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0%-60%。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而冬季环境干燥。人的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果在居室内养上几盆养植物,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内充满清香,显得生机勃勃。

  • 标签: 居室内 植物 冬季 保湿 相对湿度
  • 简介:我科惠儿输液大多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在留置针封管护理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原因,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住院病人采血查凝血4项;BID输液中午封管改为生理盐水封管;对稀肝素针筒给予特殊用药标识;降低稀肝素液溶媒的浓度;指导护士使用正确的封管手势等综合手段,改进了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留置针 封管 肝素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分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充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病例1374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法进行13种高危HPV分检测,对阳性病例及检测阴性但宫颈症状明显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有异常者行多点活检。分析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1374例病例中检出高危HPV感染288例(20.96%),单一感染245例(17.84%),多重感染43例(3.12%);13种高危HPV亚型排序为:52、58、16、56、51、39、18、33、68、31、59、45、35,其中52是主要感染型别,占24.16%(79/288);随着宫颈病变升级,高危HPV阳性率升高;宫颈病变级别升高与多重感染率增高、病毒载量升高有关(P〈0.05)。结论高危HPV分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检测 宫颈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囊状淋巴管瘤孕妇的母儿结局,指导胎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胎儿囊状淋巴管瘤孕妇35例的病历资料,对产前超声情况、染色体核型、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35例胎儿囊状淋巴管瘤孕妇中,28例选择引产,发现孕周11+5~31+3周,终止妊娠孕周14+5~31+5周,淋巴管瘤大小1.7~10.1cm;其中完善染色体检查4例,2例正常,2例21-三体,合并胎死宫内5例,胎儿水肿14例,足内翻2例。7例顺利生产,发现孕周24~38+2周,分娩孕周37+6~40+1周,染色体检查均正常,淋巴管瘤大小2.7~7.0cm;其中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6例;颈部5例,面部1例,腋下伴胸前1例;分别于生后2d至1个月行介入治疗,局部注射药物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恢复良好,按期出院,术后半年至1年返院复查肿瘤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染色体结果正常且不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囊状淋巴管瘤预后较好,切忌过早选择放弃胎儿引产终止妊娠,应密切随访,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时机,介入治疗是胎儿囊状淋巴管瘤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水囊状淋巴管瘤 妊娠结局 儿科结局 预后
  • 简介: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我国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又占了较大比例,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因此选择一种快捷、简便、有效、适当的止血方法,一直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所关注。本文总结了应用宫腔囊压迫止血方法,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06例,取得了止血迅速、有效、操作简便,同时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水囊压迫 疗效观察 孕产妇死亡率 妇产科医生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安普贴联合红外线治疗对Ⅱ期、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带疮入院患者72例,利用安普贴联合红外线照射疮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安普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疮效果满意。Ⅱ期压疮平均愈合时间为(10.0±1.5)d,Ⅲ期压疮平均愈合时间为(14.0±1.5)d。结论:安普贴联合红外线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满意,且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 标签: 安普贴 压疮 护理
  • 简介: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氧气筒式供氧、电动负吸引器已经逐渐被淘态,壁式中心供氧和中心负吸引由于应用方便,且不占用地面空间,已经在全国普遍应用。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已经全部应用中心供氧和中心负吸引,在病房床头,抢救室里,尤其在手术室室间里,有多个中心供氧和中心负吸引装置,

