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脑卒中合并高渗状态患者32例做为高渗状态组,抽取同期非高渗状态脑卒中患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危险因素。结果高渗状态组平均血浆渗透压[(338.8_+12.5)mOs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11.7)mOsm/L],高渗状态组平均GCS分值[(6.9±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7±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OR=0.043,95%CI=0.007~0.277,P=-0.00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0.550,95%CI=0.388--0.780,P=0.001)、甘露醇用量(OR=0.973,95%CI=0.955~0.991,P=-0.004)是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SIRS、甘露醇用量可以联合或单独作用引起高渗状态.治疗过程中重视这三项指标的监测将有助于卒中患者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高渗状态 糖尿病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甘露醇
  • 简介:本文通过对3例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笔者认为在中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可快速缓解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经过住院治疗后能尽快得到恢复。

  • 标签: 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 病例 治疗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因车祸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昏迷34天,在外院治疗意识状态无明显好转而来我院.查体:体温39.3℃,呼吸急促,双肺散在湿性啰音,意识呈中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迟钝,无言语反应,颈轻度抵抗,肌张力增高,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力0级,对疼痛不能回避,双侧巴氏征(+).

  • 标签: 长期昏迷状态 重型颅脑损伤 脑积水 气管切开术 CT检查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人际心理治疗对亚健康状态恢复疗效。方法:对90例亚健康状态者实施人际心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其主要临床相-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改善亚健康状态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率为91%。绝望感、无愉快感、空虑感、自卑感、睡眠障碍、烦恼、乏力、食欲减退等分值均低于治疗前。结论:人际心理治疗与亚健康状态情绪障碍改变相关,可作为一种阻断亚健康状态向临床病态发生防御措施。

  • 标签: 人际心理治疗 亚健康状态 疗效观察 情绪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现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医学光盘检索(1978年~2002年7月)国内153篇关于植物状态或植物人文献,并参考相应报道、专著和汇编.将病因、流行病学、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卒检查、治疗、预后等分别进行对比综合.结果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护理等比较清楚和全面,而流行病学、机理、病理等多为推测,实验室检查表现各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好,但缺少统一判定标准.结论以综合治疗为中,治疗时间以发病后1年为宜.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研究现状 病因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评估青年缺血性卒中后心理状态。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两院90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21-45岁。使用中国版SCL-90评估心理状态,测量值与常模比较。结果和常模比较,青年缺血性卒中测量值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恐惧,厌恶和精神症状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强迫、敌意和妄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发生率是43.33%,其中女性占75%,男性占25%(P〈0.01)。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保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是29.2%,低于自费患者发生率(66.7%,P〈0.05)。脑损伤部位与抑郁/焦虑发生率有关,双重大脑半球缺血者发生率是75%(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伴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惧和精神症状,但是强迫、敌意和妄想与常模没有明显差异。性别、医疗费用和缺血部位影响抑郁/焦虑发生率。

  • 标签: 青年 卒中 心理
  • 简介:目的结合文献研究12例难治性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RSE)治疗.方法对患者病因、临床资料、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2例RSE患者控制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3%,死亡3例,病死率25%.结论RSE是神经系统危急症,积极有效治疗可减少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硫贲妥钠、异丙酚、利多卡因等是治疗RSE有效药物.

  • 标签: 难治性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 病因 治疗 预后 硫贲妥钠 异丙酚
  • 简介:目的:研究及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睡眠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南充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住院剖宫产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以哌替啶肌内注射,观察组则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2组产后24h与48h疼痛程度、睡眠优良率、睡眠潜伏时间、睡眠时间及产妇对睡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h与48h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妇对睡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镇痛效果较好,对睡眠状态影响相对更好,因此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剖宫产产妇 产后睡眠状态
  • 简介:目的与方法应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MMPI)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500名大学生中,正常心理状态占80.4%,可疑心理障碍占11.6%,异常心理状态占7.8%,可疑心理障碍和异常心理状态二者占19.4%,表明大学生相当多地存在着心理障碍问题。结论为学校教育、开展学校心理卫生工作,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 MMPI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颅骨修补手术不同时间窗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行颅骨修补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223例。测评不同手术时间窗患者手术前后修订昏迷恢复量表(revisedcomarecoveryscale,CRS-R)评分、颅内压力、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含量,分析手术前后变化;并对不同时间窗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个月内颅骨修补(早期组)患者意识水平评分CRS-R改善最多,为提高2.3分。晚期修补组血白蛋白水平下降最多,为(5.98±3.21)g/L;而中期修补组下降最少,为(4.53±2.66)g/L;表明3~6个月颅骨修补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血白蛋白水平影响最小。2个月内修补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最多,为(4.96±1.54)g/L;6个月以上修补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最少,为(2.51±5.34)g/L。患者颅内压均在颅骨修补后有所提高,早期组提高了(22.14±55.51)mmH2O;中期组提高最多,为(67.13±45.30)mmH2O;晚期组压力提高最少。晚期修补组手术并发症最多,早期修补组与中期修补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情稳定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应在2个月左右尽早行颅骨修补治疗,可较早改善颅骨缺损处皮层血流动力学,改善脑脊液循环压力分布,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恢复和功能康复。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颅骨修补 手术时间窗 并发症 意识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四级预防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由护士与肿瘤志愿者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四级预防心理干预12周,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四级预防心理干预后,其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抑郁、焦虑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四级预防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四级预防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法对鼾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免疫状态改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鼾症患者120例,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前后睡眠质量及免疫状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比较,采用手术治疗后鼾症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提示更明显,患者免疫状态改善效果更佳,手术方法是临床治疗鼾症可靠方案之一。

