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本文提取了能且仅能用直接解释其发生机理的症状临床特征,包括(周身、头、胸、腹、腰、阴器、汗、口鼻气、精)冷,(躯体)蜷缩,(少腹、阴器)拘急,(头冷痛、胸冷痛、腹冷痛、躯体蜷缩、少腹拘急)得温缓解,喜热饮,五更(泻),夜(尿频)。认为证候要素的确认依据是其具有其他证候要素不具有的症状临床特征;病机解释是建立证候要素与症状临床特征紧密关系的理论依据;温煦机体是阳气的特有功能;是病性要素而非证候本身。

  • 标签: 病性要素 特异性 症状的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咳喘宁治疗小儿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性咳嗽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患儿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1例患儿行基于中医理论研制的小儿咳喘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31例患儿中,痊愈1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31例患者中,痊愈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咳喘宁是根据中医之中关于性咳嗽的理论,采用辨证施治的方式,以驱寒清肺为主要原理的止咳药物,对于性咳嗽的治疗安全性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咳喘宁 小儿寒性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咳喘宁治疗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的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儿给予抗病毒加抗生素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儿给以小儿咳嗽宁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15天后和30天后的不同数据,从而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15天后和30天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对数据的研究对比发现,不管是15天或是30天,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宁能有效地提高治疗小儿性咳嗽的疗效,且无福作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咳喘宁 小儿寒性咳嗽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心身疾病明显增多,针对国人的心理咨询要符合本国特色,因此,心理咨询本土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华文化、祖国医学、中医心理学、心理学相关医案四个方面予以阐述,重点强调中医心理学及相关医案对心理咨询本土化的作用。

  • 标签: 心理咨询 本土化 中医心理学 医案
  • 简介:只有保持最初的心,才能走最远的路。北星老师始终无私地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回报社会,时时刻刻不忘初心,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观与北星老师的采访约在早晨八点,北京的夏天,三十多度的高温,即使是早晨也让人汗流浃背。我们提前到了老师居住的小区,

  • 标签: 艺术才华 多度 创意策划 书画作品 书写方式 天桂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中推拿结合艾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消炎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提高治愈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饮郁肺型喘证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44例喘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1.5g/2次/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喘定0.25g+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两组患者治疗均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随访6个月内复发的病例数。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54.55%,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痊愈率为36.36%,总有效率为68.18%。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11例复发。组间对应参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随症加减治疗饮郁肺型喘证,具有个性化治疗特征,内外配合、标本兼治之作用。对本症的远期防控也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射干麻黄汤 喘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患者64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田七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为96.9%,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关节冷痛、肢体麻痛、大拇指震动觉、踝反射等主要症状的缓解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 当归四逆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在围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80例患者72例正常愈合,3例针眼感染,2例针眼渗血,2例螺钉松动,1例骨折再移位,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围术期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 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施灸方向对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以外,其余3组制备大鼠凝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对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两组大鼠背部的膀胱经经段实施不同方向的艾灸治疗,每天艾灸10min,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计14d。观察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变化,每星期评分1次,共计7次。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大鼠的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顺经灸及逆经灸对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大鼠凝血瘀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顺经灸对大鼠凝血瘀症状改善优于逆经灸,顺经灸与逆经灸对大鼠血流变学影响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灸法 膀胱经 寒凝血瘀 血液流变学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喘祖帕颗粒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咳嗽变异性哮喘共58例,按数字法分组。29例选用茶碱缓释片,设对照组;其余29例选用喘祖帕颗粒联合茶碱缓释片,设实验组。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实验组咳嗽消失时间短,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发生次数较少,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给予喘祖帕颗粒与茶碱缓释片治疗,疗效佳,可靠安全,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寒喘祖帕颗粒 茶碱缓释片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荨麻疹患者30例,采用刺络拔罐法进行治疗,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基于“外里热”病机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刺络拔罐法 外寒里热 急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选择痛经宝颗粒治疗,观察组以少腹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痛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上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可有效降低患者痛经程度,患者周身血液循环可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少腹逐瘀汤 寒凝血瘀证 子宫腺肌病痛经
  • 简介:目的:探究当归四逆汤治疗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甲钴胺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治疗结束后,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判断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显示,两组临床疗效均有所提高,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均有所好转,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CV、S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寒凝血瘀型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