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轴瓦弹性液体动力学(EHD)计算是分析发动机轴瓦液力润滑的重要工具,可以仿真计算油膜压力、油膜厚度、摩擦损失等多项结果,本文总结出五项影响轴瓦弹性液体动力学计算结果主要因素,包括:单元类型依据网格的差分点数、轴瓦轴向层数、轴瓦周向点数、轴向层间距等分与否,将其进行分类确定五种对比方案,分析每种参数对弹性液体动力学结果的影响程度,并给出日后计算的参考设置。

  • 标签: 轴瓦 弹性液体动力学(EHD)
  • 简介:本文以某增压车型产品开发为出发点,进行车辆热管理方法的研究,首先进行三维CFD分析获得前端模块进风量数据和水套流阻特性,然后以发动机台架热平衡试验数据及三维分析结果为边界,搭建整车冷却系统换热分析模型,进行冷却系统热耦合计算,确定系统温度分布情况,最后通过热环境风洞试验验证分析精度,确定热管理方法在产品开发中的意义。

  • 标签: 一维 热管理 CFD 增压 风洞试验
  • 简介:针对气体-颗粒微尺度流动传热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所构建模型中气体处理为可压缩、变物性流体,并在颗粒表面采用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以考虑气体稀薄效应。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研究分析稀薄效应对颗粒与其周围气体流动换热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新的阻力系数传热努谢尔特数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稀薄效应将减小颗粒阻力系数,同时抑制颗粒与其周围气体的传热过程。

  • 标签: 微尺度流动与传热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率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通过总结分析,构建真空法制取冰浆实验的总体布局,建立了可视化的真空法制取冰浆的实验台,研究了冰浆含冰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设置不同的水滴初温真空罐内初始压力,测定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冰浆含冰率。实验结果显示:改变水滴初始温度时,含冰率保持不变;初始压力为170Pa时,含冰率为33.33%,初始压力为230Pa时,含冰率为6.01%,初始压力为380Pa时,未生成冰浆。实验表明,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一致时,真空罐内的初始压力越小,冰浆的含冰率越高。

  • 标签: 冰浆 真空 水滴
  • 简介:本文基于ETAS的LABCARAUTOMATION的自动测试接口库ATCL,开发了一种表格测试用例开发方式,并且可以实现批量表格测试用例文件一键排队生成可执行测试用例。这种开发方式较图形化开发软件简单高效、通用灵活、不依赖于商用软件license;一次设计好自动化翻译代码,永久有效;批量的表格测试用例一键排队生成相应的可执行的测试用例,一键自动执行。

  • 标签: 电控系统 HIL 自动测试 表格测试用例 一键排队生成EXE
  • 简介:利用三维旋流燃烧系统,对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ODPP/OESC)火焰结构和污染物生成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降低稀氧体积分数、提高富氧体积分数,动力火焰呈现轴向拉伸趋势,而扩散火焰长度则逐渐缩短;同时,动力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温度逐渐降低,NOx排放量显著下降,CO排放量则有所提高。相同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ODPP/OESC改变了动力燃烧区的NOx生成机理,是NOx排放量降低的根本原因。0DPP/OESC基于燃料/氧化剂空间体积分数分布的物理过程控制,有效均衡了动力燃烧区扩散燃烧区的反应速率,可实现CONOx排放的平衡控制。

  • 标签: 旋流火焰 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 反应速率 氮氧化物
  • 简介:根据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特性,通过详细的热工计算及一定加工工艺研制出适合于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的专用锅炉,这种锅炉采用双层炉排结构,具有消烟除尘作用.不但燃烧效率高,气体及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小,而且排烟中的烟尘质量浓度,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体积分数低,符合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 标签: 玉米秸秆成型燃料 锅炉 热工计算 加工工艺 双层炉排结构 消烟除尘
  • 简介:涟漪纹管是一种新型三维内外表面强化传热管,内径11.5000mm、外径12.7000mm,管壁表面有直径为3.5000mm的半球凹坑高度为0.1778mm的涟漪花纹。工质R22在涟漪纹管内的质量流量设定为40~90kg/h,实验结果表明,涟漪纹管内对流传热努赛尔数(Nu)是相同雷诺数(Re)下光管的2.48倍。同时,对具有不同表面参数(凹坑直径0.0000到4.0000mm,花纹高度0.0000到0.2778mm)的涟漪纹管内湍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管壁表面凹坑直径越大,Nu越大;花纹虽有助于提高传热效果,但花纹高度越大,Nu越小;而摩擦阻力随着凹坑直径花纹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如果以基于相同泵功的强化因子η’评价其综合强化传热性能,则当凹坑直径为1.0000mm且无花纹存在时,管内的强化传热效果最好。

