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对改善癌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7月收治的肿瘤疼痛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即使用常规三阶梯镇痛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疼痛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比较两种干预手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情况评分,通过两组数据来评估中医穴位按摩对改善癌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穴位按摩 癌症护理 疼痛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推拿按摩是我国中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已经演化出众多的流派和形式。目前,由于推拿按摩是大众化的养生保健方式,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对推拿按摩的治疗效果评价不一,甚至有部分人认为推拿按摩重在享受,而对其防治效果并不认可。本文结合中医经络学原理和临床实践进行研究,简述经络系统、经络现象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然后分析对中医推拿按摩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推拿按摩 疗效 影响因素 经络 穴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赴我院接受中风治疗的72例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人。对观察组行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行中医舌操的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周为完全自主排便次数、首次排便时间、二次排便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周自主排便次数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的周自主排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与二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对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与二次排便时间,对增加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穴位按摩 中医舌操 中风 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厌食症实施中医按摩、推拿护理对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54名小儿厌食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按摩、推拿护理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包括血锌和血红蛋白以及总有效率等。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血锌和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0%。结论 小儿厌食症患者实施中医按摩、推拿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血锌和血红蛋白,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中医按摩 推拿护理 血锌 消化吸收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气灌肠整复术、手法按摩联合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疗效,并总结患儿的放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病例为研究对象,患儿所开展的放射影像学检查。并于随机分组路径下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术、手法按摩联合治疗。总结患儿的放射影像学特征,并对比两组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治疗前后的套叠深度评分。结果:小儿难复性肠套叠在B超、CT、MRI检查下均表现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观察组患儿肠套叠整复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2%(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套叠深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B超、CT、MRI检查下典型影像学特征的总结可提高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诊断率,且通过空气灌肠整复术、手法按摩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

  • 标签: 小儿难复性肠套叠 空气灌肠整复术 手法按摩 放射影像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