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助听器在技术上有很大改进,但是仍有以下缺点:①影响外观;②低频信号好,高频信号相对较差,患者常有不适感;③耳模使很多患者感到闭塞感;④可出现声反馈现象;⑤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外耳道炎;⑥信号噪声比较差,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语言理解差:⑦造成多种生活不便。通过多年的研究改进,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植入助听装置,其主要优点是:①体积小声音的失真小,因此有更好的音质;②没有耳模,外耳道是开放的;③没有声反馈作用;④对外观影响小。

  • 标签: 聋(Deafness) 助听器(Hearing Aids) 植入性助听器(Implantable Headng Device)
  • 简介:目的验证自适应噪声下旬子识别阈测试方法的可靠,获得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阈算法的正常青年男性参考值。方法21名正常听力男性青年(平均年龄21±1.56岁)接受测试。采用嘈杂语噪声下汉语短旬识别测听材料,使用自行编制的自适应算法经言语测昕软件进行噪声下旬子识别阈测试。受试者每人每耳各测试2表。使用维验将获得的平均识别阈SNR‰与所采用材料的整体识别阈SNR50进行比较。结果自适应方法测得噪声下平均句子识别阈SNR50a为(-5.75±0.92)dB。左右耳识别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96)。正常青年男性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7.55dB,-3.95dB)。使用自适应算法获得的噪声下旬子识别阈略高于正常听力人群中通过多强度测试获得的识别阈(P〈0.0001)。结论该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阈算法快速、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价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测听方法。

  • 标签: 噪声下言语识别 信噪比 自适应算法
  • 简介:在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机构中创设适宜的室内外环境对于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教改思想的贯彻与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教室内外环境的创设既是班级管理的延伸,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目的的重要策略之一。如何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

  • 标签: 室内外环境 听障儿童 全面康复 教育机构 早期康复 班级管理
  • 简介: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的能够客观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完整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眼震电图和颈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 标签: 前庭上神经 椭圆囊 前庭-眼反射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探讨BPPV自愈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的76例位置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的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 标签: 眩晕 良性阵发性 眼震 发病机制 自愈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中长期飞船舱内失重及噪声复合因素对大鼠听力及内耳淋巴液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失重+噪声组)12只,对照组10只。分别于暴露前、暴露后2周、4周、8周检测其双耳听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并进行内耳MRI扫描,通过专用软件对内耳淋巴液容积进行计算。结果1.实验组动物ABR阈值在暴露4周时开始与实验前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且8周时ABR阈值与实验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2.实验组动物双耳内耳淋巴液容积在暴露2周时与暴露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暴露4周时与暴露前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暴露8周时与暴露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动物内尔淋巴液容积在实验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模拟中长期飞船舱内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可造成SD大鼠听觉电生理的损伤,且会导致大鼠内耳淋巴液容积增大。

  • 标签: 模拟失重 噪声 听性脑干反应 内耳淋巴液容积
  • 简介:从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师的角度看变应鼻炎与哮喘的关系,比较明确的现象是很多变应鼻炎患者同时或曾经患有支气管哮喘。有的患者,其中男性多见,幼年时有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成年后哮喘得到了控制,但是变应鼻炎仍然存在,症状严重时偶尔还会诱发哮喘。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变应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生率为20%~38%,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3%~8%:而哮喘患者中60%~78%合并变应鼻炎。临床上还可观察到变应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相同的发病季节和相同的诱发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患者 支气管哮喘 治疗相关性 临床医师 诱发因素 耳鼻咽喉科
  • 简介:目的探求不同类型的外中耳畸形与传导耳聋的相关,以利于术前术式的选择.方法180例外中耳畸形通过手术证实分为3组听骨异常,并与术前纯音听阈均值(dBHL)经t检验以观其相关.结果1外耳道狭窄组中的上鼓室狭窄(锤砧骨活动不良)与镫骨卵圆窗畸形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外耳道狭窄组与外耳道骨闭锁组间有微弱差异,根据术前外中耳畸形的听阈均值尚不能准确预估其听骨畸形之类型,但对外耳道狭窄组的听阈均值则有参考意义.结论外中耳畸形其听力损失关键不仅在于听骨链完整与否而更应强调中耳畸形所涉及部位如镫骨固定或缺如,卵圆窗封闭等.

