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精神专科医院见习后的收获和内心体验。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60名护理学生精神专科医院见习反思报告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在体验中提炼归纳出3个主题:职业情感、职业技能(知识技能和沟通技能)、职业素养。结论精神科护理学课程采用临床见习对学生课程学习有积极意义,可建立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可促使学生正视护患关系,重视护患沟通;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

  • 标签: 精神科护理学 见习 体会 护理学生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应运而生。病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疾病,就有了病理学。不过,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受认识自然的哲学方法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产生了不同的"病理学"内涵。"Pathology"一词首见于16世纪的西方文献中,而"病理学"这一词汇最早见于日本,而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在中文医学著作和教科书中,本文就目前所能收集的文献,对"病理学"这一词汇进行追踪溯源。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境式四阶教学法用于《康复护理学》专业见习带教内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12月,选取90名学生为样本,随机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观察组开展情境式四阶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分析归纳能力、自学能力及综合能力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理论实践结合等评分与对照组无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学专业见习带教期间,利用情境式四阶教学法教学,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

  • 标签: 四阶教学法 情境式教学 康复护理学 临床见习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护理人员,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指导,对《基础护理学》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注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医学界服务。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网络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生物网络构建、网络分析和实验验证预期结果的方法研究药物-基因-靶点-疾病之间复杂的生物网络关系。网络药理学在研究复杂成分药物治疗复杂发病机制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网络药理学主要在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机制、中药及其复方研究、药物重定位和毒理学研究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在眼部疾病中主要涉及细菌性结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网络药理学在眼科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探寻中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物质、疾病靶点和通路,药物重定位和在眼科基础研究寻找下游靶点3个方面,我们需要加大网络药理学在眼科中的应用范围。本文对网络药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在眼科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眼科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护理人员,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指导,对《基础护理学》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注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医学界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 :介入护理是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起来的一种介入治疗 , 介入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水平 有着紧密 相关。近年来,在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推动下,介入护理迅速成为放射诊断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学科。介入治疗可以通过非手术和微创的方法治疗多种疾病。大多数需要干预的病人都患有癌症或肿瘤 , 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 像是脑血管、肝癌、胃癌等 。在诊断 跟 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对于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大多存在心理恐惧。 介入 护理,应采 用不同的 科学护理方法,从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三个层面来研究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后的 全面 身心状况, 协助 患者恢复 自身 健康。

  • 标签: 介入护理 应用 临床
  • 简介:【摘要】:外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性、理论性教学特点十分突出,在临床教学中属于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属于可变因素,因此需进行积极应用、选择,使教学任务的完成度提升,进而实现教学目的。现使用取舍外科护理教材内容,使教师队伍结构予以改善,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临床见习和实习管理力度加强,进而获得优质的效果。

  • 标签: 外科护理学 教学 临床接轨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复杂的伦理问题逐渐凸显。现就老年医学伦理学涉及的疾病应对、姑息治疗、生前预嘱、自然死亡及安乐死、人工智能应用、伦理学教育及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和卫生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

  • 标签: 伦理学 姑息疗法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28例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阅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28例患者年龄22~64岁,平均46.5岁。10例为常规体检发现,15例出现下腹不适或疼痛,3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盆腔超声检查均提示附件区不均匀包块,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升高。肿瘤直径8~32 cm,平均16.5 cm。单侧卵巢肿瘤26例,双侧卵巢肿瘤2例。以囊实性、多房为主,囊内为黏稠液体或胶冻样物,伴实性乳头状突起或实性质硬结节。镜下肿瘤均衬覆胃肠型上皮,18例以交界性黏液性肿瘤为主,局灶示融合性浸润癌;10例以融合性浸润癌为主,其中2例局灶出现侵袭性间质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CK)7、CK20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阳性率分别为100.0%(28/28)、71.4%(20/28)和53.6%(15/28);配对盒基因(PAX)8和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SATB)2阳性率分别为14.3%(4/28)和10.7%(3/28)。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4卵巢癌分期标准,Ⅰ期21例,Ⅱ期4例,Ⅲ期2例,Ⅳ期1例。患者随访3~120个月,平均55个月,17例未见复发和转移(FIGO Ⅰ期16例,Ⅱ期1例);5例2年内复发(FIGO Ⅱ期2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其中4例5年内死亡(FIGO 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1例);6例失访(FIGO Ⅰ期5例,Ⅱ期1例)。结论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少见,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以融合性浸润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K7均为阳性,CK20、CDX2不同程度表达,SATB2和PAX-8多为阴性。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FIGO Ⅰ期预后良好,Ⅲ和Ⅳ期预后差,应注意与卵巢转移性黏液性肿瘤鉴别。

  • 标签: 卵巢肿瘤 腺癌,黏液 肿瘤转移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是脑小血管病的MRI表型之一,在老年人中多见,并且与认知损害及步态障碍等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但其病理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文章从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氧化应激、炎症和遗传等多个方面阐述了WMHs的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炎症 氧化性应激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Amsterdam胎盘病理诊断共识的制定规范了胎盘诊断术语,该标准将胎盘病理分为母体血管灌注不良、胎儿血管灌注不良及感染-炎性病变。本文梳理了胎儿灌注部分病理诊断的相关文献,内容包括脐带病变、胎儿大血管栓塞性疾病及终末绒毛的缺血缺氧性病变,以帮助理解此类病变,提高胎盘病理诊断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形态学以及经典的免疫组化仍是骨来源肿瘤诊断的基石,但以二代测序为基础的分子病理学的蓬勃发展已改进了目前的诊断技术。同时,分子病理学也进一步为骨来源肿瘤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用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基于分子异常的新病种的文献报道不断涌现,让肿瘤的分类从形态学向分子生物学转换。目前,骨肿瘤可以简单分为简单核型和复杂核型两类,前者包括了特殊异位、基因点突变、特殊基因扩增等,而后者往往缺乏特定的变异。本文基于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5版)新的骨肿瘤分类,对骨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更新进行归类和总结。新的基因型的发现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甚至可以为后续的内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其中以巨细胞来源的骨的肿瘤的H3F3A p.G34W、软骨母细胞瘤的H3F3B p.K36M、软骨肉瘤的IDH1/2突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USP6重排等成为近年来骨肿瘤分子病理学革新的标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 2019年 12月 -2020年 5月 的52例患者,抽取纸条决定为实验组或对照组,每组 26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积极心理学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护理管理知识、管理行为等)和实验组相比较差( P< 0.05);同时护理满意率对比,实验组也更高,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以使护理满意率得到提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细胞学诊断在识别良性或恶性病因所致浆膜腔积液的检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和分期,并借助辅助检查指导临床的精准治疗。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没有公认一致的报告系统。为规范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诊断,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经过反复讨论,对浆膜腔积液样本的送检、保存、制作、评估、辅助检查的应用及报告形式等形成共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收集的21例LELC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LELC中,发生于涎腺8例、胃5例、肺6例、乳腺1例、宫颈1例。HE染色显微镜下形态相似,在丰富的淋巴细胞背景中见散在分布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癌细胞,呈巢片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癌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p63、p40,间质反应性淋巴细胞表达CD8、CD20。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6/21)阳性。结论LELC是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大部分与EB病毒感染相关,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