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及研究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女性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初始时间为2021年4月1日,截止时间2022年3月31日,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对这80例患者进行相关认知调查,了解患者对凯格尔运动的认知情况,结合患者的年龄、体重、生产情况、家庭状况、职业、有无漏尿史,漏尿情况、有无慢性疾病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分析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共计发放80份问卷,收回80份问卷,不同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对盆底肌功能锻炼的认知,有无漏尿,漏尿程度是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结论 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提供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存在较多的因素,护理人员应结合相关因素给予患者提供相应的指导,提高锻炼的依从性。

  • 标签: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行盆底肌功能锻炼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作为临床护士,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

  • 标签: 服务意识 护理
  • 简介: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护理风险始终贯彻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某个护士或某个工作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服务质量和工作热情,所以要保证护理行为的安全性,必须让护士对护理行为所承担的风险有根本的认识,在工作中随时保持“警惕”,

  • 标签: 风险防范 护理操作 护理行为 风险管理 工作人员 潜在风险
  • 简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是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药学教育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加强药学生的药学服务意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药学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是药学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对药学服务的内涵及具体工作、对药学生进行药学服务意识培养的四项措施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药学教育 人才培养 药学服务意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系统考察FH/Wjd大鼠嗜酒的行为特性。方法:采用双瓶(5%或10%酒精和自来水)自由选择的方法,观察FH/Wjd大鼠的饮酒量、饮水量和酒精偏爱率,并进一步探讨FH/Wjd大鼠饮酒的昼夜差异性;在酒精剥夺实验中,研究酒精剥夺24h对FH/Wjd大鼠饮酒量和酒精偏爱率的影响;选用固定比率(FR1)实验程序,探讨FH/Wjd大鼠操作性自身饮酒的行为特点。结果:在双瓶自由选择饮酒实验中,

  • 标签: 行为特点 大鼠 嗜酒 酒精偏爱 实验程序 饮酒量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童行为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调查旨在了解我市儿童行为问题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1资料采源及方法采用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M·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家庭环境调查表,对我市市区的一所重点小学,一所非重点小学1~5年级学生随机抽取600名进行调查,年龄在6~12岁之间。采用家长答卷法,调查前召开家长会讲解调查的意义及答卷方法。经整理有效答卷478份,输入微机分析。

  • 标签: 儿童行为问题 影响因素 重点小学 家庭环境 儿童精神病学 发生率
  • 简介:医院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要有患者和医疗市场,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促进医院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又可以大大的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新型护患关系,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当今医疗市场竞争中做好患者的服务是医院的首要战略。

  • 标签: 服务能力 服务意识 医疗市场竞争 新型护患关系 护理 医疗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对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共60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观察组(自我效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及遵医行为的各项临床指标整体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有效的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且患者的健康行为及遵医行为各方面都得到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胃炎 自我效能干预 遵医嘱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跨越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共招募200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效样本数据干预组96人,对照组92人。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模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盆底肌肉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和认知行为技巧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动机和参与度,进而改善康复效果,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  认知行为干预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 简介:儿童牙科畏惧症是指患儿在牙病诊治过程中对某些牙科治疗方法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或抗拒治疗的一种综合症。其临床表现多样,患儿常因此而耽误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治,另一方面因害怕不愿治疗而采取回避态度,久而久之的焦虑后果,还可形成心理疾病。同时也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压力,本研究探讨行为诱导方法对患有牙科畏惧症的儿童配合治疗程度的影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行为分析 牙畏惧症 儿童 牙科畏惧症 治疗方法 牙病诊治
  • 简介:目的对宣武区广外地区高血压患者关于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为社区高血压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到广外医院广外大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整理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外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不了解如何预防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多数患者希望直接从医护人员处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结论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高血压病 社区管理 态度 行为 防治
  • 简介:作为促进合理用药的一项政策选择,临床药学已经成为未来医院药学的工作方向和发展重点。临床药学的工作意义在于通过药师直接参与治疗过程,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优势,促进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使临床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虽然药师是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者,但是要想真正实现服务目的,达到服务效果,仅靠临床药师是不够的,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支持与配合,需要医、药、护之间建立起团队的协作精神。

  • 标签: 医院管理 药学服务 医师行为 服务质量 医院级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痛风患者的饮食治疗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治疗痛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自制及引用调查问卷,调查痛风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8份有效问卷,饮食治疗相关知识部分总知晓率为19.2%。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学历痛风患者饮食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整体得分偏低,尤其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痛风患者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高中及中专学历的痛风患者。不同学历痛风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不全相同(P<0.05)。结论:不同学历痛风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不同,总体知识掌握情况差,痛风患者态度良好,饮食控制依从性整体较差。

  • 标签: 痛风 饮食治疗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观察对象50例,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研究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共两组,每组25例,一组为观察组,采取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以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暴力行为改善情况为评价标准,就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SSPI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值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MOA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暴力行为,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行为干预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