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军人自杀问题已引发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严重威胁官兵生命安全和部队稳定,但又很难准确预测和预防。本文通过对军人自杀的危险因素、测量评估和预防策略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我军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军人自杀行为 预防 研究综述
  • 简介:飞行员作为高层次的社会群体,如何适应蓬勃发展的民航事业,更好地担当起与日俱增的飞行量和安全迅速的服务宗旨,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为此在空勤人员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发挥个人的健康潜力,将对改善群体健康面貌,保证飞行安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就当前民航空勤人员身体素质情况,提出在空勤人员中开展自我保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标签: 空勤人员 自我保健意识 精力 群体健康 飞行员 面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方法 将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纳入此次研究的 100 名医院在职护士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职业防护意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职业防护培训、学历以及 工作年限 均属于影响医院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主要因素,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有效提高医院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结论 临床中需要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对策,整体提高医院护士职业防护应对能力。

  • 标签: 医院护士 职业防护意识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文职护士是军民融合等新型军事护理人才,是我军新型的人才队伍。如何使一名普通的地方护理人员或现役军队转改的护理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部队发展需要,为官兵服务好,除了对其进行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外,姓军为兵工作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 标签: 文职护士 姓军为兵工作意识 培养
  • 简介:【摘要】文职护士是军民融合等新型军事护理人才,是我军新型的人才队伍。如何使一名普通的地方护理人员或现役军队转改的护理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部队发展需要,为官兵服务好,除了对其进行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外,姓军为兵工作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 标签: 文职护士 姓军为兵工作意识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妇女妊娠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长沙市某三甲医院 370名孕妇进行调查 , SPSS 22.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孕妇在 K、 A、 P及 KAP得分差异中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妊娠各期的孕妇营养知识、 饮食行为及态度总体状况良好,且学历越高,并且医务人员及干部群体中,得分普遍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同时, 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态度 , 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 标签: 孕妇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 3~36月龄婴幼儿 4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对婴幼儿喂养困难及喂养人喂养行为进行分析,观察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间的关系。结果: 4000例婴幼儿中 26.80%存在喂养困难;婴幼儿性别因素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婴幼儿月龄、喂养人角色、喂养人学历、食物制作、喂养态度、是否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是否固定、喂养时是否存在干预因素、餐前是否与婴幼儿情感交流是影响婴幼儿喂养困难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干预对HLAP治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科室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8例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结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干预,肺部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最小意识状态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护理,合理营养支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最小意识状态患者 肺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情况,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对自我护理能力低下者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 77例( 77.0 %)患者无法开展自我护理,仅有 33例( 33.0 %)患者能够开展自我护理管理,统计有差异( P< 0.05)。年龄超过 65岁、合并 2种以上基础疾病、心功能等级超过Ⅲ级、文化程度低均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因素,统计有差异( 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普遍较差,多与患者自身因素相关,临床中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将不同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患者,选取人数为200,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门诊随访和微信随访方式,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7.00%和80.00%,实验组的依从性更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结论:针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展开随访工作,将微信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其临床干预效果的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依从性,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信随访方式 脑卒中康复患者 遵医行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腱鞘囊肿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腱鞘囊肿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比2组患者复发率及对该病相关知识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为3.4%(2/58),低于对照组的17.2%(10/58)(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腱鞘囊肿 复发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集中管理模式影响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当前在职的消毒供应室护士共74名,依照随机分组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名。对照组进行分散管理,研究组进行集中管理,对两组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防护意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有3例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8.18%,对照组有15例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40.54%。研究组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防护意识方面,研究组总合格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中管理模式在提升消毒供应室防护意识方面作用显著,并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应当引起消毒供应室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贯彻。

  • 标签: 集中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防护意识
  • 简介:摘要: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其参与血小板生成的全过程。临床常见不良反应为心律失常、水肿等,极少伴发意识障碍。本次报道临床所见1例使用rhIL-11后反复发作心律失常伴发意识障碍的病例,以为广大一线临床医生提供经验。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11,心律失常,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探究其管理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8年 9月我院传染科发生的 50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 50例中,有 21例为交叉感染患者、占 42%,11例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 22%;10例为针刺伤、占 20%;8例为肺部感染、占 16%,在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其危险事件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对于传染科的护理人员而言,面对危险感染的情况在所难免,且危险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效果均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这也就要求护理科应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起到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情况。

  • 标签: 传染科护理行为 感染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小儿电子鼻咽喉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患儿200例作为对象,按照检查时间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经过干预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鼻咽喉镜检查一次插管成功、耐受程度;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4.00%高于对照组70.00%,且观察组检查耐受优良率67.00%高于对照组43.00%(P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小儿电子鼻咽喉镜 一次插管成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 2018 年 7 月到 2019 年 6 月 收治的 162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分到观察组( n= 81例)和对照组( n= 81例),观察组施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SSPI量表 ),评价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的 SSPI量表评分比较, P> 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施以行为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