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休闲运动中调节心理状态的心理按摩机制。方法临场测定法。结果心理按摩机制运动效应不同,结论运用心理按摩手段可促进良性效应。

  • 标签: 心理按摩 老年 良性 健身运动 实验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现代白领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法是一种传统、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保健方法,对一些顽固性的现代身心病症如失眠等有安神、除烦、自我保健作用。本研究采用CPC睡眠测评及红外热成像测评等客观手段,来评价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现代白领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自述失眠状况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减轻,睡眠质量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患者CPC、PSQI评分差异明显,CPC评分明显升高,PSQI评分显著降低,疗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结论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在治疗现代白领失眠症中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中医足部反射按摩法 失眠症 CPC睡眠测评
  • 简介:目的:观察产后不同时间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分别自产后2h、12h、24h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三组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首次泌乳时间、产后48h泌乳量充足者比例、产后48h乳房胀痛发生率及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产后48h、72h三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h母乳充足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48hⅢ度乳房胀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2h较12h、24h给予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更能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 标签: 乳房配合穴位按摩 干预时间 血清泌乳素 泌乳 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