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耳石 BPPV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就诊的20例BPPV患者,其中后半规管性BPPV(posteriorcanalBPPV,PC—BPPV)15例,水平半规管性BPPV(horizontalcanalBPPV,HC—BPPV)5例。分别采用Epley颗粒复位法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痊愈15例(75%),其中12例(60%)在首次治疗后即无复发;好转3例(15%);无效2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手法复位对于BPPV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门诊的首选疗法。

  • 标签: 手法复位 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发病机制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探讨BPPV自愈性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的76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的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 标签: 眩晕 良性阵发性 眼震 发病机制 自愈
  • 简介:【摘要】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位置变动到某一体位时而引起的眩晕症状,在特定头部位置时患者存在位置性眼震,进而影响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步提升,对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危害性的认知逐渐增强。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发病原因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临床上以原发性多见。继发性的常见于头部外伤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或内耳手术后。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人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本病给予总结。

  • 标签: 良性 阵发性位置性 眩晕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2例患者,其中102例为男性,160例为女性。年龄为219~83岁,平均年龄为(46.9±8.2)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为原发性良性阵发位置眩晕,56例为继发性良性阵发位置眩晕。结论良性阵发位置眩晕患者具有其特殊的、差异化的临床特征,应当对其临床特征加以认识及把握,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合适的治法,以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位
  • 简介:目的研究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的有效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9月-2018年8月本院门诊接诊的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病患98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49)。甲组实行耳石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乙组实行常规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比乙组的83.6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充分了解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病患的既往病史,仔细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表现,可对其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待确诊后,采取耳石手法复位与药物联合疗法对患者进行施治,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征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并经复位治疗痊愈的BPPV患者1046例。所有患者于2015年12月进行随访以了解预后状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BPPV多见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女男比例为2∶1。②BPPV复发率为27.20%,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伴有梅尼埃病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不伴有梅尼埃病患者的15.567倍(P<0.001);有偏头痛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没有偏头痛的患者的3.003倍(P<0.01);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者复发的风险分别是不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的1.554倍和1.457倍(P<0.05)。结论BPPV多见于中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半规管中后半规管型BPPV占绝大多数。梅尼埃病、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可能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征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文选取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在了解患者临床特点的同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非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绕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手法复位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文选取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在了解患者临床特点的同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非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绕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手法复位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到耳鼻咽喉科会诊的35例老年BPPV患者。结果35例患者经头部变位试验等诊断为BPPV,其中后半规管BPPV居多,其次为水平半规管BPPV和混合型BPPV,所有患者经手法复位效果明显。结论老年BPPV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病史的收集,老年病人病情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临床医师对BPPV的认识,还有头部变位试验和手法复位的操作性。

  • 标签: 老年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老年BPPV患者临床表现,采用全自动SRMⅣ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系统(SRM-Ⅳ)进行复位治疗.结果老年BPPV患者87例,男49例,女38例,平均年龄78.6岁.后半规管BPPV患者7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11例,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混合性6例.87例患者中,74例(85%)SRM-Ⅳ复位治疗1-2次症状消失,5例SRM-Ⅳ复位治疗3次以上.结论老年BPPV常见,尽早耳石复位的意义在于避免因眩晕导致老年人跌倒等并发症.关键词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老年人复位治疗ClinicalFeatures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intheElderlyChenjin-wenLiuweiDuwen-jinWangchun-ling(DepartmentofGeriGatricsNeurology,GeneralhospitalofAirForce,Beijing,100142)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features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intheelderly.MethodsEighty-sevenelderlypatientswithBPPV,diagnosedandunderwentrepositioningtreatmentinanautomaticvestibularfunctiondiagnosesandtherapysystem(SRM-Ⅳ),wereanaG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Ofthe87patients,49weremaleand38female,withameanageof78.6years.Theposteriorsemicircularcanals(PSC)wereinGvolvedin76patients,thehorizontalsemicircularcanals(HCS)in11patientsandmixedPSC-BPPVandHSC-BPPVin6patients.TheSRM-Ⅳwasusedinallpatients.78patientsrequiredrepositioningtreatment1-2tines,and5patientsrequiredmorethan3times.ConclusionBPPVwascommoninelderlypeople.ThecliKneiycawlosridgsnificanceofrepositioningtreatmentwastominimizepotentialmorbidityoftheirfalls.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ElderlyRepositioningtreatment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0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增强护理,包括家庭护理干预、出院随访、头部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HDRS和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護理中,采取系统、持续的护理对策,能够取得更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护理效果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增强护理,包括家庭护理干预、出院随访、头部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HDRS和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護理中,采取系统、持续的护理对策,能够取得更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护理效果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6例BPPV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史问诊及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分为垂直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及混合型半规管BPPV。对不同类型BPPV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评价治疗后一周疗效,并随访3个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视为治愈,眩晕减轻或变位试验诱发仍有轻微眼震为有效,眩晕无减轻或位置性眼震无变化为无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一周后治愈162例(82.7%),有效24例,有效率为94.9%;3个月治愈190例(96.9%),有效4例,有效率为99.0%。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安全。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位置眩晕(BPPV)的特点及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41例头晕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及仰卧侧头位试验确诊为后半规管BPPV,并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后半规管BPPV中老年好发,Epley手法复位效果明显。结论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头变位性眼震试验能够确诊后半规管BPPV,Epley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安全有效。

  • 标签: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pley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的诊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老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选择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手法复位、手法复位+银杏叶提取物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眩晕评定量表(DH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HI指标对比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HI值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老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在开展手法复位的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能够取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诊疗方案 眩晕评定量表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收集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老年BPPV患者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诊断为BPPV并治疗好转的311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有无残余头晕症状、有无脑白质病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饮酒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女性患者、有残余头晕症状、高血压、糖尿病和有脑白质病变是老年组BPPV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BPPV患者以原发性为主,而继发性患者更容易复发。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脑卒中和化脓性中耳炎是BPPV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年龄 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