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肠幼年性息肉的回顾性分析及护理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儿童结肠幼年性息肉的回顾性分析及护理经验总结

李丽,李莉,刘璐,王大勇

李丽,李莉,刘璐,王大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

【摘要】目的:对我院近年收治的结肠息肉病例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并对此类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7例结肠息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的487例患儿中,经治疗后均愈后良好。经病理学分析,幼年性息肉435例(89.3%),Peutz-Jeghers息肉17例(3.5%),幼年性息肉病14例(2.9%),错构瘤6例(1.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例(0.2%),炎性息肉1例(0.2%)。讨论:考虑存在结肠息肉时,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摘除息肉。此外,做结肠镜检查前后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结肠息肉;结肠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结肠炎性息肉是儿童便血的常见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大便带鲜血,可伴有反复性腹痛、腹泻,息肉经肛门脱出等症状,便血严重者可出现贫血[1]。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及治疗结肠息肉的重要方法。但它也存在阳性率较低、需要麻醉等不足[6],小儿结肠息肉的特点和如何寻找可靠、无创、易行的方法成为焦点。

1.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结肠息肉患儿的病例,包括病例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所见,以及组织形态学。检查前需禁食至少6小时,使用开塞露尽量排空大便,至少需排空直肠、乙状结肠以及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肠腔内粪便,在麻醉下进行结肠镜检查。

2.结果

自2003年至2013年,我院基础外科共收治结肠息肉病人589例,其中456例为幼年性息肉占77.4%,男330例,女156例,男:女=2.1:1,,平均年龄:4.8±2.6岁(7个月至17岁)。

幼年性结肠息肉与年龄的关系见图1,常见年龄在2至7岁占88.1%,7岁后患儿发病率明显下降(图1)。

图1446例结肠息肉患儿年龄分布

结肠镜检查见结肠息肉的分布:盲肠及升结肠(n=7,1.5%),肝曲(n=5,1.1%),横结肠(n=9,2.0%),脾曲(n=5,1.1%),降结肠(n=48,10.4%),乙状结肠(n=212,46.1%),直肠(n=174,37.8%)。息肉直径从0.3cm至6cm不等,大部分息肉直径小于2cm(n=360,78.2%)。

3.护理

3.1检查术前护理

饮食管理:检查前3天给予无渣饮食,较小的患儿以流食为主。术前一日适当控制患儿饮食,多饮水以保证第二天的洗肠顺利。同时根据医嘱给予缓泻药番泻叶冲服,并口服异山梨醇。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思想工作,说明口服缓泻药番泻叶和异山梨醇是为了软化清除粪便,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做好准备。

肠道护理:检查前日晚及当日晨用0.9%生理盐水采取回流式清洁灌洗各一次。灌洗过程中应注意等量出入,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洗肠并报告医生。灌洗排出量不足时,可于洗肠后将肛管保留,使遗留粪便或气体排出体外。因反复洗肠插管易刺激黏膜充血甚至出血穿孔,因此插管时应动作轻柔,肛管上多涂石蜡油。同时,操作者按摩腹部时不可过于用力。

3.2检查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患儿回病房后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抬高肩部,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应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吸人气管,引起窒息。主动向家长介绍检查后需要配合的内容,以取得家长更好的配合。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抗炎补液治疗,随时观察液体的输人情况及有无渗漏情况。

饮食护理:检查后当日常规禁食,第2天给予普通饮食。

腹部及肛门护理:随时观察患儿的腹部情况,随时观察患儿的肛门有无血便等情况,并严密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随时报告医师。

体位护理:检查术后应严格卧床,需采取平卧位,必要时约束四肢,防止因患儿躁动而坠床,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电灼创面脱痂而引起大出血,并随时观察患儿的腹部及肛门情况。向患儿家长宣教,以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3.3心理护理

在整个检查前后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对患儿应亲切和蔼,并运用肢体语言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并向患儿及家长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最大程度的取得患儿和家长的配合,消除紧张情绪,更好的接受治疗[6]。

4.健康宣教:出院后适当休息,逐渐加大活动量。避免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如哭闹、腹胀、便秘、咳嗽等。饮食上应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冷热适宜,防止腹泻。出院后一个月复查。如果有不适随时就诊。

5.讨论

结肠息肉是指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增生物,是引起小儿便血常见原因之一。儿童胃肠道息肉主要发生在结肠,且大部分分布于左半结肠,特别以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为甚。部分肠息肉息儿长期便血,可不出现痛苦表现,但可发生慢性贫血,营养不良,甚至可影响生长发育。另外,较大息肉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急性肠梗阻。

在西方国家,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为1%[7],但在我国,仅张金哲院士于1994年报道[8]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患儿中,经肛门指诊发现直肠息肉约占总就诊人数的1%,后再无较为精准的流行病学统计。经我们总结分析,结肠息肉发病率男孩较女孩多,与其他国家相似,但发病年龄较他地偏小。7岁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图1),这与一些学者,如Erdman、Barnard[9]和Nelson[10]所提出的结肠息肉有一定的自愈性,在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自行离断的学说相符,但究其原因尚不明确。

做结肠镜检查前后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如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其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运用适当的语言和交流技巧及时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取得患儿的合作及家长的配合。洗肠时值得注意的是因使用的液量比较多,所以必须采用回流式洗肠,确保液量出入平衡。所使用的液体必须是生理盐水,以防止发生盐中毒或水中毒。随时注意有无腹胀、腹部压痛及肛门有无出血情况,以及时发现肠穿孔及继发出血情况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HolgersenLO,MossbergSM,MillerRE.Colonoscopyforrectalbleedinginchildhood.JPediatrSurg1978;13:83-5.

[6]李红燕.结肠息肉病儿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护理210例.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5;07:116-117

[7]MestreJR.Thechangepatternofjuvenilepolyps.AmJGastroenterol1986;81:312-4.

[8]张金哲.小儿直肠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小儿外科1994;14:204-5.\

[9]ErdmanSH,BarnardJA.Gastrointestinalpolypsandpolyposissyndromesinchildren.CurrOpinPediatr2002;14:576-82.

[10]NelsonEW,RodgerBM,ZawatskyL.Endoscopicappearanceofautoamputatedpolypsinjuvenilepolyposiscoli.JPediatrSurg1977;12:773-6

作者简介:李丽(1964-9),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