果两组新兵运动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A组运动cTnT、BNP、H-FABP和CRP较运动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B组,B组仅cTnT运动高于运动前(P〈0.01,P〈0.05)。结论新兵入伍后首次5km越野跑可导致心肌微损伤,其原因可能与首次强负荷训练导致心肌炎症和心脏室壁张力增高有关。

  • 标签: 军事人员 肌钙蛋白T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为采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通过12周的实验研究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运动员在未服用黄芪单剂的情况下,IgA在90W和150W存在显著性差异,60W和120w不存在显著性差异;IgG和IgM仅在150w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员服用黄芪单剂之后,与服用黄芪单剂的普通大学生相比较,IgA和IgG在60W、90W、120W和150W四个等级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IgM在90W、120W和150W三个等级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未服药队员相比较,服药队员IgA和IgG在120W和150W两个等级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IgM仅在150W时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递增负荷中,运动员免疫球蛋白含量逐步增加,即便运动训练对于机体免疫机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且随着运动负荷的不断增加,免疫抑制程度不断增强,而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持续性服用黄芪单剂可有效缓解运动性免疫抑制,所以服用黄芪单剂对于提升运动员免疫机能具有显著性作用。

  • 标签: 黄芪 递增负荷 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