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初中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给很多学生带来了伤害和恐慌,对这些校园暴力施暴者进行心理干预是预防和阻止悲剧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对初中的校园暴力行为进行界定,指出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初中校园暴力的危害,然后分析采取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为矫正初中的暴力思想和行为提供参考。

  • 标签: 初中 校园暴力行为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汉初中网络成瘾的成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以2016年4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此期间对555例维汉初中开展问卷调查,获得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555例维汉初中中网络成瘾共24例(4.32%),网络倾向者79例(14.23%);形成网瘾或网瘾倾向原因包括出初中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共4方面。结论网络成瘾和网络倾向初中中维吾尔族学生多于汉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离异或者单亲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多较低,而网络成瘾和网络倾向的原因主要是初中自身,其次为学校及社会。

  • 标签: 初中生 网络成瘾 网络倾向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制药工艺不断完善,生物制药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制药技术,为制药工艺的建设提供了发展道路。文章对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制药工程 生物技术 制药技术 生物科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初中患龋及患龋治疗率现况,为制定口腔健康工作重点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通过2017年度上海市虹桥社区2所中学初中牙防普查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所中学初中共受检1166人,患龋检出人数542人,患龋率46.48%;患龋治疗人数497人,患龋治疗率91.70%;2所中学患龋率对比,甲中学(公立中学)显著高于乙中学(民办中学),χ2=199.2361,P<0.05;不同性别者患龋率对比,女生显著高于男生,χ2=20.0103,P<0.05;高年级学生患龋治疗率高于低年级学生,χ2=6.6291,P<0.05;患龋率高于全国普查水平。结论该社区初中患龋率较高,尤其是公立中学的学生及女生,低年级学生患龋治疗率较低。应加强学习卫生工作,做到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学生患龋率,进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 标签: 初中生 龋齿 患龋率 患龋治疗率 性别 年级 公立中学 民办中学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防护是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在我国被重视起来的时间较短,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了生物防护的重要性。中国生物防护法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加强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 标签: 生物防护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在全身经过辐射照射的事故中,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最适合利用生物剂量系统的。对于局部照射事故中,为让计量分布资料能够更加详细,皮肤呈纤维细胞以及毛发染色体畸变,对毛发预定有较大的优越性。并且染色体畸变的测定细胞仪以及毛囊染色技术等免疫化学方法,是可以到广泛应用的。

  • 标签: 辐射事故 生物剂量学 现况 展望
  • 简介:摘要高中学习的科目较多,每个科目的知识都会有对应的应用领域,同样的领域包含了广泛的知识。例如,医学涉及高中生、物理、化学等的课程内容。本文以生物学科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作为高中学生的我们,在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时,可以同时学习其中的医学知识,把课堂所学的和医学知识融合起来。

  • 标签: 高中生 生物 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样本,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5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指标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量(FPG)、糖耐受均值(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TG(1.32±0.28)mmol/L、FPG(4.36±1.04)mmol/L、OGTT(5.25±1.65)mmol/L、HbA1c(5.03±0.67)%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鉴别组TG(2.40±1.26)mmol/L、FPG(9.10±3.90)mmol/L、OGTT(12.11±2.89)mmol/L、HbA1c(9.12±1.8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验方便快捷,可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定性数据,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糖尿病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通过测量不同实验条件下栅藻的延迟发光动力学行为,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栅藻作为生物指示剂奠定基础。用YPMS-2生物光子测量仪检测栅藻延迟发光,将测得的数据用Statistica10.0软件进行拟合、处理,得到表征栅藻性质的可靠参数斜率k。栅藻的最佳使用浓度为2.5~3.5xlO7个/mL,栅藻使用的最佳生长阶段为40~60d,加入不同中药煎煮液的栅藻斜率k值有较大差异,为研究中药药性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栅藻 生物光子 延迟发光 生物指示剂 条件优化 中药
  • 简介:摘要鉴于现阶段我国我国检验检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难以得到保证的情况,本文将着重分析检验检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而参考相关资料来探讨如何保证检验检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 标签: 检验检疫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更好预防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方法通过实验室的科学合理建设,硬件设施的改善,防护设备的加强和正确使用,完善体系,严格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等。结果通过对“硬件、软件、人员”这构成生物安全的三要素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减少疾控机构实验室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减少或尽可能杜绝生物安全事件发生。

  • 标签: 生物安全 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生物制品监管的发生、发展与演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目前在生物领域,大数据已经成为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大数据,目前较缺乏的是对庞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生物信息学中有许多工具及方法可以很好的分析生物大数据,其中聚类是现如今深入挖掘生物大数据的一种非常好的分析方法,目前生物大数据想要快速的发展需实现全球的开发与共享,这样利于资源的整合及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生物大数据的可视化的分析及聚类方法的应用情况等,最后介绍了生物大数据的开放与共享的现状。期待生物大数据可以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分析,以更好的促进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 标签: 生物大数据 生物信息学 可视化 聚类分析 开放与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选取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采用二交叉法单剂量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各20mg,采用LC-MS/MS串联质谱法对所有患者血浆中的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浓度进行测定,计算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24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20mg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受试制剂、参比制剂后,以依那普利计算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86±39.59)%,以依那普利拉计算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0±31.1)%;马来酸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tmax经非参数秩检验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马来酸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ρmax和AUC0-8h经对数转换、方差分析,两者在α=0.05时均无明显差异,单双侧t检验显示两者均生物等效。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均具有生物学等效性。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相关机构也加大了对食品的检验检测力度,但是要全面性、准确性的检出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分子生物学是目前食物检测中利用到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对于检测质量的保证起着突出的作用,所以强化其应用的现实价值显著。就当前的食品检测分析来看,微生物是食品检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微生物检测中深化分析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必然会具有突出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具体应用做探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食品微生物 检验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