  • 标签: 鼾症手术 睡眠质量 免疫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10月收治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先后静脉给予地西泮、氯硝西泮和咪达唑仑等常规药物治疗,其癫痫发作才逐渐得到控制。检索复习癫痫持续状态相关文献。结果目前国内外未见大宗样本报道。诊断尚存在争议,但治疗原则较为一致,采用渐进性贯序疗法。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多由于严重脑损伤导致,但某些患者没有明确病因也可能出现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多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法,预后较差。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2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睡眠质量比较。结果:对2组产妇护理后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评分(SDS)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更佳(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并且产妇生命质量也能得到改善,整体护理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puhnonaryedema,NPE)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提高癫痫持续状态并发NPE治愈率。方法总结癫痫持续状态合并NPE16例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及治疗经过。其中9例比较了治疗前、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NPE患者治疗前肺动脉楔压(PAWP)、PaO2/FiO2低于正常。治疗后PAWP显著下降,PaO2/FiO2迅速好转。1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1例自动出院,1死亡。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合并NPE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方案制定,是提高其治愈率关键。

  • 标签: 神经源性肺水肿 癫痫 糖皮质激素 甘露醇
  • 简介: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命质量和睡眠状态影响,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9),其中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4周后抑郁水平(HAMD)、睡眠质量(PSQI)以及生命质量(SS-QOL)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情绪控制良好,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干预前为(58.63±4.17)分,干预后为(36.97±5.68)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干预前为(57.65±5.04)分,干预后为(42.31±5.43)分;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1.01±0.45)分,睡眠质量(1.05±0.47)分,睡眠效率(0.52±0.17)分,总分(2.58±0.77)分,对照组患者入睡时间(1.52±0.47)分,睡眠质量(1.31±0.38)分,睡眠效率(0.71±0.20)分,总分(3.13±0.81)分;观察组患者SS-QOL评分较高,其中家庭角色评分(3.58±0.34)分,社会角色(3.41±0.27)分,自理能力(3.91±0.31)分,思维(3.73±0.33)分,总分(15.67±1.03)分,对照组患者家庭角色评分(2.91±0.33)分,社会角色(2.87±0.30)分,自理能力(3.02±0.22)分,思维(2.93±0.29)分,总分(12.03±0.96)分。结论:抑郁状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水平重要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水平,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ICU清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2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结果:前瞻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RCSQ量表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 清醒患者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手足口病(HFMD)患儿睡眠质量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HFMD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PSQI量表进行评估,然后比较其中不同性别、年龄、体温、严重程度、家长文化程度、病毒类型及居住情况者PSQI量表评分结果,同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研究因素与HFMD患儿睡眠质量状态关系。结果:120例HFMD患儿PSQI量表评估结果较差,不同性别及及居住情况者睡眠质量较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温、严重程度、家长文化程度及病毒类型者睡眠质量较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温、严重程度、家长文化程度及病毒类型均是本类患儿睡眠质量影响因素(P〈0.05)。结论:HFMD患儿睡眠质量状态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HFMD患儿睡眠质量改善。

  • 标签: 手足口病患儿 睡眠质量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为探索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康复治疗有效措施,进一步评价高压氧对PVS患者疗效,我们对本院1999年5月至2002年12月间收治颅脑损伤后PV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压氧 持续植物状态 治疗 SPECT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髋部骨折患者睡眠状态和肺部感染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骨科接收治疗髋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骨折部位情况及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翻身方式进行术后恢复,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位进行恢复。统计2种不同体位方式对患者睡眠状态指标(负性情绪阳性、睡眠时间减少、严重疼痛)、康复知识评分、肺部感染和感染恢复天数、平均住院时间影响。结果:1)观察组睡眠状态指标中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8.89%(4/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17.78%(8/45)、严重疼痛比例22.22%(10/45),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24.44%(11/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55.56%(25/45)、严重疼痛比例51.55%(23/45),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44%(2/45)、康复知识评分为(92.14±4.47)分,感染恢复时间(3.1±1.1)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4.2±1.3)分;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7.78%(8/45)、康复知识评分为(78.51±5.02)分,感染恢复时间(7.0±3.0)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8.3±2.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适位进行康复后,患者睡眠时间明显提高,疼痛程度减轻,负面情绪改善,对康复知识了解程度加深,肺部感染比例降低,感染恢复时间缩短,是临床上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体位最佳选择。

  • 标签: 不同体位 髋部骨折 肺部感染 睡眠状态 严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