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猪流感病毒主要引起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群发性呼吸道疾病。本文主要论述了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特性、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流感病毒 分子生物学
  • 简介:为了解淮安市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病和流行情况,笔者于2010-2014年对淮安市奶牛布鲁氏菌病进行血清检测,2010年2852份样品检出45份阳性,阳性率1.58%;2011年1919份样品检出85份阳性,阳性率4.43%;2012年1875份样品检出39份阳性,阳性率2.08%;2013年1333份样品检出18份阳性,阳性率1.35%;2014年2156份样品检出17份阳阳性率0.79%。数据表明淮安市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 防控措施.
  • 简介:2014年3月笔者对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家禽疫病流行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此次共走访调查养鸡场(户)86个/次,养鸭场(户)16个/次,养鹅场(户)8个/次,累计调查1023132只家禽。调查内容主要为各场家禽发病种类、数量和死亡数量等信息,为便于各养殖户了解情况做出应对方法,现将调查结果概括如下。

  • 标签: 驻马店地区 家禽疫病 流行病学调查 河南省 流行情况 发病种类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重要细菌性疾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近几年该病呈全球性分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多发性浆膜炎 防治 细菌性疾病 纤维素性
  • 简介:海南霉素钠(Hainanmycin)是中科院药物所研制成功的国内第一个羧基型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球虫药物,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属一类新药的抗球虫药。1993年1月获得国家兽药证书,1994年正式列入我国饲料药物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目录。由于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最初的生物效价较低,导致生产成本偏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上市。近几年通过技术攻关,该产品成本大幅下降,逐步被市场接受。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证明,海南霉素对牛、羊、猪等动物的促生长效果也比较突出。

  • 标签: 海南霉素 抗球虫药物 聚醚类离子载体 饲料药物添加剂 产品成本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是一种存在于上呼吸道的共栖菌,可以引起猪的传染性多关节炎、多浆膜炎,近十年来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有关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诊断防治等方面的情况做进一步介绍。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 病原学 诊断防治
  • 简介:抗菌肽是指核糖体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10^4以下。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它包括cecropins、defensins等。1072年瑞典科学家Boman等从惜古比天蚕(Hyatophora-cecropia)蛹中诱导分离出第一种杀菌肽,并将其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此后人们又在细菌、真菌、两栖类、哺乳动物、植物和人类中相继发现并分离得到了抗菌肽。

  • 标签: 抗菌肽 CECROPIN 相对分子质量 多肽类物质 抗菌活性 哺乳动物
  • 简介: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流产、不孕和睾丸炎为特征。本病流行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危害畜牧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仅在拉丁美洲,该病每年造成至少6亿美元的损失,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这一数字平均为1.5亿美元。该病应预防为主,加强强制免疫的力度,尽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要做到早期的诊断;其次是选用特异的抗菌素联合用药。目前急性期布病的治疗多以西环素加利福平,或者头孢曲松、利福喷汀和多西环素三药联用,或者左氧氟沙星与利福平联用治疗急性期布病效果均较好。慢性期布病治疗原则是采用中医中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治疗慢性期布病具有疗效确切、运用灵活、药源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治疗慢性期布病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原则 左氧氟沙星 畜牧生产
  • 简介:鸡球虫病是严重威胁养禽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一种或几种鸡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以肠道病变为主的细胞内寄生虫病,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药物防治为主,但随着球虫耐药性的普遍存在和消费者对药物残留问题的日益关注,药物预防逐渐转变为疫苗预防,因此鸡球虫疫苗的研究成为广大兽医工作者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 标签: 鸡球虫疫苗 内寄生虫病 药物防治 艾美耳球虫 兽医工作者 鸡球虫病
  • 简介:细菌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问题,然而中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在治疗感染、逆转(或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作用,从天然、毒副作用小的中草药中筛选耐药抑制剂,是近几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中药能抑制大肠杆菌耐药并消除其耐药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开展中药抑制和消除耐药性方面的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安全、高效、经济的耐药性消除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中药 抑制性 天然资源 肿瘤细胞 毒副作用
  • 简介: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市场,日本有着巨大的贸易吸引力,世界各国都把日本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我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开展农产品贸易的历史非常悠久.建国初期,中日两国贸易以民间贸易为主,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为中国对日本输出农产品提供了政治保障,出口规模逐步扩大.

  • 标签: 中国 日本 出口贸易 畜产品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寻找合适的活性物质来替代抗生素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抗菌肽(Antibacterialpeptide)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是经特定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多肽,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热稳定、杀菌范嗣广、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不仅对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及一些活性细胞有杀伤活性,同时还在免疫调节、激素调节及刺激伤口愈合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 标签: 抗菌肽 抗生素替代品 应用 活性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生物细胞
  • 简介:对维生素口服溶液剂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并对所用乳化剂种类,助乳化剂用量和乳化温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12.5%的乳化剂,5%的稳定剂,乳化温度60℃,所制备的液体多维在4~25℃下12个月内无沉淀析出,外观颜色无明显改变,表明本制剂所制定的工艺路线可行,适合大批量生产。

  • 标签: 液体维生素 微乳 制备工艺
  • 简介:由于尿素酶在幽门螺杆菌定居、致病、诊断、疫苗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纯化、蛋白质结构、编码基因、致病机理、疫苗及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致病机理 编码基因 蛋白质结构 纯化
  • 简介:鸭、鹅绦虫病是一类在水禽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发生范围广,造成损失虽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较为持久,而且会对整个群体造成感染,并降低产品的品质安全。本文对本病的病原进行了分析,叙述了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帮助广大养殖人员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减少或杜绝该病发生。

  • 标签: 绦虫 诊断 防治
  • 简介: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植物系统表达病原菌抗原蛋白一个或几个亚单位的疫苗,它没有病原菌完整的侵染能力,却可以使机体对特异的病毒或细菌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由于转基因植物产生的疫苗对动物实施免疫只是简单地摄取含这种疫苗的植物组织或种子,所以这种疫苗不会被酶类所破坏,可通过机体肠道黏膜作用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动物获得持久性疾病防御能力,且没有或很少出现病原体的过敏反应。

  • 标签: 基因工程疫苗 植物组织 免疫应答反应 转基因植物 抗原蛋白 侵染能力
  • 简介:“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批项目“现代中兽药研究与新药创制”10月15日在北京启动,近百名中兽药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该项目是科技部农业生物制品创制与产业化专题项目之一。“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着手农村科技计划为先行先试领域,为“十三五”中兽药事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 标签: 新药创制 中兽药 科技支撑 生物制品 科技计划 技术储备
  • 简介:目的:建立板翘芦根片中显微鉴别方法及黄连、连翘、黄芩和板蓝根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四味药进行显微特征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四味药进行有效组分鉴别。结果:显微鉴别能检出组织特征;薄层色谱能明显检出特征有效成分。结论:本法灵敏、准确,可以作为该片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板翘芦根片 显微鉴别法 薄层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