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对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类蛋白,即PPI(GenBank登录号:GU812176)与两个AGAMOUS-like蛋白即已被分别命名的PAGl(Capana02g001695)和PAG2(Capana07g001940)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I蛋白与PAG1和PAG2蛋白均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说明辣椒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尸州蛋白可能与PAGl和PAG2形成蛋白复合体,共同控制雄蕊的发育。这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辣椒雄蕊发育的分子机理。

  • 标签: 辣椒 PPI PAG1 PAG2 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
  • 简介:随着陕西果业的迅速发展,农民种植果树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果树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见效较慢,林间地块闲置、易生杂草等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 标签: 陕西 间套 生长周期 果树 果业 林间
  • 简介:一、蔬菜的轮作同一块地上轮换种几种不同的蔬菜叫轮作,反之,在同一块地上连续多次(多年)种同一种蔬菜叫连作.连作的最大弊端是加重病虫害发生,土壤中某些养分相对贫乏,根部分泌的有害物质累积,因而蔬菜生长发育失常,产量与品质下降.

  • 标签: 蔬菜 轮作 连作 间套作 合理密植 地上
  • 简介:为提高南瓜制种单位面积的收入,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经笔者3年技术攻关和制种户生产实践,研究出一套适合湘北地区推广的早熟南瓜与油菜、棉花套作制种的栽培技术。采用此栽培模式产生的效益每667m2达6600.3元,经济效益可观。

  • 标签: 制种栽培 效益分析 间套作 技术 南瓜 棉花
  • 简介:本试验以云南涮辣辣椒为试材,研究了辣椒素的积累与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辣椒中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之后开始迅速下降,在果实发育后期,其含量缓慢下降;在涮辣果实发育的前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较低,而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后期(第4、5、6时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升高。

  • 标签: 辣椒素 积累 物质代谢 类黄酮 蛋白质
  • 简介:本文采用间接酶联免疫(间接ELISA)测定技术测定、比较了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IPA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差异明显;不育系内源激素的相对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下降,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相对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提示辣椒花蕾发育过程中前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花蕾 内源激素 小孢子败育 间接酶联免疫法
  • 简介:以线椒作对照,探讨了川农泡椒1号的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川农泡椒1号单果干质量低于线椒.但是单果鲜质量及单株坐果数均高于线椒。采用叶绿素仪SPAD-502和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川农泡椒1号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线椒,但是净光合速率以及对光照和CO2的利用效率都低于线椒。川农泡椒1号和线椒的表观量子效率分别是0.046和0.051。羧化效率分别是0.027和0.056。但是,在1000μmol/m^2/s以下的非强光条件下,川农泡椒1号的净光合速率与线椒差别不大;这可能是川农泡椒1号单位面积产量高于或持平于线椒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泡椒 光合特性 产量 叶绿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