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阐述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食品的定义,比较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等相关概念,分析食品在卫生安全及上存在着既卫生又安全的食品、卫生但不安全的食品、安全但不卫生的食品和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的4种关系.结果食品本身应具有安全的和卫生的属性,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是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各自不同的部分,内涵上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结论食品安全不是食品卫生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将长期并存、不会互相取代反而将相互促进.

  • 标签: 食品 安全 卫生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2E1依赖的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以25~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9h及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含量,并研究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天冬氨酸转胺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的释放量及肝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释放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0mmol/L乙醇作用下,AST和MDA明显升高,在0~24h内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而GSH含量在6h后明显降低.结论100mmol/L乙醇急性暴露可导致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明显的氧化损伤,这种损伤CYP2E1活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 标签: 酒精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 氧化损伤 CYP 2E1 毒性作用
  • 简介:运用HACCP系统控制食物中毒孙瑞兴无锡市卫生防疫站(214002)我市在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方面,运用危害性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环节(HACCP)系统,经过3年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9年是我市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的一年,共发生66起,中毒人数为1...

  • 标签: 食物中毒 HACCP 系统控制 中毒人数 交叉污染 从业人员
  • 简介:在综合论述常用解冻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温解冻技术--高压静电场解冻,介绍了这种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且从水的角度初步探讨了解冻机理.

  • 标签: 食品解冻 高压静电场 品质 机理
  • 简介:目的研究成人血和尿中铅农度、血、尿铅同位素比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地域影响.方法用ICP-MS测定全血和尿液消化液中锸浓度及铅同位素比值,并用CAIS方法校正基体效应.结果成人血铅和尿铅的平均浓度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铅和尿铅同位素比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成人尿铅的同位素比值还随地区不同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铅不能代替血铅作为生物标志物反映体内铅负荷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不仅血铅同位素比值不同,尿铅同位素比值亦不同;人体有可能对铅同隹素产生“分馏”作用。

  • 标签: 血液 尿△ 同位素
  • 简介:分析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HBsAg与其它4项标志物的关系韩兆云,王保安徐州市卫生防疫站(221003)1991年我们对HBsAg无症状携带者进行了抗-HBs、HBeAg、抗-HBe、抗-HBc标志物的测定,借以进行两对半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以便为饮...

  • 标签: HBSAG 携带者 标志物 无症状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传染性
  • 简介:实践证明,速冻加工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的控制数值,有一个良好的模式和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来。而关键是对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外因和产品内因的正确掌握以及如何运用好控制数据。外因和内因的含义是:1)外因气温(室温)、加热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明强度、时间等。2)内因温度、酸碱度(pH值)、水的活性、色泽。下面就几个关键因素分别简述之。

  • 标签: 速冻蔬菜 生产过程 控制数据运用 质量稳定
  • 简介:为确保乳酸菌活菌奶的食用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选择深圳市日产20t以鲜乳、糖类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制成活菌奶的生产厂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原料乳及辅料采购,生产加工管道贮存罐的清洗消毒,溶解糖及脱脂奶粉,灭菌,乳酸菌的接种,灌装为活菌奶生产加工的6个关键控制点(CCP),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结果显示该系统简单易执行,可在同行业内推广.

  • 标签: HACCP系统 乳酸菌活菌奶 乳制品 卫生质量 关键控制点 质量控制
  • 简介:PDCA循环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也是搞好食品卫生统计工作的有效方法。PDCA循环法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是:1、P计划阶段。2、D执行阶段。3、C检查阶段。4、A处理阶段。八个步骤是:1.1找出存在的问题。1.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1.3找出影响大的原因。1.4制定措施计划。2.1执行措施计划。3.1检查效果。4.1巩固成

  • 标签: PDCA 循环法 食品卫生 统计工作 执行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
  • 简介:0前言风味是冰淇淋的灵魂,是消费环节的关键、生产环节的核心.销售没有风味的冰淇淋就等于没有抓住产品的灵魂,在市场中将难以立足;品尝没有风味的冰淇淋就不会有陶醉感.在冰淇淋生产中,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围绕风味这一核心.在工艺设备都已现代化的今天,不断推出风味迷人的新品是生产者追求的目标.

  • 标签: 风味 冰淇淋 类型 使用标准 风味剂 搭配
  • 简介:本文从油脂氧化抗氧化机理出发,以鱼油,猪油,花生油为例,对国内外常用的抗氧化剂进行了效能比较,为探索一条安全,高效,经济的抗氧化途径提供依据。

  • 标签: 油脂 氧化 抗氧化 抗氧化剂 食品
  • 简介:菊粉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本文简要论述了骨质疏松症钙营养的关系,着重介绍了菊粉促进矿质吸收的动物和临床实验,最后还分析了菊粉促进矿质吸收的作用机理。

  • 标签: 菊粉 骨质疏松症 假说
  • 简介:叶酸优生以及食品强化黄琼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北京,100833)中央电视台的焦点时刻中曾经提出了新生儿神经管先天畸形(缺陷)的问题,它是关系到优生优育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问题。神经管先天畸形的病症有脊柱裂、无脑儿和脑膨出等,造成死亡或严重的生理...

  • 标签: 叶酸 优生优育 食品强化 营养增补剂 胎儿发育
  • 简介:食品包装CI战略章建浩(南京农业大学,210059,南京)1CI战略简介CI最初是由美国IBM公司为强化企业自身形象,于50年代后期创立的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S或CI.开始,CI还只是一种视觉形象识别系统,CI传...

  • 标签: 企业形象识别 食品包装 CI战略 太阳神 消费者 企业名称
  • 简介:食品安全是世界食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已成为现代食品行业所追求的核心管理目标,也是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行政监督管理力度的重要方向。由于食品链中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必须对整个食品链进行控制。HACCP体系使企业将精力集中到加工过程中最易发生食品安全危害的环节上,将食品控制更加有效。HACCP体系是国际上认可的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有效的、科学的、经济的方法。在食品生产中食品添加剂被识别为化学性危害,其添加工序常常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食品添加剂也必然列在有害化学品的目录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作为食品链中的组织之一,在企业实施HACCP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食品安全HACCP 体系 食品添加剂 化学性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食品的营养强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尽管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国际化、标准化事业的加快,无论从许可使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品种和实际应用的强化食品看,现在均已和发达国家基本一致.但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改善公众营养状况的工作仍是艰巨的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以食物强化为工作的切入点,并从铁强化入手,随后是对面粉和食用油及2岁以前儿童辅助食品的普遍强化.总之,食品的营养强化是提高公众营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 标签: 食品 营养强化 营养增补 营养强化剂 公众营养
  • 简介:从起步到现在20年的时间里,我国魔芋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回顾并分析我国魔芋粉20年来的市场价格变化及原因,展望了我国魔芋粉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 标签: 魔芋粉 市场 回顾 展望
  • 简介:对奶酪香精脂肪酶(Palatase20000L)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共同作用水解牛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脂肪酶添加量为1.0%、蛋白酶添加量为0.05%、在35℃下反应10h,酶解产物风味较好。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对牛奶水解后物风味的影响,以水解后牛奶酶解产物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为指标,通过RSM实验结合感官评定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脂肪酶添加量1%,蛋白酶添加量0.05%,温度35℃,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并对产品进行了喷雾干燥,得到的产品蛋白质含量为33.4%、脂肪含量为19.6%,为奶酪风味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牛奶 脂肪酶解 风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