  • 标签: 外中耳畸形 传导性耳聋 手术 诊断 鼓膜 听骨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臂丛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疼痛患者,行脊神经根选择切断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注重倾听、有效疏导;评估疼痛、有效干预;提供支持、满足需要;增强信心、提高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确切,疼痛消失,心态积极,生活及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存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切断术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顽固性疼痛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的有效药物。方法采用中药方剂(中药12味)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患者,并设置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分别治疗3个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药方剂(中药12味)疗效显著优于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咳嗽、哮喘等症状经3个月的治疗后基本消失;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很少复发。结论本药物疗效好、愈后很少复发,可标本兼治,服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变态反应 咽喉炎 咳嗽 中药方剂(中药12味) 孟鲁司特钠
  • 简介:目的:分析90岁以上老年聋患者听脑干反应(ABR)的特征。方法对14例90岁以上老年聋患者(平均年龄91.1.4±1.3岁,26耳)进行交替短声ABR测试。听力正常人9例(平均年龄22.7±1.2岁,18耳)作为对照组。观测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eakLatency,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Inter-PeakLatency,IPL),并分别与对照组总体均数进行比较。结果总体的I波引出率和Ⅲ波引出率均为76.9%(20/26),V波引出率为84.6%(22/26)。高龄老年聋组各波PL较对照组延长。Ⅰ-Ⅲ波IPL、Ⅲ-Ⅴ波IPL、Ⅰ-Ⅴ波IPL无组间统计学差异。结论90岁以上高龄老年聋患者ABR波形分化较差。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 听觉电生理 老年性聋 高龄老人
  • 简介:目的:观察变应鼻炎动物造模状态下鼻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方法:Hartley系豚鼠24只,雄性,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短期(1周)抗原攻击组(实验1组)、抗原攻击8周组(实验2组)和抗原攻击12周组(实验3组),每组6只豚鼠。实验组动物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后卵清蛋白鼻腔攻击1周,制成变应鼻炎动物模型,长期抗原攻击组给予卵清蛋白鼻腔攻击分别8周(实验2组)和12周(实验3组)。组织标本石蜡包埋,

  • 标签: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 黏膜组织 卵清蛋白 动物造模 腹腔注射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年收治的结肠息肉病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此类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7例结肠息肉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入组的487例患儿中,经治疗后均愈后良好。经病理学分析,幼年息肉435例(89.3%),Peutz-Jeghers息肉17例(3.5%),幼年息肉病14例(2.9%),错构瘤6例(1.2%),家族性腺瘤息肉病1例(0.2%),炎息肉1例(0.2%)。讨论考虑存在结肠息肉时,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摘除息肉。此外,做结肠镜检查前后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 标签: 结肠息肉 结肠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痴呆与血清尿酸水平是否具有相关,获取临床检查前瞻研究数据。方法从我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07月间收治的血管痴呆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6例非血管痴呆者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的基本信息和资料,并统一检测两组的血清尿酸、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不同痴呆程度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尿酸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痴呆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要明显低于轻度痴呆患者,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患者的痴呆程度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血管痴呆和血清尿酸水平有着负相关关系,严重痴呆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常常偏低,通过血清尿酸水平,可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双耳配戴助听器受试者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不同麦克风模式下的言语识别阈(speechreceptionthreshold,SRT),探究窄闽方向性技术的优势。方法受试者为20例双侧对称、感音神经听力损失患者,每位受试者均双耳配戴助听器,采用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作为测试材料,测试每位受试者在不同麦克风模式时的SRT,比较各项SRT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窄阈方向性较全向性和方向性约提升1~3dB信噪比(P〈0.01),较特殊方向性约能提升0.7dB信噪比(P〈0.05)。结论窄阈方向性技术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更有利于提高信噪比。

  • 标签: 言语识别阈 言语噪声 窄阈方向性 双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式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结合丰富环境式综合护理干预,尽快纠正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对两组患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及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经住院治疗2周后,对照组与实验组SAS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4周后差异很更明显(P<0.01);治疗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差异进一步加大(P<0.01);治疗前两组间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下降,但两组减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NIHS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丰富环境式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有明显影响,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丰富环境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分泌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深入了解儿童分泌中耳炎与变应鼻炎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收集了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分泌中耳炎与变应鼻炎之间存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联系,抗过敏治疗对分泌中耳炎具有短期疗效并可有效防止分泌中耳炎复发。采用鼻内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其治愈率明显增加。这些发现为人们深入研究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分泌中耳炎形成机制间的联系、抗过敏治疗对复发性分泌中耳炎的有效以及针对该病更广泛的药物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变应性鼻炎 鼻内类固醇激素
  • 简介:噪声是一种全球的职业和环境健康危害,是导致听力损失的最大可预防原因之一,2013年我国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其中噪声聋681例,占报告总数的2.6%[1],而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美国,传统上嘈杂的行业(采矿,建筑,制造和运输)中有大量有关噪声暴露的信息,工人的NI.HL患病率从9.5%到34.8%不等;但在医疗保健以及批发和零售等服务行业。

  • 标签: 环境噪声 APP 声级计 测量 手机 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