  • 标签: 湍流 传热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强化因子
  • 简介:通过测试,得出了在单一风机、一拖二风机及夹套式三种不同送风方式下的90m3微型冷库内离地面1.5m处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夹套式送风方式的微型预冷库具有最好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果蔬预冷时温度降速率、压力降速率及温度变化率的相关耦合式,提出了在夹套式库内的最佳预冷风速.

  • 标签: 送风方式 微型冷库 预冷 果蔬 温度场分布 温度变化率
  • 简介:本文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相结合设计的技术经济特点。分析讨论了云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结合设计的实例,总结了这些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太阳能 热水器 建筑一体化
  • 简介:本文以32.5%的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对SC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使用YC4F115~40共轨柴油机,搭建了SCR台架测试系统,并且进行了试验分析和数据标定。在发动机台架上以2100r/min转速下的不同扭矩点进行NOx转换效率实验,并运用通用CFD软件FIRE数值解析了不同还原剂当量比下的NO,还原过程。台架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扭矩工况下NOx转换率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尤其是稳定状态时可高达90%,并且控制n(NH3)/n(NO)比值在1.2时计算结果最好。

  • 标签: 尿素水溶液 SCR 氮氧化物转换率 数值模拟
  • 简介:根据Merkel的冷却塔传热传质理论,推导了适应于横流式冷却塔的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正交试验和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对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影响程度最小,理论模型正交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运行时应保证横流式冷却塔进水流量的分布均匀,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传热面积,提高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效率。

  • 标签: 横流式冷却塔 传热模型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 简介: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是在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化传热管型,在空调、电站间接空冷系统等的传热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运行工况变化对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获得了在进口水温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件进口风温的升高,传热系数和空气侧流动阻力均减小的规律;在进口风温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空气侧流动阻力随之增大。

  • 标签: 运行工况 双向开缝翅片 进口风温 进口水温 传热系数 空气侧流动阻力
  • 简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的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甲醇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甲醇燃料汽车不仅环保,而且使用成本比汽油和柴油低。本文主要介绍了甲醇汽油或柴油在汽车上的三种使用方式,并指出了这三种方式各自的特点,希望能对甲醇燃料汽车的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甲醇燃料 机械混合 双燃料喷射
  • 简介:以大空间中圆形陶瓷微管形成的液体乙醇扩散火焰为研究对象。用实验和数值解析的方法研究了微尺度液体乙醇扩散火焰的火焰结构和温度分布。实验证明,在喷管尺寸相同条件下液体乙醇流量增大,火焰温度随之升高,火焰体积增大。通过数值解析观察了火焰和微管内温度场分布以及微管内热质传递现象。数值解析结果与实验一致。

  • 标签: 微尺度燃烧 扩散火焰 液体乙醇 燃烧特性
  • 简介:利用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k一占湍流运动数学模型,以计算流体力学为(CFD)理论基础,在Fluent环境下对所设计的矿车空调风道系统气流的三维流动特性模型进行进、出口风速的模拟仿真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建立正确,模拟仿真分析结论可靠,对缩短矿车空调风道系统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设计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车辆空调 CFD Fluent软件
  • 简介:建立了结霜条件下翅片管蒸发器空气侧流动和换热的分布参数仿真模型,模型考虑了蒸发器结构、霜层厚度以及湿空气状态等参数在气流方向的沿程变化。对冰箱冷冻室蒸发器结霜条件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蒸发器结霜过程中的结霜量、能量传递系数和空气侧压降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证明模型可以应用于翅片管蒸发器结霜性能的正确预测和优化设计分析。

  • 标签: 结霜 翅片管蒸发器 模型 实验
  • 简介:由于润滑不充分和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时的高温作用导致气缸套粒子转移到活塞环表面上,同时降低了发动机性能,这种现象就是刮伤。本文主要通过应用扫描电镜探测和金相分析,以及摩擦系数测量法和声波发射测量法,来研究活塞环气缸套之间的刮伤现象,并建立声波信号不同程度的刮伤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表述活塞环气缸套之间磨损程度的三个不同等级。

  • 标签: 刮伤 试验 声波发射 活塞环 气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