  • 标签: 负压吸引装置 中心供氧 保存方法 和中 中心负压吸引 电动负压吸引器
  • 简介:目的:对密闭式负引流技术(VSD)对下肢开放性创伤治疗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下肢开放性创伤行VSD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6例行VSD术治疗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细心地观察与护理是创面引流顺利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闭式负压引流 开放性创伤 护理
  • 简介: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及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患者总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对于乳腺癌仍存在大量的困惑亟待解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同临床分期或病理类型的患者,采用同一方案治疗,其治疗的敏感性及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事实上,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分子生物学技术 方案治疗 早期肿瘤 总死亡率
  • 简介:本院共收治32例外院行聚丙烯酰胺凝胶(以下简称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分别采取抽吸及手术取出等处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并发症
  • 简介:乳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最快的癌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手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术中常规在胸骨旁及腋下分别置引流管,目的是排出积血、积液、促进皮瓣和组织紧密相贴。充分引流对创口的愈合极为重要。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Drainobag真空高负引流瓶,与传统负引流相比,它充分有效的引流和持续的高负可拉近创面的距离,增加创面血流量,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 简介:目的:探究人工胸辅助超声引导下微波骨化治疗肝穹窿部肿瘤护理的方法及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方法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就诊于我院的30例患者采用人工胸辅助超声引导下微波固化术进行治疗,研究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人工胸后推开右肺底,超声影像下肿瘤现象清晰,局部治疗效果显著,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缺血坏死性改变。结论人工胸辅助超声引导下微波固话术在肝穹窿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于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及手术中密切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胸水/人工 超声引导 微波固化 肝穹窿部肿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感染的最佳处理途径,拟提高该并发症处理的成功率。方法对28例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感染患者采用手术取出材料、残腔灌洗、药物连续冲洗、负引流坏死物等综合治疗手段,彻底控制感染与炎症。结果28例患者治疗1~2周后,乳腺内感染得到控制,残腔及坏死组织全部被清除,感染炎症愈合,完整保留乳房,未有复发。结论对注射隆乳感染这类严重并发症,用手术加有效药物控制等方法正确处理,切实有效,能够保持乳房组织结构完整。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注射 隆乳术 哺乳期 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孕早期超声发现的单纯性淋巴囊瘤胎儿的绒毛染色体及微阵列结果,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孕14周前超声诊断为单纯性淋巴囊瘤并行绒毛穿刺产前诊断的单胎妊娠胎儿。回顾性分析其染色体及微阵列结果。结果29例胎儿中,共有21例(72%)胎儿染色体异常,其中18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1例为环状染色体,1例为染色体易位,1例为染色体部分重复。微阵列结果中,共有22例(76%)异常。结论早孕期超声诊断为单纯性淋巴囊瘤胎儿染色体异常率较高,array-CGH检查有助于明确染色体异常中的具体片段及可能包含的致病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单纯性淋巴囊瘤胎儿查找病因的重要方式。

  • 标签: 淋巴水囊瘤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微阵列
  • 简介:1997年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hydrogel,PAHG)作为软组织填充物由乌克兰引进中国,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被广泛应用于注射式隆乳。有文献报道,注射式隆乳术后可能出现疼痛、炎性反应、硬结、团块、变形、移位等并发症,并高达18.3%。

  • 标签: 内窥镜 水凝胶类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后排尿情况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以及术中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吊带及TVT-O网片吊带)对活动后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前瞻胜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12例,合并或不合并下尿路症状,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前、术后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86例随访半年的患者中,术前84.9%(73/86)有下尿路症状,术后有下尿路症状者50%(43/86),较术前症状改善或消失者76.7%(56/73);47例随访达1年,下尿路症状改善者59.6%(28/47)。②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PFDI、U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与TVT-O联合使用,均可改善下尿路症状(P〈0.05),加用TVT-O效果优于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P〈0.05)。结论①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对于术前有活动后漏尿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改进盆底手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排尿症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改进盆底重建手术 排尿症状 下尿路症状 TVT—O
  • 简介:目的提高对双面畸形的认识和产前咨询。方法总结2例双面畸形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多普勒超声提示两例胎儿均为双面畸形并知情同意选择终止妊娠。结论双面畸形常合并其他结构发育异常,存活率低,建议早期产前超声筛查便于早期处理。

  • 标签: 双面畸形 临床特征 产前诊断
  • 简介:1糖尿病包括自身免疫性(1A)和特发性(1B)两种类型。暴发性1糖尿病就属于1B,其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期内出现严重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这类患者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引起的Ⅰ糖尿病患者的15%~20%.这种疾病和HLAⅡ类抗原和病毒感染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发病迅速,虽然患者的血糖很高,但是HBAIC水平几乎正常。所以遇到超高血糖而HBAIC接近正常的酮症中毒的患者,我们应该考虑暴发性1糖尿病,因其发展迅速,抢救更需及时。

  • 标签: 暴发性 1型糖尿病 特点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内生子宫瘢痕妊娠(CSP)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确诊为内生CSP患者41例,治疗方式分为三组:药物(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宫腔镜清宫术组13例;介入组1: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宫腔镜清宫术组18例;介入组2: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组10例。比较各组首次治疗的治愈率、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转阴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1例(51.2%)有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8例(43.9%)患者超声提示胚胎停育,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7%;介入组首次治疗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53.8%)(P〈0.05);并且介入组出血量明显少于药物组(P〈0.05)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药物组(P〈0.05);介入组1与介入组2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介入组1明显少于介入组2(P〈0.05);血hCG转阴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后宫腔镜+清宫术是治疗内生CSP的一种有效、安全、快速,能够防止严重出血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内生型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 清宫术