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茵对常用抗茵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2001-2005年我院住院病人中初次分离的517株铜绿假单茵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2001~2005年中前3年铜绿假单茵在院内初次分离的全部细菌中均居首位,且所占百分比有减少趋势,2001年分离率为11.4%,2002年分离率为12.1%,2003年为12.0%,2004年为10.9%,2005年降至9.4%。结论可根据药敏实验选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治疗该引起的感染,且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两药之间无交叉耐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院内感染
  • 简介:近年来铜绿假单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感染日益增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MDR-PA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隆在世界范围内的下降呈一致化趋势。MDR-PA的发生有其危险因素和耐药机制,而抗生素滥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及患者转院传播等是导致MDR-PA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对于MDR-PA的防治,关键在于消除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低MDR-PA的选择压力,并切断各种传播途径。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性 医院感染
  • 简介:铜绿假单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亚胺培南作为革兰阴性的最有效的抗生素,随着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的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研究铜绿假单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院临床送检的下呼吸标本铜绿假单对亚胺培南耐药情况及机制。我们通过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产生状况以及细胞内主动外排泵出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其耐药机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下呼吸道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铜绿假单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的药学服务实践。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石棉肺合并肺部铜绿假单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全过程,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等方面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29d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抗感染治疗进行个体化用药监护,适当干预,协同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保障了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 标签: 药学监护 石棉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碳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江油市九〇三医院收治的铜绿假单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静脉滴注,每天3次;研究组给予碳青霉烯类双联法治疗,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以及美罗培南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两组患者细菌的清除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菌清除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碳青霉烯类双联法对铜绿假单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相比较其他的治疗方法更有应用价值,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双联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效果 肺炎
  • 简介:  生物细胞中进行着各种复杂的代谢过程,除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外,还包括信息代谢过程,它主要传递着环境变化的信息,调节和控制着物质与能量代谢以及生理反应与生长发育,故称之为细胞信号系统.铜绿假单为一种机会感染性致病菌,铜绿假单产生的各种严重感染与其毒力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

  • 标签: 假单胞 因子表达 毒力因子
  • 简介:目的:了解2008—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PAE)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8—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的PAE611株,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1株铜绿假单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其耐药率分别为50.73%、33.37%、29.1%、26.63%。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99.4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9.03%)、美罗培南(98.47%)、头孢哌酮/舒巴坦(98.1%)、环丙沙星(97.63%)、头孢他定(92.53%)等。PAE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有逐年下降趋势,PAE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基本稳定。结论:PAE耐药性基本稳定,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合理用药 监测
  • 简介:目的: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感染提供合理抗菌药物选择。方法:用回顾性调查对2004年检出的103株铜绿假单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用抗菌药物中,以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药敏性最高,头孢他啶药敏率只有59.22%的药敏性,低于某些资料的报道。结论:铜绿假单的药敏率依次为亚胺培南、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其中抗铜绿假单感染的常规药物头孢他啶耐药率已较高。需联合用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药敏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较易引发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呼吸科患者的细菌感染,临床上多种抗生素均对其有效。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铜绿假单的耐药性大大增高,多重耐药及广泛耐药菌株在临床上经常出现,为临床救治病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铜绿假单的机制,本文对其主要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机制进行总结陈述,以期为耐药性临床治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耐药率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干预对策。方法选择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0月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的4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未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的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基础性疾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时间及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情况等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间≥1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周、有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对于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当早期行细菌学检查确定致病菌,降低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频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可降低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感染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耐美罗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报告铜绿假单性脑膜炎12例,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病程迁延反复,采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马斯平)与氨曲南(君刻单)联合治疗,5—7日后即出现显著效果,疗效稳定,全部治愈,无明显副作用。表明第四代头孢菌素在治疗院内难治性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感染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马斯平 君刻单 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 临床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安地区2019-2022年铜绿假单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方法:共计从南安地区选择383例铜绿假单感染患者入组,共检出铜绿假单菌株383株,为患者实施铜绿假单标本种类统计,并对于铜绿假单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安地区样本来源为穿刺液、耳分泌物、分泌物、静脉全血、脑脊液、尿液、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前列腺液、伤口渗出物、上呼吸标本、痰液、纤支镜刷检物、胸水、咽拭子、羊水、引流液、中段尿、子宫内膜组织,痰液样本检出的铜绿假单样本更多,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耐药率较低,呋喃妥因MIC更高。结论:药敏情况分析发现铜绿假单应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能够使其耐药性降低,提高抑浓度。

  • 标签: 南安 药敏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 简介:目的通过磷霉素与异帕米星联合应用于铜绿假单生物被膜感染的大鼠模型,观察磷霉素对异帕米星致大鼠肾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笼皮下埋植法建立大鼠铜绿假单生物被膜体内局部感染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组、阳性对照组(异帕米星300mg·kg^-1)和联合用药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给药,分别检测给药前,给药2周和4周时,大鼠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量(tWO)、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O);4周时处死大鼠做肾组织病理标本光镜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异帕米星组和联合用药组的SCr、BUN及NAG酶水平均增高。4周时联合用药组的SCr、BUN及NAG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帕米星组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4周时的肾组织光镜观察和肾组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联合用药组的肾损害较异帕米星单药组显著减轻。结论研究发现磷霉素可减轻异帕米星致肾毒性作用。

  • 标签: 磷霉素 异帕米星 细菌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PAO1) 肾毒性
  • 简介:摘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控制的检查。按照《中国药典》2022版四部的规定任何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其要求是摸索建立方法时各试验控制检出,才可以确认采用该方法对十二烷基硫酸钠微生物控制检验具有适用性。

  • 标签: 薄膜过滤法 回比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临床呼吸感染的602株致病菌检测结果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46.18%,革兰氏阳性杆菌占4.98%,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5.55%,酵母样真菌占13.29%,此结果同国内外文献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发现,常见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但铜绿假单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1.3%,对头孢呋肟的耐药率达90.7%。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耐药率
  • 简介:鼻病毒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传染源为病人和带毒者病毒经飞沫或经手传播。成人和小儿易感,病后有短暂的免疫力。鼻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但季节性高峰在春季气候温和的时候。

  • 标签: 呼吸道病毒 腺病毒 副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
  • 简介: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